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史鉴节要便读》是郭沫若少年时期重要的蒙学教材之一,它对郭沫若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史鉴节要便读》在清末前后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它得到了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另一方面它自身固有的特.最,运用四言韵语,抑扬顿挫,朗朗上I:7;叙史部分以史为鉴,简明扼要,每节加注的点评,也有它独到之处,以至于郭沫若称之为绝好的启蒙书籍。

  • 标签: 郭沫若 《史鉴节要便读》 蒙学
  • 简介:隋末大儒王及河汾之学,是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说》及今人研究多认为王于仁寿三年(603)西游长安交接隋代公卿李德林、薛道衡和杨素。比对各种文献记载可以发现,仁寿三年王西至长安时,李德林已卒去十三年之久。薛道衡于仁寿二年已离开长安、出为襄州总管。杨素不仅在思想观点上不认可王献于隋文帝的《太平十二策》,而且在政治立场上二人也处于对立面。杨素襄助杨广争夺皇储地位,与太子杨勇和蜀王杨秀为死敌,而王曾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因此杨素绝无可能于仁寿三年与王交接。

  • 标签: 王通 生平 辨疑
  • 简介:东汉班昭,博学高才,长于著史,踵成《汉书》。擅赋能文,所著《女诫》、《东征赋》等,影响至深,故论者亦多。曾为其兄班固《幽赋》作注,出于何种动机而作,又有何种目的,体现何种思想,对后来注赋者影响如何等诸多问题,学者却少有论及。笔者不揣谫陋,试论之,以作引玉之用。一、班昭注《幽赋》之动因、时间班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其《女诫》云:“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榖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

  • 标签: 文学史意义 班昭 《女诫》 《汉书》
  • 简介:利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分析多义动词"る"的语义扩张,论述"る"由意象图式转变引起的语义扩张,形成新语义的过程。解释其原型义在空间域中意象图式因说话人关注焦点的变化以及空间域,认知域的延伸使"る"的语义得到扩张。

  • 标签: 多义动词 语义分析 意象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