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现代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我们研究古代文论既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 标签: 中国古文 创造型中国 古文研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6
  •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现代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我们研究古代文论既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 标签: 中国古文 创造型中国 古文研究
  • 简介:<正>中国山水诗的渊源赵昌平在《中国社会科学》90年4期发表了长篇论文《谢灵运与山水诗起源》。本文通过对谢灵运诗的溯源辨体,就中国山水诗的渊源问题作了新的阐释。作者认为,从中国诗歌中山水成分的发展和谢氏创作历程来看,山水诗出于玄言诗的旧说大可怀疑。提出:魏晋以来,宴游诗和行旅诗在山水成分的比重和描写的水准上,已远远超过今日所见的玄言诗与游仙诗,而成为谢灵运模写山水的基本形式,这就是中国山水诗发生的主要源头;建安以来,随着诗歌内涵发生情

  • 标签: 山水诗 谢灵运诗 玄言诗 创作历程 中国诗歌 行旅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26
  • 简介:所谓"乔伊斯文论",即乔伊斯的文学理论,它散见于乔伊斯的评论文章、日记、笔记、书信、谈话及作品中,有散存性外观、"意图式写作"、感悟式语言、体系性内质四个特点。乔伊斯的"意图式写作"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学原则和诗学观念对其创作、特别是中后期实验小说写作的渗透,还有一些框架结构、写作意图对文本的掌控作用。在理论上,乔伊斯没有走概念化、模式化道路,他既没有一味地沿用他人的理论,也没有严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其批评语言是感悟式的,充满了天才艺术家的灵悟发现,不过,他的评论文章虽然有自己的逻辑层次,观点也很分明,但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却缺乏充分的学理上的论析、展开,只是点到为止,有些术语缺乏界定,这些都导致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必须联系其文论和创作进行辨析、判断。尽管乔伊斯文论在结构形式、写作策略以及语言表述上有这样一些特点,但内容上却形成了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两大体系。乔伊斯的美学思想是其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二者存在着对应关系,乔伊斯前后期美学思想和诗学思想的巨大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创作转向。本文认为,乔伊斯文论写作形式多样,内容系统、丰富、前沿,奠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并预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专章专节形式写进西方文论和批评史著作。

  • 标签: 乔伊斯文论 散存性外观 “意图式写作” 感悟式语言 体系性内质
  • 简介:无论从创作姿态或创作数量而言,陆文夫的散文创作都可以看作是其小说之余,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散文创作依然承续着其小说创作的诸端特征,同样是作为小巷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散文创作也更好地表现出陆文夫本人的文化品格中的智性特征和名士气。

  • 标签: 小巷文学 吴文化 智性特征 名士气
  • 简介:五四文学的使命和孙贵颂的杂文立场文学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在于完成对人类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超越苦难的精神承担。"五四"新文学的使命就是"表现个人对于环境的情绪感觉","扩大或深邃人们的同情与慰藉,并提高人们的精神"(郑振铎)。

  • 标签: 文论 五四文学 人类生存 情绪感觉 新文学 郑振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简介:又怎好说中国思维只是,(西方模糊思维)同东方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却不谋而合,中国的语言好就好在模糊

  • 标签: 文论话语 模糊质疑 话语模糊
  • 简介:<正>中国的古代文论在当今还具有什么意义?那些古代典籍是否可能以积极的姿态参预当代文论?在学术的意义上,这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重新制订当代文论的版图时,人们再也不可能对这一份文学遗产视若无睹。事实上,当代文论的逐步完善必将遇到对于古代文论的两方面判断:一,古代文论的价值;二,当代的取舍。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古代文论是历史批评家文学观念的忠实记录。作为一种可靠的史料,古代文论显明了各种文学观念的历史渊源、演变阶段以及承续的线索。然而,对于当代文论说来,人们更为重视的是古代文论所隐含的理论价值。在当今,古代文论是否仍有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古代的文学观念是否可能因为理论

  • 标签: 古代文论 文学观念 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价值 历史渊源
  • 简介:本文重点梳理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学科构建的过程,介绍学界对其所阐发的一般特质,揭示其所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文论“失语症”讨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思考结合起来加以对照,尝试实践多角度、多边性的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言说。

  • 标签: 少数民族文论 学科建设 中国文论 失语症 跨民族连带
  • 简介:沿着通往白云区都拉乡的公路,从市区到小约三公里。小,原名雅,是古时通向外域的主要通道。它依山而建,连接群山,遇战事时,进可攻,退可守,历来被兵家看重。去年五月下旬的一天,我乘车从都拉乡贵阳车辆厂返回省城,途经小时,汽车突然“搁浅”了,一时看来修不好;同行的朋友对我说:“不如下车走吧,反正离贵阳不远了,顺便可看看小的风景。”于是下车步行。

  • 标签: 对我说 依山 二字 无路可走 雄伟壮观 迷信色彩
  • 简介:老爷——老爷的父亲作过两任两淮盐务道,搂了不少银子,他喜欢这小城,土地肥美,人情淳厚,就在这里落户安家,起房屋,置田地,优哉游哉当了几年快活神仙老太爷。老老爷的丧事办得极其体面。老老爷死后,老爷承其父业,房屋盖得更大,田地置得更多。一沟、二沟、三垛、钱家伙都有他

  • 标签: 三垛 房屋 旗人 家伙 庄子 下乡
  • 简介:东晋一朝门阀势力极强,文坛上的知名人物大抵都出身于世族高门。陶渊明算是比较潦倒的了,但他的曾祖陶侃当过级别最高的官,封为公爵;祖父和父亲也还当到太守一类的中级官员;他本人也多次出仕——这才能成为著名的隐士。

  • 标签: 文人 中古 门阀势力 知名人物 陶渊明 世族
  • 简介:受某种同质化、单向度的思想视野的制约,当代中国的文论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追新求变”的路径依赖。当代中国文论研究如何超越这种“路径依赖”呢?“返本穷源”当是最根本的途径之一。本文遵循“返本穷源”的逻辑程序和方法论要求,重新勾勒文论研究所应具备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视野,重新论证文论研究所应遵从的方法路径,力图使文论研究真正介入文明转型的时代潮流,实现“理论”与“思想”的交融。

  • 标签: 文论研究 路径依赖 思想制约 范式转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文化转型中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事实上提出了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和文论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问题,中国文论界在对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文化的研究中

  • 标签: 文研究 研究意义 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