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世纪70、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开始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其丰富和复杂的特征对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主要以在当今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对世界经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主权的冲击进而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为中心进行阐述。

  • 标签: 互联网 国际关系影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国家关系体系(注二)¾,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国际秩序——原来存在於[文明世界]的国家关系的规范被规定为国际关系準则,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源於三十年战争之后正式形成的西方国家关系体系

  • 标签: 义和团运动线索 体系析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正>1990年7月1日至5日,中苏文学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中苏学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国内著名苏联文学学者戈宝权、叶水夫、李明滨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或与会发言。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文学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中苏文学 苏联文学 比较研究 戈宝权 文学作品
  • 简介:摘要本文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在既定理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和内容划分,并进行文献述评和比较分析研究,以使据以分析的数据更加全面系统,所反映的国内外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心和差异更加客观,为财务管理理论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标签: 财务管理 理论结构 文献述评 国际比较。
  • 简介:<正>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亚洲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系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理论国际研讨会”,2001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百年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理论演变与建构为研讨主题,意在总结百年新诗的理论成就,为当代诗歌发展以及理论建设提供资源。

  • 标签: 中国新诗 历史感 当代诗歌 中国诗歌研究 汉语诗歌 东亚系
  • 简介:<正>关于精神生产、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史、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规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充满了辩证法。因此长期以来引起了研究哲学、美学、经济、历史的人共同瞩目,纷纷撰文探讨。探讨中不乏正确、精到的见解,但也还有一些不清之处,例如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具体实际地解释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它是否与经济因素对精神、

  • 标签: 物质生产 艺术生产 不平衡关系 唯物史观 精神生产 西方现代派文艺
  • 简介:近年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备受关注。本文借用海曼的关系象似性理论,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理论与隐喻相对应,对隐喻中体现的象似性阐释,旨在说明象似性与任意性共存于语言中,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 标签: 距离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 隐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4
  •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关于国家、地方、民众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黄宗智认为第三领域的存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整合与近代国家政权建设,探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标签: 国家地方 地方民众 民众相互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跨文化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本文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现状的分析,对现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以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 标签: 跨文化交际课程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
  • 简介:第三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于2000年11月16日至23日在广州举行,为了扩大粤剧节的影响,增加粤剧节的学术氛围,研究、探讨粤剧的有关问题,粤剧节组委会与中国剧协、广东省剧协在粤剧节期间共同举办了一个学术性的理论研讨会。该研讨会得到了海内外众

  • 标签: 粤剧 理论研讨 研讨会 改革创新 生存与发展 艺术革新
  • 简介:<正>一中西方关于心物关系的审美理论,可比性十分丰富。譬如宏观角度的表现论与再现论,起源角度的物感说与摹仿说,以及专人专书角度的比较等等。本文试提出一个新的比较角度:“移情”与“感应”。二者的可比性由下列四方面构成:一、移情说是西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美学思想,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口号是

  • 标签: 移情说 美学思想 心物交融 审美理论 移情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
  • 简介:对于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我总以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这其中实在是有奥义在,值得深入打捞。所幸,自1930年代陈铨先生开辟中国学者的本领域研究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实绩;但总体而言,仍是宏观叙事型的著作偏多,而精深的个案研究较少,而能够兼及两者并重视理论思维者,尚属少见。

  • 标签: 文学关系 中德 符号学 解读 中国学者 30年代
  • 简介:自2003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企业年金的政策和文件,但是,企业年金制度存在举办企业少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企业年金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等问题。本文从企业年金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首先将企业年金定位为企业制度,并解释企业年金制度在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企业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企业文化、健全企业治理结构来更好地利用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议。

  • 标签: 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之间存在很多的异同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之间的异同点。

  • 标签: 管理思想 异同 传统 西方
  • 简介: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域外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地方色彩”是美国乡土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localcolour”的本土化,但其中融入了早期理论建设者们各自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域外文学思潮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在写作目的上,早期乡土文学理论“为人生”的文学观,则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及美国乡土文学的影响有关。

  • 标签: 早期乡土文学理论 域外文学理论 域外文学思潮
  • 简介:六方会谈彰显中国力量: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7月26日至8月7日在北京举行。漫长的会期背后,透露出的是朝核问题的严峻形势。8月3日,中国提出《共同文件》的第4稿,除朝鲜外,其他4国均表示愿意签字,谈判呈现曙光。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朝美顺利实现了双边对话,仅中国代表团与其他代表团之间就进行了近50场双边磋商。

  • 标签: 第四轮 朝核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 国际问题 2005年
  • 简介:<正>王忍之在《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解放日报》90年2月17日)一文中指出:对已经提出来的自由化观点的批判,要连续不断地搞几年,不仅要写文章,出小册子,还要有专著,并且要体现到文科教材里面去。新教材应该体现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的统一,应该有战斗性。对种种错误观点的批判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自由化观点,要批判,

  • 标签: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理论观点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四项基本原则 不同方法 批判
  • 简介: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体性的全球框架之中。然而,全球文艺理论框架中的中国文艺理论却是“无声的中国”,由此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也就逆势而出。针对国际地位这一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强调“国际化”方向,但遭遇两大困境,其一翻译不够,文论走出去的力度欠缺,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故此,加大翻译力度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就成为国际地位问题难以回避的任务。国际地位问题的真正解答应着眼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与身份、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文艺理论这一基本论域,即立足自身(民族性),经由全球化(多元性),最终走向世界文艺理论建构。

  • 标签: 艺术话语权 国际地位 国际化 西方中心主义 世界文艺理论
  • 简介:老石退休前是一家刊物的老编,即编辑,还是教授级的编辑。平时也爱写点儿东西。退休之后,喜欢上了给老八路军老解放军战士和先进人物写纪实文学,已写了发了好多篇,还出了几本书。又有事干,又给老革命们做了好事,还挣了稿费,自觉挺有成就感。

  • 标签: 玩笑 国际 纪实文学 先进人物 解放军 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