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狄金森国际研讨《狄金森在中国——翻译的可能性与跨文化视野》(EmilyDickinsonDwellsinChina—PossibilitiesofTranslationandTransculturalPerspectives)于2014年11月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以狄金森为专题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办方是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协办方是美国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DickinsonInternationalSociety)。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狄金森 艾米莉 纪要 复旦大学 翻译研究
  • 简介:王林(学术主持):当代水墨创作在今天被重新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水墨艺术经过现代艺术洗礼之后,创作问题被重新摆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前,不管是文化代表性也好,历史传承性也好,还是作为和世界对话的资源也好,都值得我们去进行探索和实验;第二,当代艺术有很多方面的特征,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是介入性,即从现代艺术本体、精英、自足的状态外移和出走,介入到生活的各方面,如文化、历史、社会、生态、环境,甚至消费等各个领域。当代艺术实际上是现代艺术介入到今天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精神意识,乃至于科技发展的一种结果。从这两点上看,正在发生的新的水墨创作趋势以及艺术家在这个领域里的探索,是很值得研究的。

  • 标签: 作品展 历史传承性 纪要 画画 现代艺术 水墨艺术
  • 简介:香山红叶比霞明,雁阵雄风金鼓声。大野边关思策马,贤朋逸趣聚谈兵。

  • 标签: 诗词 军旅 中华 鼓声
  • 简介:5月17日,“吴重生诗歌作品朗诵研讨”在北京举行。多位诗人表示,中国诗歌“复兴时代”来临,吴重生坚持写作代表了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吴重生是“一日一诗”活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被称为“微信诗歌第一人”。从2014年元旦开始,吴重生坚持在微信上创作“一日一诗”,部分诗作被《诗刊》、《中国艺术报》刊发,并获得“为你读诗”、“我们读诗”等众多新媒体平台的推介。

  • 标签: 诗歌作品 朗诵会 中国诗歌 情感表达 《诗刊》 中国艺术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七十多年前战火纷飞的风云时代里,流亡日本的郭沫若毅然"抛妇别雏",回国参加抗战,相继担任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主任等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国势危机之际,郭沫若以文章报国,继续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为纪念郭沫若在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中的巨大贡献,汲取发扬他创造的文化成就和精神财富,推动郭沫若研究进一步发展,6月12日至14日,由成都大学、中国郭沫若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四川省郭沫若研究共同主办的“民族复兴视野中的郭沫若”学术研讨在成都成功举行。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民族复兴 文化工作委员会 政治部第三厅 军事委员会 学术研究
  • 简介:2014年11月21-23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在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姜建研究员主持,常州工学院副校长朱海山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钱明霞教授、《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徐永斌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吉林大学王汝梅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煜教授分别作为特邀代表致辞。

  • 标签: 中国古代小说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社会科学院 常州工学院 文学研究所
  • 简介:2014年11月15-16日,由“中国巴赫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国俄语教学研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话语旅行中的巴赫金”国际学术研讨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话语 巴赫金 研讨会综述 “对话” 旅行
  • 简介:2014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举办了"非洲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讨"。会议最为重要的议题为如何加大力度培养非洲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人才,在继承北京大学原东语系东方文学方向硕士生培养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拓展东方文学方向的学科建设新领域。

  • 标签: 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文学教学 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 非洲 东方文学
  • 简介:8月23日,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厦门大学联合召开“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暨第十一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作家和研究者聚集一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文华、新加坡共和国总统公共服务勋章获得者骆明、马来西来作家甄供、菲律宾作家柯清淡、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杨松年等到会发言,与会者中还有当年中国南下东南亚创作反法西斯作品的作家后代……。

  • 标签: 文学研讨会 华文文学 东南亚 厦门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作家
  • 简介:2015年1月25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陕西省作协共同主办的王妹英长篇小说《山川记》研讨在京举行。阎晶明、吴义勤、李国平、王维亚、周凯、王山、艾克拜尔·米吉提、梁鸿鹰、施战军、胡殷红、葛笑政、李一鸣、胡平、彭学明、白烨、贺绍俊、王干、刘琼、顾建平、程绍武、高伟、陈亚军、俞胜等围绕作品进行了热烈研讨研讨由《中国作家》主编王山主持。贾平凹在致研讨的贺信中称赞这部小说“格局很大,很硬朗,是一部要在历史上留下响动的作品”。

  • 标签: 长篇小说 山川 《中国作家》 陕西省 杂志社 吴义勤
  • 简介:由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北京)主办,桐乡市茅盾纪念馆、乌镇旅游有限公司、植材小学承办的"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量——郭沫若与茅盾展"暨"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学术研讨,于2015年5月14日至15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大学、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北京茅盾故居、桐乡茅盾纪念馆、乐山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文化名人博物馆的二十余位郭沫若和茅盾研究的学者专家参加了此次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中国作家协会 山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家铺子
  • 简介:2014年9月15-16日,由澳门大学主办、中国鲁迅研究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协办的"鲁迅与百年中国新文化学术研讨"在澳门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旨在纪念新文化运动与鲁迅,以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为标志的中国新文化运动至2015年走过了百年历程,会议在大中华地区率先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百周年序幕。会议就"鲁迅传统与新文化传统"、"鲁迅与汉语新文学"、"杨义及其同辈人的鲁迅研究"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 标签: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鲁迅 杨义
  • 简介:5月16至17日,由清华大学中文系主办、人文社科图书馆协办的“全球化与中文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出席开幕式。亚太地区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学科负责人及博士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形势下中文学科的新方向。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华大学 学科建设 全球化 中文系 中文学科
  • 简介:八一建军节,照例是要聚聚的。这个习惯,对于独立高炮营的几个战友来说,已经像一个制度。历届的战友都是在八一建军节这天搞。其实,搞这样的活动,一点都不复杂,复员回来都很穷,每个参加的战友,先是50元份子钱。后来,有的战友开始发达了,就主动张罗着招待。聚聚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喝喝茶,喝喝酒,叙叙旧,交流交流彼此的近况。平时大家都在忙,同在一个城市,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借这样一个机会见见老战友,确实很有必要。一年来,

  • 标签: 战友 八一建军节 交流
  • 简介:2015年4月25日至26日,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了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主办的“杜甫与地域文化暨杜甫读书会:杜集形成与传播的复杂性”学术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20多家单位近3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

  • 标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杜甫研究 学术研讨会 地域文化 巩义市 复杂性
  • 简介:直到驿道一寸寸隐人暮色,来自武夷山的脚步也没有响起。叹息声中,雪片慢慢飘了下来。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因为一阕词,南宋淳熙十五年岁末落在赣东北的那场雪,也落入了文学史。

  • 标签: 武夷山 赣东北 文学史
  • 简介:再往东行十个村落,有一个青黛色的山区……平直环绕的流水出自这里,注入向北的河流。这个地带生产一种飞的鱼,它飞翔起来宛如活蹦乱跳的小猪儿,裸露出白里透红的身子来。食了这种飞鱼的人,行走在暴风雨中也不会有雷电的袭击,还对有刀伤的人起到愈合伤口的奇效。译自《山海经·中次三经》──题记这种飞的鱼,我说:我看见过,在生养我的洞庭湖区平原地带。恐怕不少人会说这是古代神话,或者说是现代小说,虚构的。那能呢?然而,这是真的,不是想象,是我一生的奇遇,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不然,又怎么说是奇遇呢?

  • 标签: 平原地带 现代小说 三经 古代神话 洞庭湖区 农家孩子
  • 简介:一我生活的县城在长江之滨,二十余年前的长江岸边有开阔的滩涂,滩涂里自然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端午节前,采摘些芦苇叶子包粽子,是沿袭至今数千年的传统,大家对此很熟悉。深秋初冬,农民收割芦苇,芦花也被宝贝一般地收好。芦苇杆子用来编成"芦辫"——这是盖房子时用在椽子与瓦片之间的一种铺垫材料,那时候盖平房,每一间房子都要用到。不用芦辫用望砖,那要经济条件相当好的人家,一个村上难得有一二家盖望砖厅屋,那是能引来附

  • 标签: 长江岸边 长江之滨 朱安 英国谚语 富甲一方 忠臣良将
  • 简介:鲁东大学南区校园里有一块敦厚的大石头,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祝愿同学们在学习中做好教书育人的准备,因为能在烟台的青山绿水的师范就学,我认为是幸福的!——冰心丁卯夏日

  • 标签: 黄昏 教书育人 校园 大学 学习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