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因为兴趣和职业的关系,我一直对文史方面的著作、特别是历史人物的生存状态比较关心,所以,李国文先生一系列反思中国古代文人命运的随笔,我几乎是在各种杂志上"跟踪"着看下来的(当然也包括李先生的其它大作,如特别富于震撼力的等).当然,这些文字结集为出版之际,也就欣喜地买上几册,一来重读,二来分赠师友,奇文共赏.……

  • 标签: 中国文人 文人死亡 死亡谈开
  • 简介:由主人公一连串“性失败”的经历,凸现出的是一种性、政治、伦理的非正常关系,《后悔录》(《收获》二ОО五年第三期)就此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如何被阉割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应该分成前后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的故事发生在禁欲的性不自由的“文革”时代,后半部分的故事背景已是解禁了的性自由的开放时代。

  • 标签: 政治 伦理 性自由 非正常关系 东西 《后悔录》
  • 简介:对于批评,如今某些领导同志学"乖"了,不再是"闻过则怒"的老样子,而是"闻过则喜"的新姿态——他们满腔热情地表示:"批评使人进步"、"批评是民主的表现"、"批评有利于防止腐败"……不过,他们在如此"热情"地自我表态之后,还要"诚恳"地对批评者提出一点"希望":"欢迎大家批评,但希望是正常批评。"何谓"正常批评"?由于《现代汉语词典》

  • 标签: 老样子 使人 现代汉语词典 残酷迫害 杂文选刊 边区政府
  • 简介:两个外地人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名、职业以及要在此处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劳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

  • 标签: 试验 小城市 医生 店主 星期 公墓
  • 简介:如果从1946年9月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副刊上连载算起,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已经面世整整六十年了。这篇作品诞生伊始,即好评如潮,并为其作者本人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延安负责宣传工作的陆定一著文介绍说:它“用丰富的民间语汇来做诗,内容形式都好”。时在国统区的郭沫若也誉之为“文艺翻身”的“响亮的信号”。身在香港的周而复更是热情洋溢地赞道:“一颗光辉夺目的星星,从西北高原上出现,它照耀着今天和明天的文坛。”类似这样的揄扬褒奖之声,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因为直到那时,人们还坚持认为它“开一代诗风,……是不朽之作”。

  • 标签: 《王贵与李香香》 新诗 李季 大众化 民歌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