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因《我们这一》而名噪摄影圈的肖全,其实在2003年便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他旅行、拍照、接触不同肤色的人,尽管不再拍名人,但他依然在记录时代。因拍照与许多女性结缘,而他在重庆长拍摄了300多位重庆女性,长达半月马不停蹄的拍摄创作。迎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创作体验,照片背后是说不尽道不完重庆女人的故事。

  • 标签: 创作体验 普通人 重庆 拍照 女性 拍摄
  • 简介:11月16日,全新一Jeep指南者在广州迎来亚洲首秀。在国际品牌体量最大的17万元一20万元SUV阵营中,一款全方位满足新中产家庭需求的专业级产品重磅登场。全新Jeep指南者完美融合了100多年欧洲家轿的高品质与75年全球SUV领导品牌的纯正血统,在“外刚内柔”理念下打造树立中国主流中高端家庭SUV市场的“家值”新标杆。

  • 标签: 迪尔曼 中国摄影 中国美术馆 瑞恩 叶锦添 学术报告会
  • 简介:引言为什么是卡通一所谓“卡通一”,其名称最早出于美术界,具体说来,“卡通一”这个说法是广州美院艺术家黄一瀚1992年提出的,【1】按照现在的回顾,当时,这个概念指的是生于七八十年代,具有生存平面化,卡通玩偶化、中性化,网络数字化等特征的一年轻人,而不是简单的卡通画作者。事实上,“卡通一”很快地成为了中国大城市里长大的这一人的代名词,并被中国的新新人类所认同。

  • 标签: 卡通一代 书写 网络数字化 八十年代 新新人类 美术界
  • 简介:本文以漢墓葬碑刻爲研究對象,分别從選材、石工、造價三部分,具體分析漢墓葬碑刻製作中'石材引進來,工匠走出去'的互動交流活動,以及因石材優劣、石工水準高下、雇主身份高低、所付金額多少等因素,而使墓葬石刻在形制、紋飾、碑文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差異,且在漢厚葬習俗影響下,表現出工匠名師5出、墓葬石刻造價高昂的特點。

  • 标签: 漢代 墓葬碑刻 選材 石工 造價
  • 简介:清代初期,承接四川戏曲的文化渊薮,借着“花雅竞胜”的传播推动,四川的优伶班社恢复壮大。本文以清代初期四川在地的川伶与川班为主题,通过对关键性史料的考证核实、去伪存真,补充并发现一批新见史料,以求书写并建构川剧的信史。

  • 标签: 川剧 优伶 戏班 《蜀伶杂志》 舒颐部 高家班
  • 简介:在戏曲舞台上表现一个帝王内心的隐忍与痛苦远比歌颂他的丰功伟绩要深刻得多,也感人得多。洪昇的《长生殿》之所以历久弥新,因为它主要表现的不是唐明皇的历史功绩,而是帝王对生死不渝爱情的追求和男女之间'精诚不散,终成连理'的向往。京剧《康熙大帝》以全新的视角和别具一格的选材,塑造了京剧舞台上康熙的形象。一帝王的雄才伟略,固不足论,我们的国度不缺少偶像,尤其擅长造神。令人意外的是,在《康熙大帝》中笔者看到了一

  • 标签: 一代帝王 世界评 京剧康熙
  • 简介:陈晓玲,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人。1993年,以一曲《大哥休要泪淋淋》考取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1997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工作至今。现任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潜山县政协常委、安庆市人大代表。从艺20多年来,主演的大、小黄梅戏有《槐树谣》、《双合镜》、《天仙配》、《春江月》、《罗帕记》、《榴花不开盼哥回》、《送香茶》、《喜荣归》等20余部。

  • 标签: 陈晓 黄梅戏艺术 《天仙配》 《春江月》 《罗帕记》 潜山县
  • 简介:《江姐》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曾历经多次复排,由多位演唱者分别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一经典艺术形象。通过对她们的演唱分析,既能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同时也能获得对民族歌剧演唱更加深刻的认识。鉴于此,本文简述了多版《江姐》的概况,分析了三位表性演唱者的演唱技术和风格,并就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 标签: 民族歌剧 《江姐》 歌剧演唱 变化发展
  • 简介:一个人接触何种人物,就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尤其是年轻之际。这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年轻时,我曾向一书法大家郑诵先学习书法,虽至今未修成正果,却对我一生成长教益极大。记忆犹新的是,1974年下半年,我患重疴而病休在家。为静心养病,我遂制订一个作息计划——上午读书,下午习字,晚上学戏。其间,我偶然从同学处借得一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读过之后颇感受益匪浅。见著作者乃郑诵先,

  • 标签: 一代书法 书法郑诵先 忆恩师
  • 简介:近几年来,四川省各地级市的戏剧创作都呈现出一个明显趋势,即对地方文化名人相关题材的挖掘。这些作品的基本结构就是“一场一事”“一场一情”,用七八个场景,将文化名人一生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展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升华主题。这种创作模式恰好丢失了戏剧创作的本质,下面就以话剧《一斯文》和《蒋公的面子》在戏剧构思方面的异同,来谈论戏剧创作的本质。

  • 标签: 戏剧创作 《一代斯文》 《蒋公的面子》
  • 简介:在Instagram上,21岁的新加坡男孩YikKeat拥有15.5万粉丝,照片平均点赞量8000+。在他的照片中,城市被线条和形状切割成抽象体,建筑内部变身太空舱,

  • 标签: 照片 新生代 摄影 新加坡
  • 简介:在2017年上半年的电影市场中,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八月》是旨趣独特的影片。情感因果性主导的叙事语法、80后的个体经验浸润下的90年中国想象和"释父"情怀是这部影片三个显著特点。本文尝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该片的影像世界,展开对以上三个特点的分析与读解。

  • 标签: 《八月》 叙事 90年代 “释父”
  • 简介:传承经典是根本,舞台实践是抓手。在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一般要通过三个阶段:一是模仿阶段,即借太阳光照月亮,缺少自己的光华;二是创造阶段,通过创造角色来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人物个性鲜明,各有不同;三是升华阶段,即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新戏的表演,有自己的创造。

  • 标签: 演员 越剧 表演才能 舞台实践 戏曲舞台 个性鲜明
  • 简介: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地方性城市保护法规之一,《纽约地标法》是在纽约城市历史地标保护运动中形成的。纵观其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信息。本文从美国城市地标保护实践切入,进入20世纪60年的纽约历史场景中,以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和质性分析方法解读美国地标法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并透射其对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 标签: 城市地标遗存 地标保护运动 纽约地标法 公众意识
  • 简介:安塞姆·基弗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面貌多变,以及深邃的思想性和观念性闻名于世。基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个体体验与历史记忆融合在一起,不但对二战后德国复杂的身份政治进行了清晰的表达,更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关注基弗1993年移居法国之后的作品,并以物质的形态转变为切入点,试图对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 标签: 转变 精神性 炼金术 废墟
  • 简介:中国的话剧与电影在20世纪30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交集与碰撞。在双向互动中,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转折,即从缺乏现代意识,落后于时代和大众的纯商业产品,转型为具有启蒙精神和现实主义品格的新兴艺术;而话剧在影响电影创作的同时也得到了观念、方法、技巧上的反哺,两种艺术样式从此开始了紧密的同步的发展。

  • 标签: 话剧 电影 左翼戏剧 软硬电影之争 观念互动
  • 简介:一、东京圈公共艺术发展背景(一)、东京圈的发展与公共艺术设置"东京圈由东京都与相邻的3个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构成,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约3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复兴计划,从1958年到2000年,

  • 标签: 公共艺术 20世纪90年代 东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背景 城市复兴
  • 简介: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 标签: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 简介:1960年"新台光""柏华"与"牡丹桂"三个台湾歌仔戏班受邀到星马巡回商演,为"义发""东南亚""凯旋""罗盘"与"星洲凤凰唱片"等新加坡唱片公司所看中,剧团成员被邀请在当地録制唱片并发行销售。这些在"星国留声"的唱片,因并未在台湾发售,俨然成为当时台湾歌仔戏与新加坡交流的珍贵信史,也是"流落"在海外的台湾歌仔戏文物。本文以此"特定时空场域"録制的歌仔戏唱片,作为重返历史现场的线索,结合史料爬梳、报刊检索、文物考证、口述访谈与田野采録等研究策略,考察梳理"新台光""柏华"与"牡丹桂"等剧团出国的邀约模式与成员组成,在新马的演出性质与表演场域,展演形态与剧艺形态,管窥剧团在新加坡録制唱片的因缘、唱片剧目与音乐特色及电台传播等面向,初步建构台湾歌仔戏的星马演出印记,填补台湾歌仔戏半世纪之遥的海外传播史页缝隙。

  • 标签: 台湾 歌仔戏 戏曲唱片 新加坡 马来西亚
  • 简介:本文结合"现象学写实主义"理论,从作者表达欲望的角度出发,联系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探讨了中国新生导演的影像创作中去符码化的影像实践及产生的社会根源。

  • 标签: 符码化 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