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历史上,“”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三是近现代“艺术音乐”变“五声八音总名”之“”。《乐记》作为后儒对西周礼乐制度的追记,“礼乐”之“”是其讨论的主体。但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观念。本文以“本篇”为例,分别讨论“及干戚羽旄谓之乐”、“通伦理”、“审知政”及“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中所涉及的图腾之“”,认为,只有用“图腾之乐”这一“”观念阐释这些重要范畴,才能合式克服以往儒家经典注疏文献中存在已久的隔膜或误解。

  • 标签: 乐本篇 “乐”图腾 干戚羽旄 乐通伦理 郑卫之音
  • 简介:种学》理论的提出,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对世界民族音乐学的一份贡献。本文以袁静芳《种学》的种构成理论框架与作者的种学研究课题实践为对象,进行贯通式联系和内容结构解读,并对《种学》一书的学术价值和学科构建意义,予以判断和评价,认为这一成果是对世界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份中国经验贡献。

  • 标签: 袁静芳 乐种学 江南丝竹 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 简介:清商始于三国曹魏,流行于西晋时期;西晋灭亡后,"魏晋清商旧"在北方辗转流传于多个政权之手,最后随着东晋刘裕灭后秦而被带到南方。宋齐以来,这批旧乐和南方的吴声、西曲结合而形成"南朝清商新声"。由于战争掠夺等原因,清商新声又多次流传回到北方,从而对北朝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至隋唐时期,清商逐渐走向衰亡,但其艺术因子却被法曲所吸收,并对南曲及傀儡戏音乐产生了一定影响。

  • 标签: 清商旧乐 清商新声 流传 转变 影响
  • 简介:经律吕通解》与《经或问》是汪绂撰写的两部乐律学著作,均设卷讨论诗乐谱。因《经或问》成书晚于《经律吕通解》,收录的诗乐谱种类与谱式更为丰富,故文章主要以《经或问》中记录的诗乐谱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分别从乐谱来源、四种谱式的特点,以及汪氏的诗乐观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认为二书中记录的乐谱是一份重要的诗乐谱,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诗乐谱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汪绂 《乐经或问》 《乐经律吕通解》 诗乐谱 琴谱 笙谱
  • 简介:2015年年末某天早晨,许多热心粉丝慕名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理想国"之著名评人、音乐学博士焦元溥新书《之本事》的图书分享交流。现场活动中两位著名音乐学者、评人焦元溥与柯辉共同出场,柯辉以轻松的方式一边调侃两人在活动网站上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了焦元溥和他这本古典音乐聆赏之作,在柯辉的介绍下,作者焦元溥微笑着与大家打招呼,如同是大家熟悉而亲切的朋友一般。

  • 标签: 现场活动 音乐学者 乐评人 乐之 问过 马勒
  • 简介:我们能够对于存在着的一些文物或者建筑进行保护,那些是我们心目中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其实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需要我们的保护的。在这篇文章中,会对蒙古族音乐进行研究,并且对如何去做才会使得这种文化传承模式进行改善,通过这样的改变和做法,了解到艺术的本质与价值,对其文化传统的发展演变规律与演变过程进行探讨,以期为日后进行更好的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保护奠定一定的基础。

  • 标签: 蒙古族 音乐 活态传承 衍变
  • 简介:在“五四”以后,伴随着城市商贸交流的频繁增加,人际交往的逐步扩大,曲艺发展尤为活跃,艺术表现形式也日趋完善。作为土生土长的具有典型东方艺术气质的曲艺,是众多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岳池当地特有的艺术活动,它不仅代表了传统曲艺文化,同时也反映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进程。通过对岳池曲艺文化的真实了解、深入探析,挖掘出曲艺艺术背后的地域文化、精神风貌,拓宽曲艺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态传承。

  • 标签: 岳池曲艺 社会价值 活态 传承
  • 简介:如诗般,80岁高龄畅想《日出》;似梦幻,离春天不远的日子奔向"原野"。金湘,当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为世界留下了歌剧、交响、协奏曲、合唱、室内、影视音乐等百余部音乐作品与多部艺术评论的理论文章。

  • 标签: 金湘 影视音乐 音乐评论家 音乐作品 《日出》 艺术评论
  • 简介:古人的演出活动,不仅仅局限在陆地上的戏台、厅堂等处,还存在一个水上演出系统。这个演出系统包括水傀儡、竞渡争标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水嬉、游戏、戏曲、清曲、舞蹈等。它的发展脉络贯穿古今,有趣、丰富,自成体系。水上演,古称“水嬉”或“水戏”,根植于先民们的水崇拜心理,起源于与水有关的祭祀活动,有宫廷与民间两条发展脉络。《全元散曲》及《全明散曲》中共有160余首涉及水上演,元、明两代各占一半。其内容绝大多数从属于民间:其演出空间主要包括岸上、桥边、舟中、临水轩亭等,呈现于与陆地演出不同的观演关系及美学追求。

  • 标签: 水戏 水嬉 散曲 演出空间
  • 简介:“巫”是在人类发展早期即已存在,且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尚存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保存了人类在思维、信仰、音乐等方面丰富的原始文化遗存。萧梅女士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下,对其近些年持续关注的国内外多地区、多民族此类文化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学理性思考与研究,并将其阶段性成果以三篇系列性论文的形式予以呈现。本文对此三篇兼具独立性与关联性的论文,一方面梳理、总结该系列研究中各项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视角和阶段性成果等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宗教文化研究视域内考量该系列成果的价值、意义和有待深入之处。

  • 标签: 巫乐 执仪者 身份 性别 “巫路”之歌
  • 简介:俑是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俑多出土于墓葬与祭祀场所。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满足丧葬礼制的要求,二是为了视觉娱乐和取悦神灵。戏俑一开始依附于丧葬而存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丧葬建筑装饰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艺术审美。

  • 标签: 戏乐俑 墓葬 源流 意义
  • 简介:一场表面上事关抽象艺术的展览,却需要从另一个视角去解读。2016年底,捷克艺术家艾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就举办了这样一个充满问题意识的个人展览。他用自己的作品提醒我们,对艺术的理解需要回归到创作的原境之中,即我们当下所处的数据时代的生活。以此,我们看待他仿佛仍是抽象形式的艺术作品时,会进入到另一个精彩的思维世界。

  • 标签: 义理 抽象艺术 艺术作品 问题意识 理解需要 抽象形式
  • 简介:吴大澂于光緒十二年(1886)十一月至十四年(1888)七月間任廣東巡撫,本文對當時其幕府成員進行了考證;對其幕府開展的學術動以及吴大澂的金石研究動進行了梳理;並藉此揭示幕府學人對吴大澂學術研究的作用,以及吴大澂幕府學術動對嶺南篆刻、嶺南文化發展的影響。

  • 标签: 吴大澂 幕府 學術活動 金石研究 考述
  • 简介:戏曲打击以京剧打击为代表,而京剧打击俗称京剧锣鼓,是京剧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打击乐音响强烈,节奏鲜明,在舞台上,对演员唱念做打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戏曲打击乐 黄梅戏 京剧音乐 唱念做打 锣鼓 节奏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作为能充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形式,室内这种演奏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在随之不断加深。对此,本文以手风琴室内为立足点,通过对其基本概念的分析,从而就其演奏现状进行细致的探究。

  • 标签: 手风琴室内乐 演奏现状 探究
  • 简介:民族室内演奏不同于个人独奏或民族管弦乐队合奏,它是两者的升华。室内演奏员既要有较强的独奏能力,还要具有在大乐队中整齐默契的配合意识,这就对室内演奏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民族室内的发展,对这一演奏形式的研究探讨也更加活跃。笔者作为沈阳音乐学院八音组合的二胡演奏员,具有长期实践积累的重奏经验,使我对室内二胡演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础,从三个层面来探讨民族室内中二胡演奏技术的运用。

  • 标签: 音准 节奏 音乐风格 音色 力度
  • 简介:“中华情怀西藏印象——觉嘎交响作品音乐会”于2016年10月29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隆重举行。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谭利华指挥。音乐会演奏了觉嘎博士创作的4部交响作品。

  • 标签: 北京交响乐团 交响乐作品 音乐会 音乐堂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