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改革,学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校管理,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本人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小学学校管理提出浅显的见解。

  • 标签: 学校 管理 方法
  • 简介:欧洲绘画艺术一直走在世界美术的前列,可首推德、法为代表,其绘画艺术悠久、丰富.而德、法美术教育亦有其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 标签: 学校概况 法美术 美术学校
  • 简介:将南音纳入学校传承,是南音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里程碑式事件。这意味着南音从原本自生自灭的民间传承,进入了有计划有步骤有经费支撑的国家教育体系。在当前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原本草根的民间音乐一跃而为学校教学内容,甚至成为一种特色专业,无疑是对南音的最大支持和肯定。

  • 标签: 学校教育 南音 传承 国家教育体系 民间音乐 教学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音乐教育,远在原始社会末期舜帝对其乐官训令中即有“命汝典乐,教胄子”之记载。所谓“教胄子”便是对诸部落首领之子弟进行音乐教育。在殷墟卜辞中亦有音乐教育之记载:“其呼以多方少子小臣,其教《戒》”。即商代有许多邻国贵族子弟游学于殷。《戒》是象形字,它象征着人手中执戈。其

  • 标签: 音乐教育 音乐学校 胄子 贵族子弟 部落首领 典乐
  • 简介:《中国京剧》特邀主持人和宝堂:今天由《中国京剧》杂志社和北京戏校联合主办一期“京剧沙龙”。主要是研究一下我们京剧的百年大计,即“戏曲学校向何处去?”的问题,题目似乎很远,其实很近。说好听一点,教育是我们振兴京剧的关键,说难听一些,弄不好,很快就要有“狼来了”的危险。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我希望广大读者都来关心一下这个问题。

  • 标签: 戏曲学校 戏曲教育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戏校 人才培养
  • 简介:我国中等艺术学校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由于行业属性和整体规模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折节点上,中等艺术学校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实施教学等内部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艺术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 标签: 中等艺术职业学校 发展 定位
  • 简介:"吴桥是中国,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这是1990年9月2日法国"明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在参观完吴桥杂技学校后,有感而发留下的题词,一语道出了吴桥杂技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两年一届已办了七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使吴桥的影响越发深远。近年来,到吴桥招收杂技演员和选送学员的国内外杂技团体和个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全县已为国内外杂技团体输送各类杂技人才1230多人,仅吴桥县杂技艺术学校就输送了240多人,但仍是供不应求。

  • 标签: 办杂技 吴桥县热 杂技学校
  • 简介:今年是我院建校79周年,明年是80周年大庆,届时,学校将举行隆重的庆祝大典。今年是刘海粟先生奖学金设立10周年,10年前刘海粟先生以其赴香港举办画展所得百万元港币捐献学校,取其三分之一33万元港币(折合人民币10万元)设置刘海粟奖学金。也正是刘海粟先生在80年前即1912年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所高等艺术学校——上海美术院,后改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我院的前

  • 标签: 刘海粟 上海美术 上海美专 高等艺术 举办画展 艺术创作
  • 简介:辽宁丹东博美少儿美术学校建校10多年,有学生800余人.新打造的一流书法美术工作室环境优雅,充满创意,让家长和孩子们深感震撼,流连忘返。

  • 标签: 美术学校 少儿 丹东 辽宁 工作室 学生
  • 简介:春节过后,旅法钢琴家周勤玲和法国小提琴家奥利维·查利结束了在中国西安、天津演出之后,于正月十五前往位于北京通州的光爱学校看望那里的孤残儿童和老师们。探访当日,气温极低,法国小提琴家奥利维查利和那里学习小提琴的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为他们的提琴调音,纠正音准,为孩子们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音乐学习的精神深表钦佩。

  • 标签: 学校 周勤龄 小提琴家 女士 音乐学习 孤残儿童
  • 简介:学校中的学科分类,是按照学科间不同的性质与特点而划分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学科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三大块,是一个整体的构成部分,无所谓主辅之分。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将造成学校教育的遗憾或失败,都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道理,众所周知。但为什么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种种不尽人意的事情就会屡屡出现呢?我以为是没有摆正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作用,或者说,学校音乐教育还没有解决好“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长期以来,普通音乐教育一直在是否要过技能技巧关上徘徊不前,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所能做的仅仅是减少教材中技能技巧的含量,于是便有了以音乐欣赏为主的改革,又有了器乐进课堂之举。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反反复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固而不化。音乐是什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便要掌握演唱演奏的技巧,控制声音的强弱与快慢,学会音色处理,表达某种情感……这就是我们对音乐的全部理解。也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设想都没有离开这个预设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结果会是怎样?还是不能跨越传统技能技巧的障碍。从古到今,学习音乐,必得先过技能这一关。要了解发音工具的特殊性能,掌握操作...

  • 标签: 学校音乐教育 应该教 音乐教育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