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骑在温顺高大的骆驼背上,踏着细细厚厚的黄沙,听着叮叮当当的驼铃声,看着连绵起伏的漫无边际的沙原,俨然成了大唐帝国丝绸之路上的跋涉者。

  • 标签: 鸣沙山 风景名胜 文化传统 旅游
  • 简介: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举行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最吸引人、最具特色的是舞龙灯,即龙灯。时值壬辰龙年新春佳节,龙年说龙,漫谈“龙灯与龙图腾文化”,以助节日雅兴。

  • 标签: 图腾文化 文化娱乐活动 民间传统 传统习俗 新春佳节 上元节
  • 简介:鸣沙山——大漠听清泉“不到呜沙山.不知道大自然的神奇。“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处.妙造天成,是名扬四海的”沙漠奇观”.也是丝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呜沙山东汉称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位于距敦煌城南五公里处.

  • 标签: 鸣沙山 大自然 月牙泉
  • 简介: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古代文化之一.体现集权和等级关系的大型礼制性建筑、高等级祭坛、显贵者墓地,以及由精美玉器等介质所烘托的礼仪制度,构成了我国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源头.

  • 标签: 初论良渚文化 木质遗存 良渚文化木质
  • 简介:渚玉璧是阴阳观念中“阴”的外化形式,是渚先民社会生活中地、坤、母、女等抽象话语的具象化,是地母之阴的象征。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地母之阴
  • 简介:一、“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九寨沟县的藏族原来没有“白马藏人”这个称谓,1978年以后,在没有政府文件正式认可,也没有专家考证认定的情况下,有人将九寨沟县黑河桥以下的藏族称为“白马藏人”。这个无根无据的称谓在九寨沟县已成习惯。笔者尽管对这个称谓持有不同的意见,确也无法改变,在本文中暂且借用“白马藏人”这个称谓。本文先将“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做一阐述,供研究“白马藏人”的专家学者对这个称谓作选择。

  • 标签: 白马藏人 九寨沟县 面具舞 祭祀 专家学者 政府文件
  • 简介:在上世纪60年代援越抗美战争中,他是第一位率部人越参战的共和国将军,也是中国军队中级别最高的军事长官,在越南战场上打响抗击美军的第一枪。

  • 标签: 援越抗美 60年代 中国军队 共和国
  • 简介:摆在案头的是一部新出版的《龙门县志(1979--2000)》(2011年12月出版),引起了我的兴趣。主因是广东有不少山区县,在第二轮修志中,如何修好一部富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的县志.很值得探索和研究。与第一轮修志记述计划经济时期不同,改革22年(1979--2000),广东山区、

  • 标签: 改革开放 山区县 县志 龙门 计划经济时期 二轮修志
  • 简介:张广达先生《海舶来天方,丝路通大食——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历史联系的回顾》对於唐朝与大食关系史做了扼要的阐述。他在文章中特别指出,公元750年,阿卜勒.阿拔斯(Abel’l‘Abbas,750-754年,唐史称“阿蒲.罗拔”)减乌玛亚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即唐代史籍所称之“黑衣大食”。

  • 标签: 关系史 大食 唐朝 阿拔斯王朝 元初 阿拉伯世界
  • 简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及相关法规文件的颁布是实践大遗址保护的新形式,为城市建设和大遗址保护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为城市的文化建设找到了新内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要有长期性、探索性的战略思路,要以保护为前提,以持续的、与时俱进的考古工作及不断进步的文物保护技术为支撑,并制订一定阶段的遗址保护规划和建设蓝图。要准确定性、定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筹建遗址博物馆,立足文物的文化建设,探寻考古学文化的文化特质和考古学文化的文化演进规律。

  • 标签: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保护
  • 简介:高台地埂坡M4墓葬壁画娱乐图像演奏的乐器是龟兹乐中的腰鼓,表演的形式来自西域的胡:胡腾或者胡旋,是发源于龟兹地区的苏摩遮舞蹈的一个截图。苏摩遮是队的起源,发端于十六国,形成于唐宋时期,是中外乐舞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高台墓葬 壁画 乐舞 苏摩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