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拉卜楞寺医药院,是该寺六大学院之一,也是该寺研习、传播、实践藏医学的重要基地,在甘青一带影响深远。以下分几个方面,予以简要介绍。

  • 标签: 大学院 基地 传播 实践 医药学 藏医学
  • 简介:一、著作部分西藏常用中草药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等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14厘米910页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青海省生物研究所,同仁县隆务诊疗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第一册1972年1月19厘米452页;第二册1978年9月19厘米406页;第三册1975年11月19厘米

  • 标签: 学论著 藏医药学 论著资料
  • 简介:本文对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药物、医方和医学著作的东传及回回医疗机构的设置、穆斯林医人的活动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此说明其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 标签: 中世纪 阿拉伯 伊斯兰 医药学 东传 机构设置
  • 简介:一、诸邦部时代(约公元前6、7世纪——公元6世纪末)1、公元前六世纪象雄长松协伯弃希大帅()用象雄文著《疗毒雍仲旋》()。2、公元前126年泽拉嘎玛约德()与聂赤赞普()述说“有毒就有药”()。用解毒药。3、公元前一世纪能制手脚触之即可侵染,置人于死地的毒药。出现野牛角早产儿急救术。

  • 标签: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0世纪 西藏医药学 历史发展
  • 简介:<正>从罗马灭亡到欧洲人地理发现之航行1000余年间,世界历史上没有比伊斯兰教的兴起更为重大的事件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应用它的统一力量把分裂的阿拉伯民族团结了起来。后来阿拉伯军队在穆斯林精神鼓舞下,征服了阿拉伯半岛,麦加成为南北贸易的通道,同时又是阿拉伯世界政治、宗教中心。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与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为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形成自己的传统医药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香药 阿拉伯 中国回族 医药文化 药方 医学
  • 简介: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安排,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牵头组织完成了对西藏、青海、甘肃三省区申报的2001年度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的评标任务,向国家中医管理局推荐了10个课题,其中西藏5个。同时,自治区卫生厅还继续加强了对藏医药的继承人工作,经过认真推荐、筛选和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审定,通过了14名指导老师和21名继承人,开始进行带教学习。目前,组织编写的《西藏藏医药发展史》已完成初稿。

  • 标签: 继承人 根据 人事部 国家 推荐 卫生厅
  • 简介:自明末耶稣会士来华后,西方医药就零星介绍引进。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熊三拔(SabatinodeUrsis)神父所著《药露说》中就介绍了“西洋炼制药露法”,以图文解说药物蒸馏和制造药炉的器皿,这大概是最早传人中国的西药制造方法。

  • 标签: 雍正时期 乾隆时期 宫廷医药 康熙时期 西方医药 金鸡纳霜
  •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广阔,南起海南岛、广西和云南,西迄西藏、新疆,北达宁夏、内蒙古和黑龙江,东至鸭绿江畔、福建和台湾,都有少数民族分布。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各民族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就医疗保健而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保健方法,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各有特色。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理论体系,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壮族、瑶族、彝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我认为卫生专业志应该从以下方面记述民族医药

  • 标签: 卫生专业 维吾尔医 鸭绿江畔 傣医 医疗经验 保健方法
  • 简介: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本文阐述了壮医药的文化形态、壮医药文化的价值与壮医药文化的开发利用.

  • 标签: 壮医药 文化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浴身保健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吐蕃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中就有”熏香沐浴的说法,而在藏医药典藉中对于沐浴的健身治病功能更有详尽的分类和描述。《四部医典》中说“沐浴”除垢去臭息体热壮阳增力并延年,还将西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

  • 标签: 吐蕃 传说 西藏 沐浴 流传 故事
  • 简介:吴汝纶的医药观,明显地表现为对西医西药的笃信、热衷乃至迷信,对中医中药的非信、排拒乃至诋毁,呈极端化、绝对化、情绪化的偏执.这既是构成他中西文化观的一个侧面,又与他中西文化观的整体情状不相协调,是其中一个扭曲了的特殊环节.究其成因,既受着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更缘于其个人文化素质条件的制约.

  • 标签: 吴汝纶 医药观 文化
  • 简介: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进人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以后,中医的发展遇到了西医这个强劲的对手,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医学,中医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1904年,杜炜孙在绍兴开办医学讲习社,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开办绍兴医学讲习社,袁桂生在镇江创办镇江自新医学堂,蔡小香、了福保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会附设讲习所,这些是中国最早开办的中医学校。1917年,丁甘仁、丁济万在上海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请中医名家曹颖甫、丁福保。陆渊雷等执教,由于办学有方,该校不仅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而且为举办中医学校提供了一套有益的经验。当时办得颇为出色的中医学校还有包识生在上海创办的神州医药专门学校,范效霎

  • 标签: 民国时期 中医药 中医学 中医期刊 《内经》 中医中药
  • 简介: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展,加以提高。”可是在旧中国却发生这一桩废止中医的闹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 标签: 国人 汪精卫 废止 旧中国 毛泽东 抗争
  • 简介:《医心方》是日本平安朝圆融帝时的名医丹波康赖(912-995)编撰的。此书始于日本天元五年(982),成于永观二年(984),即宋太宗雍熙元年。《医心方》引录多种中国(晋唐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印度等国医籍达二百余种,其中大部分今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存留,故此书可提供大量晋唐时期中医发展的珍贵史料,也是校勘和辑佚晋唐医籍的重要资料来源,而且为研究中外医学文化交流提供了实证史料。由于《医心方》的重要。

  • 标签: 《医心方》 耆婆医药方 历史来源 丹波康赖 《耆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