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辽宁是多民族省份,全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有67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9,6,少数民族绝对数在全国排第五位。其中,满族人538.5万,占全国满族人的50.4%;蒙古族人67万,占全国蒙古族人的11.5%;回族人26.4万,占全国回族人的39,6;朝鲜族人2.1万,占全国朝鲜族人的12.7%;锡伯族人13.3万,占全国锡伯族人的70.29/6。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辽宁 蒙古族 朝鲜族 锡伯族 民族成份
  • 简介:在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员加入到了城市“流动人口”的行列中。少数民族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少数民族流动,不仅意味着人口的城乡流动和空间转移,也意味着城市民族交往的扩展和深化,对现代城市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阶层分化 人口流动 驱动因素 社会效应
  • 简介:<正>经济活动人口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和精神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口构成,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富于创造、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讲,人口划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有明确的年龄标准的。也就是说,人们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能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同样,当人们的年龄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会自然丧失劳动能力,退出社会经济活动。

  • 标签: 经济活动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社会生产力 职业构成 社会经济 劳动能力
  • 简介:本文运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利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和100万人口以上各民族的增长、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以及就业的行业职业分布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少数民族 人口发展 分析 六普
  • 简介:本文通过对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少数民族流迁的现状、特征、影响和解决途径四个方面的研究,探索新时期少数民族流迁问题的规律,寻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揭示做好少数民族流迁工作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山东东部沿海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流迁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元代岭南少数民族迁移的历史状况、特点及其意义,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规律。

  • 标签: 岭南 少数民族 人口迁移
  • 简介: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论述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缺失,分析了社区支持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与心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支持的策略。

  • 标签: 城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区支持
  • 简介:一、流动人口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认为是在我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总结,在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才开始对流动人口进行理论研究。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人口流动”往往都包含在人口的迁移之中,根据国际人口科学联盟主持编写的《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人口迁移就是“在一个地区单位同另一个地区单位之间进行的地区移动或者空间移动的一种形,通常它包括了从原来的地址或迁出迁到目的地址或迁入地址的永久性住地变动”。

  • 标签: 西北少数民族 人口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 综述 流动人口 中国学者
  • 简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群体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障碍。流入地政府要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和管理、加强教育和培训以及强化民族文化宣传等途径,着力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困境,促进我国各民族的交融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建构。

  • 标签: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障碍 对策
  • 简介:民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族际流动。在此过程中,不同民族成员身份的认同都有其核心的构成要素——族性。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民族成员个体的族性会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这种变迁既有伴随着少数民族成员的城市适应和融入而产生的族性的内嵌和交融,也有伴随着少数民族成员城市融入的社会紧张和社会排斥而产生的族性表达和彰显。

  • 标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族性 族性变迁
  • 简介:<正>一、导言美国目前的人口为2.4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9%,仅次于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1.1%)、印度(占15.9%)及苏联(占5.7%).美国人口多,生产率高,人均国民经济产值仍很高.它的工业、科学、医药积军事设施都占世界首位,自然环境也很优良.可是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还有这么多的穷人呢?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少数民族赶不上一般的美国人呢?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报告美国少数民族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问题.

  • 标签: 印第安人 美国人 少数民族问题 黑人 美国少数民族 美国社会
  • 简介:本文从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差别、距离、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构成特点,叉从人口流出地分布、行业分布等层次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分布特点,最后从个人和社会多重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的动因。

  • 标签: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构成 特点 动因
  • 简介: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 标签: 砖茶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茶 社会功能
  • 简介: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的问题是对蕴含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理解。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考察,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化。

  • 标签: 少数民族 思维方式 原始思维 神话思维
  • 简介:1981年5月1日至12月6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展览共展出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佩饰精品近千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宣传展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少数民族服饰 展览 传统文化 博物馆 文化宫 各民族
  • 简介:<正>几年前,有关部门为发展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旅游业,曾提议在南宁立明代的王守仁像。理由是王守仁在南宁期间办有“敷文书院”,传播汉文化,对广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此议一出,引起强烈反响,持不同意见者认为王守仁奉明朝廷之令来南宁,是为平息当时田州、思恩府岑氏土司纷争和镇压广西壮、瑶人民起义,是屠杀广西少数民族的侩子手;所办书院、学馆,亦是从文化心理上配合武力镇压活动,不足称道。

  • 标签: 王守仁 广西少数民族 土司 人民起义 明王朝 流官
  • 简介: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金永汉,副主编雷耀铨、雷弯山。志书的编纂起自1993年,1999年12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志书 方志 编纂 副主编 少数民族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