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朝国柳敬言墓志(以下简称柳志)原为洛阳存古阁藏品。洛阳市孟津县杨凹村出土,出土时间不详。1998年从洛阳都城博物馆调拨洛阳古代艺术馆。志青石质,四刹无纹饰,高24厘米,宽25厘米,志文24行,满行25字,全文583字,楷书。无盖亦无撰文、书丹及刊刻者署名。

  • 标签: 墓志 洛阳 都城 出土 纹饰 南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世纪》今年第2期《辜振甫与"汪辜会谈"》一文称,辜氏"外祖父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琛,姑父是清末大买办、大实业家盛宣怀",6月5日《文汇报》"新书摘"栏对此文作了摘要转载。此说与事实不符。琛是我的伯祖父,他有六男九女,没有一个与辜家通婚。他有妹芷芳(我的姑祖母)嫁台湾巨室林尔康,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先前便是林家在甲午战后

  • 标签: 陈宝琛 盛宣怀 台湾出版 辜鸿铭 厦门鼓浪屿 汪辜会谈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把对13关系寄托在“国联”①的“裁决”上。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国联”的绥靖政策,13本侵略者仅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3倍于它本土的东北全境。围绕着如何统治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三省问题,13本统治集团内部曾持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是赤裸裸地径直要求把东北并人13本国土;第二种意见则是提议成立伪政权以遮人耳目,

  • 标签: 陈宝琛 伪满时期 溥仪 郑孝胥 中国 福建
  • 简介:本文详细叙述了张之洞与箴自光绪十二年(1886)至二十四年的交谊,说明箴是张之洞志同道合的僚属和政治盟友,且在学术思想与政治思想上大体一致。张之洞对《湘学报》及湖南维新运动的干预,箴都予以支持和配合。两人共同上奏了废八股的科举改制奏摺,暗中有抵制康有为学说之意。箴上奏要求下旨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自行毁板,并在变法最关键时刻提议召张之洞入京,主持朝政。由於御史黄均隆的不实弹章,慈禧太后误以为箴曾保举康有为而将之革职,张之洞根据箴的请求,保全了长沙试办的保卫局。

  • 标签: 张之洞 陈宝箴 康有为 湖南维新运动 邹代钧 李维格
  • 简介:一弹指一挥间,不觉仓这位抗日儒将为统一祖国大业而壮烈牺牲已有50周年了,去年(1999年)是他诞生100周年,今年(2000年)又是他殉难50周年,在这样令人难忘的岁月里,作为仓将军工作和生活过地方的后来人和史学工作者,无限地亲切怀念这位洒尽热血为祖国、生命献给国家统一大业的将军,因为将军生前,曾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靖西、那坡、德保等地、县工作和生活过,特别是在靖西县,工作和生活时间长达5年之久,与当地父老乡亲结下了无比深厚的友谊,办了一件件有益于靖西人民的事,可真像今天我们所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今靖西县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讲到仓将军的为人和他最后为统一祖国而流尽热血的事,大家都禁不住的潸然泪下,人人记忆犹新,像英雄还在一般。正像1953年9月14日民革中央李济深主席在一篇题为《悼念仓同志》的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古人云: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仓同志之死,是重于泰山,是光荣的!我们的同志和祖国的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仓同志的英灵永远不朽!”李济深主席这铿锵有力的话,既是对仓烈士毕生的评价和下的政治结论,也是表...

  • 标签: 将军广西 英雄音容 记陈宝仓
  • 简介:2003年12月下旬,我到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开“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顺道到箴的祖籍地——福建上杭县进行实地调查,实现了酝酿两三年之久的一项田野调查计划。会议期间,非常幸运地结识了久闻其名的上杭县图书馆馆长严雅英女士,使我在行色匆匆之中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 标签: 陈宝箴 祖籍地 血脉亲情 客家文化 家族史 调查研究
  • 简介:1918年8月,正在浙江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同,将其所有书籍、字画和衣物,分赠给朋友和学生,所藏金石封存于西湖西泠印社石壁上,并与其最亲近的弟子丰子恺、刘质平合影留念。19日,到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弘一”,号“演音”。这一天(农历七月十三)是大势至菩萨的生日。一代风流归逸谈,在当时和现在都使人深感惋惜和不解,人们在研究和探索弘一大师生平时,做出种种猜测和分析,但终未能解开这位旷世奇才出家的谜团,神秘的光环笼罩着他。

  • 标签: 李叔同 夏丐尊 茶花女 音乐 刘质平 断食
  • 简介:一、《酒后》成名凌华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兼画家。原名凌瑞棠,华、素华、素心是其笔名。1900年3月25日生于北京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其父凌福彭系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与康有为是同榜进士,点过翰林,当过京官,喜欢书画,清末民初许多俊彦之士都曾是他家座上宾。凌华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受到诗书画的

  • 标签: 凌叔华 珞珈山 著名女作家 康有为 新文学大系 《现代评论》
  • 简介:人们常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而我的三王鹤寿更是我心中巍巍长青的大山。三年少有志,十几岁就离家跟党闹革命,为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一辈子。他一生坎坷,6次蹲进国民党的监狱,加上“文化大革命”中又含冤蹲狱多年,小半辈子在监狱中度过,但这一切磨难丝毫没能动摇他的革命斗志。他坦坦荡荡,正义凛然,敢于为正义挺身而出;他铁骨柔情,对朋友重情重义,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建设事业 国民党 监狱 正义 柔情
  • 简介: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图片史料展》。展品中一件微微泛黄的毛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驻足在毛衣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何衡和林伯渠两位战友握手道别的情景。这件样式极为普通的毛衣,凝结着两位革命老人深厚的战斗情谊,见证了他们艰苦的革命生涯。原来,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四位革命老人,他们是何衡、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四老"经常聚在一起畅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何衡留在苏区,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三老则随红军主力长征。何衡与林伯渠是同乡又是多年的战友,曾共同在苏联学习,回国后又同在根据地工

  • 标签: 何叔衡 毛衣 徐特立 苏区 革命博物馆 沙坝
  • 简介:“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这段激情满怀的《金缕曲·留别祖国》,正是津门才子李同别离祖国,东渡日本探索人

  • 标签: 李叔同 春柳社 中国留学生 黑奴吁天录 日本 话剧史
  • 简介:<正>轮寺塔位于三门峡市西约五公里处黄河岸边的陕州老城内轮寺旧址上,该寺早毁,仅存砖塔一座(见插图)。该塔是我国现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游人站在塔的四周鼓掌或两石相击,可以听到类似蛤蟆鸣叫的回声,尤以距塔十几米的西、南两面的回音最为清晰而逼真。

  • 标签: 宝轮寺 回音建筑 三门峡市 砖塔 心室 大定
  • 简介:伯夷、齐是商末孤竹国的二公子,因互相退让王位而远走,不食周食,最后饿毙首阳山。他们退让国位,体现的是忠于君臣世袭之天伦,忠于天下君臣之大道、忠于父子之人伦。故获“贤人”之美誉,是中华民族之“德源”。现今天下首阳山有五六处之多,且说法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伯夷齐经孟津县,最后栖息洛阳首阳山;也有人经过考证最终认定此首阳山应在永济县境内。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户部主事杨恩就此事撰文进行论证,考证首阳山就在甘肃渭源境内,文章被人雕刻成碑,立在渭源县莲峰乡莲峰山五台下。

  • 标签: 首阳山 伯夷 中华民族 孤竹国 孟津县 渭源县
  • 简介:同是中国近代罕见的文艺通才,其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金石、诗词诸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一直为当时和后世所称道。他在39岁时出家为僧,摒弃俗世诸艺,精研律学,一变而为享誉近世的律宗高僧,这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弘一大师。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正是李同一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俗世还是出家后,李同皆以处世严谨而著称,故时人或以为他是个寡情之人,甚至闹出不少的笑话。其实李同不仅重情,而且重义,是那种典型的古道热肠之人。其与刘质平之间的师生情,足以说明这一点。1912年秋,李同应经子渊之邀,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图画、音乐两科教席。图画和音乐在当时学校本是不受重视的课程,但由于李同的才

  • 标签: 李叔同 刘质平 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 师生情谊 中国近代
  • 简介:你们是登载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料的唯一专刊,对现代音乐史中的音乐文学“小疑问”,也必会感兴趣吧?那是90年代中期,我与爷爷观赏电影《城南旧事》时,当主题曲《送别》唱起李同先生填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 标签: 《送别》 李叔同 音乐文学 音乐史 中国音乐 现代文化
  • 简介:《中国文物报》2003年9月19日发表了刘社刚先生《兽盨铭文及相关问题》一文。后程燕博士著《兽盨新释》(《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一文以作补释。二文对个别文字的分析仍有问题。今撰小文,以作补充。铭文'用(?)(稻)(?)需(糯)(?)(梁)',乃金文习语。其中,(?)(下以A代替),二文均隶定为(?),释为燋。伯公父(?)有(?)、(?)(以A1代替)字(见《金文编》第508页),《金文编》将之分析为'从米隹',径释为《说文》所收之'燋'字,可从。伯公父辞例作'用盛A1

  • 标签: 兽叔 叔盨 盨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