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本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罕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表现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中广泛分布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随着皮肤病理活组织检查的出现,该疾病确诊数量增多,但其表现多样,异质性强,常常误诊。报道1例临床表现单纯自主神经受损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其病程较长,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突出,认知功能损害不明显。希望能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膀胱,神经原性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活组织检查 脑白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颞骨鼓板骨折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伤后就诊时间的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探讨鼓板骨折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例(17耳)颞骨鼓板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耳鼻喉科时的病程分为3组:早期组(病程<1个月)7例(7耳),中期组(1个月≤病程<6个月)2例(3耳),后期组(病程≥6个月)6例(7耳)。分析总结各组病例的症状、体征、CT表现、纯音测听结果、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颞骨鼓板骨折患者多由颌面外科转诊耳科,骨折以颏部或颧骨为受力点而间接发生。15例患者中13例可见颏部伤口或瘢痕,14例伤后即出现患侧外耳道出血。早期组患者听力多无改变,中、后期组出现以传导因素为主的听力下降。早期组行外耳道填塞术治愈6例(6/7);2例中期组患者出现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后治愈;6例后期组患者均出现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其中5例合并外耳道胆脂瘤行外耳道成形术后治愈,另1例胆脂瘤累及中耳,先后3次行外耳道成形术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后治愈。结论颞骨鼓板骨折为颞骨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早期以外耳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听力大多无下降,后期因外耳道狭窄和/或胆脂瘤形成可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外耳道出血、外耳道前壁不规则膨出伴颏部伤口为早期诊断颞骨鼓板骨折的重要体征。颞骨鼓板骨折应引起重视,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外耳道狭窄及闭锁。

  • 标签: 骨折 颞骨 鼓板 耳道 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具体临床表现,并对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于2021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肋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难点,为肋骨骨折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预后速度和效果的提升。结果:通过分析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特点,加强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要点,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后,与护理前前相比较,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降低了合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分析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工作要点,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

  • 标签: 肋骨骨折 临床表现 护理要点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