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血液病临床诊断常需要将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相结合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骨髓活检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一下涂片的不足。如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坏死,在骨髓涂片中是空缺,只有在活检中才能得到明确诊断。骨髓活检切片中可观察各细胞形态和分类,骨髓增生程度,血细胞、脂肪细胞、骨小梁、血管构成与结缔组织基质问的解剖关系,了解骨髓组织病理学全貌,

  • 标签: 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实践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及开展远程邮寄经皮肾穿刺组织检查(肾活检)标本对基层医院诊断肾脏病的意义。方法对102例远程邮寄肾活检资料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1例(6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4例(23.5%)、小管间质性疾病7例(6.9%)。其中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1.0%(22/71),其次为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2.5%(16/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所占比例最大,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8.3%(14/24),其次为紫癜性肾炎,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6.7%(4/24)。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多为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仍然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因。远程邮寄肾活检标本的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

  • 标签: 肾活检 肾小球疾病 病理类型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WHO(2000)对大肠癌的诊断标准,对大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300例大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阅片,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进行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分析。结果将300例活检诊断大肠癌的标本与切除标本对比,其中289例活检诊断大肠癌,其中不能肯定癌侵及黏膜下层183例,术后均为浸润癌。11例为腺瘤癌变,术后有3例癌局限在黏膜内。结论建议在大肠活检癌的病理诊断中对不能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不使用黏膜内肿瘤诊断,因为事实上这些病例绝大多数已是浸润癌,黏膜内肿瘤诊断主要应用于腺瘤及腺瘤癌变。

  • 标签: 大肠癌 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消化道组织检查标本的临床临床意义。方法将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吗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4μm,HE染色。在作出HE切片的病理诊断后,我们把显微镜下认为可疑恶变的病例以及内镜下可疑恶变但HE病理诊断不支持的病例加以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进一步诊断。结果324例标本通过普通的HE制片进行常规的病理诊断,其中内镜诊断为良性病变的169例(第一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47例,恶性病变20例(其中有2例肠道息肉或腺瘤样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疑恶性病变4例;内镜诊断为恶性病变的155例(第二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18例(包括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可疑恶性病变12例。结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内镜咬检组织,特别是消化道的炎性、溃疡组织,配合以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进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使患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免疫组织
  • 简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液体组织检查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研究热点,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及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被逐渐发掘。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液体组织检查创伤小、可反复多次实时监控肿瘤特点,且对肿瘤异质性也独具优势。笔者探讨目前研究较多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供同道参考。

  • 标签: 食管肿瘤 转化医学 液体活组织检查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诊断
  • 简介:摘要泌尿系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无创液体组织检查的发展代表了精准医学领域的重大创新,开辟了癌症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计划的新时代。循环生物标志物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和预后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在效用。文章就液体组织检查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前列腺肿瘤 肿瘤细胞,循环 液体活组织检查 外泌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宫颈疾病进行阴道镜的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来探究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疾病的诊断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针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90例病人进行阴道镜检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在通过阴道镜得出的宫颈疾病拟诊结果,经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其中阴道镜对于宫颈疾病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宫颈息肉、宫颈炎、尖锐湿疣等良性疾病96.4%(137/142);CINⅠ93.0%(53/57);CINⅡ及CINⅢ诊断率83.3%(30/36)和70.2%(33/47),高度病变(CINⅡ~Ⅲ)为75.9%(63/83);SCC诊断率87.5%(7/8)。结论利用阴道镜对于宫颈疾病进行拟诊及病理诊断,在诊断结果方面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并且对于CIN的诊断价值也较高,是适用于进行CIN筛查的有效方法。因此,宫颈疾病的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宫颈疾病诊断的科学准确性。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MRI和组织检查术目前主要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肿瘤复发,但MRI的灵敏性不足,组织检查术的创伤性较大,常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液体组织检查术是一种便利、微创的检测手段,能够反映肿瘤的遗传信息和特征,有望成为现有监测方式的重要补充。胶质瘤尤其是脊髓胶质瘤与脑脊液的关系密切,使得脑脊液组织检查术具有优势。本文对液体组织检查术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可发生于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MRI和组织检查术目前主要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和监测肿瘤复发,但MRI的灵敏性不足,组织检查术的创伤性较大,常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液体组织检查术是一种便利、微创的检测手段,能够反映肿瘤的遗传信息和特征,有望成为现有监测方式的重要补充。胶质瘤尤其是脊髓胶质瘤与脑脊液的关系密切,使得脑脊液组织检查术具有优势。本文对液体组织检查术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脏穿刺组织检查术(TJLB)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TJL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点、穿刺的适应证与并发症、标本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行TJLB的61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16~79岁。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共43例(70.5%),其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最低为39%,血小板计数最低为24×109/L。存在肝周积液38例(62.3%)。过度肥胖1例,体质量指数为31 kg/m2。56例(91.8%)患者成功进行穿刺术。51例(83.6%)组织标本可进行肝脏病理学诊断。5例(8.2%)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14例(23.0%)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没有患者死亡。结论对于存在经皮肝脏穿刺组织检查术禁忌证的患者,TJLB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肝疾病 肝脏活组织检查术,经颈静脉 组织标本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皮肤组织结构丰富,通过皮肤组织检查可以在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不同的层次中,对神经、血管和汗腺等结构进行形态观察。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上述结构的观察更加精细,一些周围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皮肤组织中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也逐渐被发现。本文就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在光镜和电镜下皮肤病理表现作简要综述,以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皮肤病理的认识,促进皮肤组织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皮肤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6例接受阴道镜活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8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合作程度、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23±1.10)分,对照组为(6.07±0.75)分(P

  • 标签: 舒适化护理 阴道镜 宫颈活组织 检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疾病阴道镜与组织病理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间实施宫颈疾病检查的200例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所有患者中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阴道镜检测炎症及息肉、尖锐湿疣、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与组织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6.1%、85.7%、90.0%、81.0%、72.5%、87.5%、87.5%,检查总符合率为87.5%。结论宫颈疾病使用阴道镜检查检出率高,可指导组织病理检查过程。

  • 标签: 宫颈疾病 阴道镜 活组织 病理检查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36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统计穿刺组织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二者符合率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36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11例(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癌3例),良性病变25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23例。穿刺组织检查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32/36)。穿刺组织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1例中,超声可见微钙化1例(9.09%),低回声2例(18.18%),低回声伴微钙化8例(72.73%),低回声伴微钙化者占比高于微钙化者、低回声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诊断准确率高,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 标签: 乳腺癌 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引导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BI-RADS3级的乳腺不可扪及病变(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微创组织检查(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微创活检、超声BI—RADS3级的542例NPBL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即时活检组(首次超声诊断后3个月之内活检)与随访活检组(随访6个月后活检)发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以及两组恶性肿瘤情况的差异。结果全组542例病例,病理确诊恶性病变5例,总体恶性率为0.92%(5/542);50—59岁患者的恶性率为9.68%(3/31),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0~29岁组0,30~39岁组0.40%,40—49岁组0.57%,60~71岁组0)。即时活检组中恶性病变4例,恶性率为0.91%(4/435);随访活检组中恶性病变1例,恶性率为0.93%(1/1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且两组发现的恶性肿瘤的病灶大小,TNM分期相似。结论超声检查BI—RADS3级的NPBL恶性率低,随访活检是安全的。但对于年龄50岁及以上,超声评估为BI—RADS3级的患者需提高警惕,建议积极进行活检。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不可扪及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