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值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 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 随机选出本区 3 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值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值差异的因素: 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8.8%是个体差异、 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 一方面:执法部门 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 才能 更有效 提高 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值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 标签: 涉嫌酒驾 乙醇含量呼气值 血液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 2013年 10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40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常规组( n=20)与实验组( n=20)全部采用临床基础治疗,另将纳络酮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 70.00%( P< 0.05)。实验组的血浆氧自由基水平低于常规组( P< 0.05)。实验组意识、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针对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纳络酮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清醒,可为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乙醇中毒 昏迷 纳络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对现阶段的交通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会发现,较多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酒后驾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强酒后驾车的检测和控制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酒后驾车检测来看,主要是进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其检测结果与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时间 等有显著的 关系,所以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文章基于法医学视角对影响血液中的乙醇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指导实践工作开展。

  • 标签: 血液 乙醇检测结果 法医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 方法:选取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 25 例)和对照组( 25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催醒时间以及痊愈时间。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痊愈时间与催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给予内科急诊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醒脑静治疗,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催醒时间以及痊愈时间明显减少,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醒脑静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颅内血管畸形专科应用无水乙醇治疗的25例b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破裂bAVM 18例,未破裂bAVM 7例;Spezler-Martin分级<Ⅲ级14例,Ⅲ级7例,>Ⅲ级4例。观察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25例患者的总体技术成功率为96.0%(24/25),其中1例患者用无水乙醇不能消融靶病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均为缺血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0%(3/25),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对25例患者进行随访,4例轻度并发症患者中,2例症状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3例严重并发症患者中,2例基本恢复,1例明显好转,所有并发症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状态量表评分≤2分,其余18例患者无新发临床症状。13例接受DSA和MRI的影像学随访,DSA显示无水乙醇消融过的病变部位均无复发,2例术后即刻有畸形巢部分残留的患者,复查时残留畸形完全消失,MRI显示所有患者脑水肿均消失。结论应用无水乙醇消融bAVM技术操作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确切,术后bAVM复发率低,可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乙醇 Spetzler-Martin分级
  • 简介:摘要: 乙醇作为中药提取过程中的常用溶媒,使用范围很广泛,并且使用量很大。在中药的生产中,通过药渣加热和提取液浓缩对乙醇的回收,以及生产过程中乙醇直接套用,可以大大地降低药品生产成本。对回收和套用工艺的探讨,能够更合理、更符合规范地去利用乙醇

  • 标签: 乙醇 中药提取 回收 套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4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应用急诊护理)、对照组(23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22/23),比对照组高,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乙醇中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5%乙醇预脱脂联合0.5%碘伏消毒对脑部肿瘤手术区域菌落数及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院秦淮医疗区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部肿瘤手术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0.5%碘伏消毒,观察组在0.5%碘伏消毒之前采用75%乙醇进行手术区预脱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区域皮肤菌落数情况、切口持续渗出时间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前,观察组菌落数为(3.73±0.62)cfu/cm2,手术结束时为(3.92±0.47)cfu/cm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4、5.55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持续渗出时间为(2.12±0.95)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5,P<0.05);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5)。结论脑部肿瘤开颅手术使用75%乙醇预脱脂再用0.5%碘伏消毒可减少手术区域菌落数,减少伤口持续渗出时间,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消毒 乙醇 碘伏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在常规急诊抢救的基础上联用盐酸纳洛酮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措施治疗对照组( n=47 )与联合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实验组( n=47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抢救成功。实验组轻度、中度、重度中毒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神志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在常规采取急诊抢救措施的同时联用盐酸纳洛酮能够加快患者的症状缓解,有利于促进患者神志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盐酸纳洛酮 急诊抢救 神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超声(FUS)的超声效应对无水乙醇(EA)、聚桂醇(LM)消融兔肝的协同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EA组、LM组、FUS+EA组、FUS+LM组,FUS组,每组8只。FUS焦点的平均声强(ISPTA)30.0 W/cm2,工作占空比50%。按分组对兔正常肝右叶根部给予消融处理,48 h后行超声造影分析并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测量消融灶大小和体积。采用Kruskal-Walis H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实验兔肝脏消融体积,进一步采用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各组的消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5,P<0.001)。FUS+EA组、FUS+LM组、EA组及LM组实现了对正常兔肝不同程度的消融,而FUS组没有产生任何微血管及病理损伤。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FUS+EA组肝脏消融体积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2.82、2.84、5.57,P均<0.05);FUS+LM组、EA组、LM组和FU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S激励EA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有效增大EA对兔肝的消融体积;FUS激励聚桂醇无协同效应。

  • 标签: 乙醇 聚桂醇 聚焦超声 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单纯手术切除、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心治疗的74例头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1例,女33例,年龄(29.1±10.6)岁。病灶位于耳部25例次,面颊部20例次,唇部18例次。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单纯手术治疗、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结果本组74例,治愈50例,改善24例,治愈率67.6%。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42例,治愈率64.3%(27/42);单纯手术治疗15例,治愈率80.0%(12/15),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手术综合治疗17例,治愈率64.7%(11/17),3种方法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7.0±11.3)个月,1例复发。病灶累及单一解剖单位治愈率显著高于累及2个及以上解剖单位者(80.0% vs 48.3%,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根据病情、病灶解剖结构、病灶血管构筑特点、血流动力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及两者的有机组合,可到达治疗效果和美学效果的最大化。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介入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TG1基因在乙醇诱导的LO2肝细胞急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LO2肝细胞中加入0、100、200、400、800、1 600 mmol/L不同浓度的乙醇,0、3、6、12、24、48 h不同刺激时间进行预实验,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摸索乙醇损伤模型适合的参数。使用携带PTTG1 shRNA的荧光慢病毒载体感染LO2正常人肝细胞系,嘌呤霉素筛选PTTG1敲低稳转株组(PTTG1/KD组),同时建立空载病毒对照组(PTTG1/vector组),两组按摸索参数加入400 mmol/L乙醇作用24 h。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爬片的形态变化及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PTTG1、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等的表达情况。多组PTTG1表达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预实验镜下发现,LO2肝细胞在400 mmol/L及24 h出现明显肝细胞急性损伤形态差异,确定为模型实验参数。PTTG1表达量随乙醇浓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增加,于400 mmol/L乙醇浓度、24 h达最高(LSD-t=6.90,4.14;P<0.05)。HE染色发现乙醇组中PTTG1/KD组凋亡细胞较PTTG1/vector组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TG1/KD组PTTG1表达量为0.22±0.11,明显低于PTTG1/vector组的1.09± 0.11(t=-11.60,P<0.05);而PTTG1/KD组的Cleaved-Caspase3表达量为0.05±0.01,明显高于PTTG1/vector组的0.03(t=8.20,P<0.05)。结论乙醇能引起LO2肝细胞PTTG1基因表达变化,而该基因可减轻乙醇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可能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起到抗凋亡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肝损伤 肝疾病,酒精性 乙醇 PTTG1
  • 作者: 伍宵 高飞 董金千 茆翔 刘佰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10007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00070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在急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后颅脑损伤(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打击+生理盐水组(TBI+only);打击+乙醇+生理盐水组(TBI+EtOH);打击+VitC组(TBI+VitC);打击+乙醇+VitC组(TBI+EtOH+VitC),每组10只。建立中度TBI模型,TBI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及伊文氏蓝含量测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BI后24 h的损伤侧脑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CYP2E1),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脑屏障紧密连结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结果打击24 h后,TBI+EtOH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和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增加,VitC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EtOH组相比,TBI+EtOH+VitC组的CYP2E1表达减少,AQP-4和MMP-9的含量降低,Occludin的含量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乙醇摄入加剧了TBI后细胞毒性脑水肿,而VitC可通过CYP2E1减少AQP-4和MMP-9的激活,增加Occludin蛋白的表达,减少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分解及完整性的破坏,降低血脑屏障的开放并减轻脑水肿,最终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乙醇摄入 颅脑损伤 维生素C CYP2E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基因重组载体预防兔乙醇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将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的80只兔采用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正常组(N,正常动物,空白对照)、致敏组(H,仅马血清致敏,不给予白酒)、模型组[M,马血清致敏,烈性白酒10 ml/(kg·d)灌胃]、无关序列组[Con,马血清致敏,白酒灌胃,一侧股骨头注入无关序列pGFP-V-RS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双基因组(S,马血清致敏,白酒灌胃,一侧股骨头内注入双基因重组载体pGFP-V-RS-siPPARγ-exCGRP转染的BMSCs)。实验第4、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兔股骨头病理学改变。两样本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数据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统计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结果实验第8周,S、H组中骨小梁面积分数分别为(40.80±3.16)、(41.20±3.65)%,与正常组[(41.80±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8、0.661,P>0.05),明显高于M组[(28.10±2.55)%]、Con组[(28.30±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6、8.496、8.322、8.089,P<0.01)。S、H、N组中空骨陷窝计数分别为(13.30±1.66)、(13.10±1.63)、(12.30±1.4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3、1.279、1.273,P>0.05),明显低于M组[(39.30±3.86)%]、Con组[(39.10±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02、18.397、17.686、18.397、18.505、19.282,P<0.01)。S、H组中最大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分别为(42.55±4.16)、(42.53±4.15) μm,与正常组[(41.36±3.85) μ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4、0.577,P>0.05),明显低于M组[(52.31±5.26) μm]、Con组[(52.19±5.13)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6、4.128、4.129、4.141, P<0.01)。M、Con组中出现明显的早期ONFH病理学变化,股骨头软骨下骨区的造血组织显著减少,骨小梁变细稀疏、中断、结构紊乱,骨髓坏死,骨小梁面积分数降低、空骨陷窝显著增多,脂肪细胞增殖肥大,脂肪组织堆积。N组中无这些ONFH病理学改变。S、H组中病理学改变很少,骨组织结构接近于N组。8周时,M、Con组中病理学变化比4周时加重,ONFH发生率为87.5%、87.5%,而S、H、N组中为12.5%、12.5%、0%(χ2=9.833、9.833、12.444、9.833、9.833、12.444,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基因重组载体能够高效阻止乙醇导致兔ONF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预防乙醇性ONFH的发生,显著优于单一基因的作用。

  • 标签: 双基因重组载体 预防 乙醇 股骨头坏死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参水液对运动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每1 ml水液相当于0.022 g红参药材的水液。将小鼠按体重分为空白对照组及红参水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红参水物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红参水物15、30、45 ml/k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灌胃30 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肌肉组织ATP酶活力、血清SOD和MDA水平、血清BUN含量及LDH活力、肝脏肝糖原含量及运动后血乳酸含量等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红参水液高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661.35±245.62)s比(412.23±141.35)s]延长(P<0.05);肌肉组织Na+-K+-ATP酶[(4.73±1.21)U/mg比(3.43±1.07)U/mg]和Ca2+-Mg2+-ATP酶活力[(4.87±1.54)U/mg比(3.98±1.12)U/mg]升高(P<0.05);血清SOD水平[(102.54±18.73)U/ml比(70.37±8.69)U/ml]升高(P<0.05),MDA水平[(8.36±0.55)nmol/ml比(15.73±1.18)nmol/ml]降低(P<0.05);血清LDH活力[(5 718.72±716.35)U/L比(4 824.91±532.67)U/L]升高(P<0.01),肝脏肝糖原量[(6 149.74±1 236.65)mg/100 g比(4 696.27±555.63)mg/100 g]升高(P<0.05);红参水液中、高剂量组血乳酸含量[(1.86±0.52)mmol/L、(1.78±0.46)mmol/L比(2.89±1.44)mmol/L]降低(P<0.05),且血乳酸曲线下面积[(89.79±17.81)及(84.83±14.87)比(105.25±22.44)]降低(P<0.05)。结论红参水液可延长疲劳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积累,降低血清乳酸含量,并通过抗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发挥抗疲劳作用。

  • 标签: 红参 疲劳 ATP酶 肝糖原 乳酸 抗氧化药(中药)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测结果及检出率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3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脂及血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作为该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非乙醇性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上结合眼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1例实施眼部整形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36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眉上治疗),另外35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给予眉上结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的术后恢复良好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术后恢复良好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眉上提 眼袋整形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脑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外科若干例,按照电脑随机法抽取204例,将其分为了两组,对对照组102例患者采用 常规化护理干预法,其中男性52例,女性50 例,;对实验组102例患者采用 综合化的护理干预法,男性54 例,女性48 例,差异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护理依从结果,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提高 脑外科护理 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基层医院在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过程中采取腹部压心肺复苏术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2019.11-2020.11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腹部压心肺复苏术抢救的12例患者展开探究,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腹部压心肺复苏术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展开分析。结果 在接受腹部压心肺复苏术抢救的12例患者当中,8例抢救成功,其中胸部外伤3例、气管异物3例、脑卒中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虽腹部皮肤呈现瘀斑与压痕,但超声检查并无脏器受损,也未发生反流误吸现象。结论 对心搏骤停患者采取腹部压心肺复苏术实施抢救,在部分患者身上效果显著,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积极推广。

  • 标签: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基层医院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