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来自疾病控制、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48位专家于2019年10月24—27日围绕我国传染病监测网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溯源技术的探索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及疫苗研发面临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1)我国传染病监测网络亟须跨部门进行业务和数据整合,建设并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疾病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2)传统病原分离培养技术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亟须发展多靶标、超灵敏、高特异、便捷化和数字化的高中通量的新技术,并发展基于致病共栖菌谱新靶标的疾病诊断新技术;(3)亟须建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溯源技术体系;(4)疫苗研发亟须相关基础研究支撑,并需加强疫苗接种策略和上市后评价与评估策略的研究。同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监测 检测 溯源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患交流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交流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从而 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心身医学 医患信任 有效沟通 沟通艺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2006至2017年职业病发病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6月,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深圳市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发职业病病例信息资料,对疾病谱、时间、地区、行业等特点和发病趋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职业病共8大类64种1673例,主要发病类型为化学中毒(31.50%,527/1 673)、耳鼻喉口腔疾病(28.21%,472/1 673)和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1.34%,357/1 673)。以4年为间隔统计,2006至2009年、2010~2013年和2014至2017年职业病数分别为362、584、727例;2006至2019年时间段耳鼻喉口腔疾病和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构成比依次增加,化学中毒、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构成比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主要集中于宝安(37.65%,215/571)、龙岗(17.16%,98/571)、龙华(13.84%,79/571)和坪山(13.84%,79/571)4个辖区,职业病主要发生于制造业(86.79%,1452/1 673),多发于私营经济(47.76%,799/1 673)和小型企业(37.78%,632/1 673)。结论深圳市职业病依然处于增长态势,应加强耳鼻喉口腔疾病、化学中毒和尘肺病特别是噪声聋的防控,重点关注宝安、龙岗和龙华等辖区,以及私营经济和小型企业。

  • 标签: 职业病 特征分析 流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哈尔滨及深圳地区宫颈HPV筛查标本,了解两地区妇女HPV的感染现状、分布规律、年龄特点,并对比两地的差异性。方法回顾两地宫颈HPV筛查标本,收集其中HPV检查阳性患者的年龄、感染的HPV亚型、是否有多重HPV亚型感染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尔滨地区有效标本8 705例,高危HPV阳性病例1 080例,阳性率为12.41%;其中大部分为单一高危HPV感染,共884例,单一感染率为10.16%;多重感染196例,多重感染率为2.25%;高危HPV感染的前7位依次是16、58、52、51、39、33、18。深圳地区有效标本15 719例,高危HPV阳性病例1 359例,阳性率为8.65%;其中单一感染1 168例,单一感染率为7.43%;多重感染191例,多重感染率为1.22%;感染的前7位依次是52、16、58、68、18、39、51。深圳地区高危HPV感染率8.65%,显著低于哈尔滨地区的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哈尔滨地区<30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60岁年龄组,再次为50~59岁年龄组,整体呈"U"型分布;高危HPV感染≥60岁年龄组最高,其次为<30岁年龄组,再次为50~59岁年龄组,整体亦呈"U"型分布。深圳地区HPV感染和高危HPV感染,随年龄增长依次升高,均以≥6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两地各年龄段HPV感染均以高危型感染为主。结论两地HPV感染存在地域差异。哈尔滨地区HPV感染率及高危型HPV感染率显著高于深圳地区;二者常见高危型HPV型别分布存在差异,哈尔滨最常见高危HPV16型,深圳为52型;两地HPV感染年龄分布存在差异,哈尔滨地区整体HPV感染年龄呈"U"型分布,年轻及老年感染率高;深圳地区HP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 标签: HPV CIN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国产轮状病毒疫苗(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实际接种情况,评价LLR接种程序的合理性。方法获取深圳市宝安区5家接种点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7日出生登记在册儿童LLR接种情况,分析其接种率、接种年龄和接种季节分布。结果深圳市宝安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至少接种一剂次的接种率为32.3%(5 230/16 184),仅1.4%(219/16 184)的人接种3剂次。首剂LLR接种年龄高峰在11月龄和14月龄,且近年来呈推迟趋势。接种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结论宝安区轮状病毒疫苗首剂接种年龄过晚,全程接种率不高,剂次之间间隔过长,需要调整完善该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

  • 标签: 轮状病毒 疫苗 接种程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2016年6至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H.pylori初治患者根除方案和根除率,结果显示H.pylori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总根除率76.5%(202/264)比73.8%(276/374)],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使用比例增加3.2倍[12.9%(34/264)比54.5%(204/374)]。募集深圳多中心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呈阳性、初治、行胃镜检查患者,H.pylori培养阳性率为74.7%(557/746),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阿莫西林耐药率为1.3%(7/557),克拉霉素为34.1%(190/557),左氧氟沙星为42.4%(236/557),甲硝唑为92.5%(515/557),呋喃唑酮为0,盐酸四环素为0,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联合耐药率为56.2%(313/557);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H.pylori根除成功率为94.2%(483/513),依据本地区耐药背景,H.pylori根除率为86.1%(136/158)。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高耐药是导致深圳地区H.pylori整体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耐药背景选择方案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细菌培养 耐药 多中心研究 深圳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设备光学技术的发展,手术画面的质量获得较大提高,从而推动了日本胃肠肿瘤微创手术质量迅速提高。2017年《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中国和日本的胃肠外科学专家成功举办"4K时代中日胃肠微创手术标准解读交流",希望通过会议交流、推广、普及中国与日本在腹腔镜胃肠微创手术领域的医疗技术。通过参加会议,笔者团队展示4K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胃肠肿瘤根治术等手术方式,介绍日本内镜外科学会腹腔镜技术认定制度,并与中国外科医师在手术技术要点和肿瘤学质量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由此进一步推进中日胃肠微创外科交流与协作。

  • 标签: 胃肿瘤 肠肿瘤 4K分辨率 交流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 神经内科女性病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 ,病情复杂、临床护理风险大、护理困难。近几年 ,伴随着神经内科女性患者护理工作的改善 ,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 ,要求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降低风险、制定应对处理方案 ,确保护理安全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神经内科女性患者护理过程中要注重隐私保护 ,常规护理工作中 ,很多病人配合度不高 ,经常引发护患间矛盾 ,影响疾病康复。通过使用沟通技巧 ,可有效消除病人戒备 ,提高病人的心理素质 ,增强依从性。

  • 标签: 沟通技巧 女性患者护理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强的超大城市新冠肺炎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绘制新冠肺炎流行曲线,划分流行期和防控阶段,观察防控措施效果。制作双层阶发病标点地图,明确不同时点传染源的分布和传播风险。建立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期发病数与实际发病数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反映人群风险水平。借助深圳市人群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估计人群防护和响应能力。结果深圳市新冠肺炎流行经历了上升期、平台期和下降期,疫情上升快,但高峰期持续时间短,而发病降低的速度快和幅度大;流行曲线虽然呈现人传人现象,但"拖尾"现象不明显。从发病标点地图看,在新冠肺炎防控干预期,传染源分布广泛;人口密度越高的区域,病例数越多;而防控干预措施见效后,传染源减少。从预期发病数对比可见,实际病例数大幅减少。高危险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2月16日之后未能检出。市民新冠肺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较高,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度较高。结论深圳市早期由部门主导的防控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足以阻断新冠肺炎流行;一级响应策略和措施效果明显,确保了春节后复工复产的启动;对超大城市,采取综合性阻断策略和措施,同样可以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应急响应 策略 措施 评估 传播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深圳福田社区帕金森病(PD)进行前驱期筛查,对PD易患基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制定的MDS-PD前驱期筛查软件筛查出深圳福田社区PD前驱期者,共收集40例(为前驱期组),同时收集2016—2019年在福田区属医院诊治的PD患者(为PD组)40例,采用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以及TaqMan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筛查,统计非运动症状、MRI成像以及检测两组LRRK2基因R1268P、G2385R位点出现频率,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非运动症状问卷、MRI以及基因位点筛查与PD发病的关联性。结果与前驱期组相比,PD组非运动症状问卷阳性率高于前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R1268P等位基因G和C,G2385R等位基因G和A,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1,P=0.005),R1268P位点突变增加PD患病风险(C与G:OR=1.983;GC+CC与GG:OR=1.971),G2385R携带A等位基因与携带纯合子GG相比患病风险更高(GA+AA与GG:OR=2.4);PD组信号改变大于前驱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运动症状问卷、MRI以及LRRK2基因R1268P、G2385R位点可能与深圳福田社区PD发病有关,尤其是G2385RA等位基因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PD筛查重要的参考客观依据。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问卷 核磁共振 基因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童膳食与性早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在深圳市某医院确诊为性早熟患儿为病例,进行1∶1的对照匹配,对照来自于深圳市26所小学。采用家长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膳食调查,共调查12种食物的摄入频率,分析膳食模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和性早熟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568人。其中8岁组年龄人数最多(43.8%);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的中位数相同,均为8.0岁,民族分布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身高、体重和BMI的M分别为135.0 cm、30.2 kg、16.6 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身高(129.2 cm)、体重(25.0 kg)和BMI(15.3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营养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定义了3种膳食模式:平衡、高热量高脂和高蛋白,3种膳食模式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0.541 2;两组膳食模式比较显示平衡、高热量高脂、高蛋白膳食模式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χ2=49.24,χ2=39.6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平衡膳食模式(OR=0.633,95%CI:0.504~0.769)及高蛋白膳食模式(OR=0.622,95%CI:0.498~0.776)是性早熟的保护因素,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是性早熟的危险因素(OR=1.850,95%CI:1.461~2.342)。结论平衡膳食模式为学龄女童的主要膳食模式,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是性早熟的危险因素,应教育儿童养成平衡膳食的饮食习惯,同时可提高豆类和鱼类的摄入可有益于正常的生长发育。

  • 标签: 膳食模式 性早熟 学龄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现有文献已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但对于武汉地区以外的,尤其是深圳市这种移民城市中该病的流行特点尚缺乏研究,本文拟通过对深圳市确诊的417例COVID-19患者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流行特点,以期为未来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政府热线及搜狐网,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4日(广东省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降为二级为信息收集终点)深圳市COVID-19确诊患者个案的详细信息及深圳市各区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区域面积、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信息。分析所有确诊患者的三间分布、聚集性患者及病死率。再进一步以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时间节点,分析其前后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结果在研究时间段内,深圳市共确诊417例COVID-19患者,年龄1~86岁,平均(45.3±17.6)岁。其中,男性197例(47.2%),年龄在2~86岁之间,平均(46.5±16.9)岁;女性220例(52.8%),年龄在1~79岁之间,平均(44.3±18.2)岁。空间分布上南山区最多[87例(20.9%)],大鹏新区最少[2例(0.5%)]。且患病人数与该行政区的户籍人口数有相关性,而与常住人口数、面积、GDP、人口密度及人均GDP无明显相关性。确诊患者的发病时间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4日,大部分集中在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10日。有11例(2.6%)确诊患者无症状,2例(0.5%)在入院后才出现症状。患者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为3 d(6-1)。流行病学史分析结果:有343例(82.3%)有异地旅居史,其中77例(22.4%)到深圳前已发病,269例(78.4%)在到达深圳后才发病;聚集性患者共215例(51.6%),多数为家庭聚集。总体病死率为0.7%(3/417)。结论深圳市COVID-19确诊患者在年龄结构上与全国数据一致,但在性别分布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输入性患者的人口结构特点有关;大部分患者为输入性患者,提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加强出行管控和隔离;患者在各行政区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户籍人口多的区域患病人数多,因此要对户籍人口多的区域加强监控;患者的发病时间多数集中在广东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聚集性患者多见,且轻症为主,提示应注重宣传、提高群众重视程度以减少密切接触,同时对老年、有慢性疾病者重点进行监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传染病防控 网络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坪山区2011—201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全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8年上报的居住地为深圳市坪山区的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深圳市坪山区共报告16 606例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568.89/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双峰分布,5、6月为全年的最高峰,9、10月为次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坪山、龙田和坑梓街道,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2.10%、20.64%和20.28%;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共报告病例15 789例,占病例总数的95.08%;病例的职业主要是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1.01%。结论2011—2018年深圳市坪山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我们应重点采取有效和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达到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目的。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EV-A71 CV-A16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2018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毒株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年深圳市登革热疫情,采集患者血液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基因型别鉴定。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热流行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深圳市累计报告登革热234例,发病率为1.87/10万,本地病例144例(61.54%),输入病例90例(38.46%),以东南亚国家及深圳市周边城市输入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8月至11月,共202例(86.32%)。以20~50岁中青年患者为主(195例,83.33%)。登革病毒1型(dengue virus type 1,DENV-1)占86.01%(166/193),登革病毒2型(dengue virus type 2,DENV-2)占10.36%(20/193),登革病毒3型占2.59%(5/193),登革病毒4型占1.04%(2/193),且本地病例均为DENV-1感染。24株DENV-1毒株与HAWAII45毒株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0%~94.6%,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7.2%。其中23株为基因Ⅰ亚型;1株为基因Ⅳ亚型,为深圳市首次报道的输入性病例。6株DENV-2毒株与国际标准株NGC株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1%~93.9%,氨基酸同源性为97.0%~97.8%。其中2株为Cosmopolitan亚型;4株为Asian Ⅰ亚型,为深圳市首次报道。结论2018年深圳市登革热流行具有本地传播与输入传播并存的特点,主要流行为DENV-1,推测主要流行株由东南亚国家及深圳市周边城市输入,应加强关注出现地方性登革热流行的趋势。

  • 标签: 登革病毒 流行特征 E基因 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