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性护理在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均为45例。患儿住院期间均接受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同期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整体性护理。对比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H指标变化差异、临床治疗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患者各血气指标、pH指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气指标、pH指标较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P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呼吸衰竭 人工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肺结核是我国常见病,呼吸衰竭是肺结核严重并发症是重症肺结核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肺结核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呼吸肌疲劳,通气不足和呼吸膜面积减小,扩散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通气不足,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潴留。机械通气是改善呼吸衰竭,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措施。使用机械通气可以帮助病人保持呼吸。目前,也是国内外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它们被广泛使用。随着无创人工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它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肯定。文献报道的肺结核引起的呼吸衰竭,包括c-odp急性发作、工作相关呼吸衰竭[1](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ARDS等)、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列为相对禁忌症。应用2x(x)-2型治疗仪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30例。结果表明,治疗效果较好,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的需要和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呼吸衰竭 人工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实施人工通气护理的策略对于肺结核并伴有呼吸衰竭疾病其临床方面的疗效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了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在我们医院接受医治的 122例确诊已经患有肺结核并伴有呼吸衰竭疾病的病患者列为本次探究实验的主要讨论对象,设置对照通过 分析并对比该将对于两个分组当中全部患有肺结核并伴有呼吸衰竭疾病的病患者其临床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依据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本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实验护理组当中的病患者, 实验护理组中的病患者在进行人工通气护理之后其心理情绪也得到了提升和缓解。讨论:现如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实施人工通气护理手段来护理已经患有肺结核并伴有呼吸衰竭疾病的病患者,不仅能够缓解病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同时可以更加显著的使病患者获得康复,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临床效果 肺结核并伴有呼吸衰竭疾病 人工通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对于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型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0月接收医治的 122例患有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型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作为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病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对两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实验护理组病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病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型人工通气医治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病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人工通气 临床效果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款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气道帽,评价其在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义乌市中心医院建立人工气道未行机械通气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即间断气管内滴注法;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帽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气道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道舒适例数多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稀释度4~5级人数多于对照组,排痰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简约式可重复使用的人工气道帽在人工气道建立未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提高了气道管理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人工 人工气道帽 呼吸道感染 异物吸入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整理近年来关于机械通气儿童人工气道内雾化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从雾化对象、雾化方式、雾化时卧位、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时模式的选择、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雾化对象、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方式、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各类证据已趋向一致,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可参考证据。但在对于雾化时卧位、雾化时模式的选择应用方面仍未根据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明。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 抽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的需要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200 人次 ,按数字分类法 分为两组。用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而观察组则采用密闭式吸痰器进行吸痰,比较两种方法吸痰后血氧饱和度、 心率 及呼吸频率 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密闭式吸痰法在维持血氧饱和度、减少心率及呼吸频率波动、 简化操作程序等方面均优于开放式性吸痰法。结论: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咽通气导管与鼻咽通气导管间歇性高频喷射通气(IHFJV)用于肺炎患者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PLVB)辅助通气的效果。方法择期行PLVB的肺炎患者160例,性别不限,年龄46~64岁,BMI 18~29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0):鼻咽通气导管组(N组)和口咽通气导管组(O组)。N组置入内径4.0 mm的鼻咽通气导管,O组置入内径4.0 mm的口咽通气导管,行IHFJV,I∶E 1∶3,喷射频率100次/min,喷射峰压0.4 kPa,潮气量160 ml,每间歇2 min给予5次喷射:I∶E 1∶3,喷射频率20次/min,喷射峰压0.4 kPa,潮气量300 ml。分别于术前20 min(T1)、手术开始5 min(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5 min(T4)时记录SpO2。于T1、T3和T4时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检查期间托下颌、面罩加压通气、呛咳、气道痉挛、导管脱落或移位和体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O组T3时SpO2和PaO2升高,T3,4时A-aDO2降低,提下颌、呛咳和导管脱出或移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口咽通气导管IHFJV用于肺炎患者PLVB辅助通气的效果优于鼻咽通气导管。

  • 标签: 高频喷射通气 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 通气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俯卧位通气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护理),各 30 例,均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 机械通气次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 ( 2/30 ),低于对照组的 20% ( 6/30 ),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ARDS患儿俯卧位通气中辅以积极有效护理, 有助于减少 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规避并发症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 ; ARDS;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导管改造和护理改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气管导管改造及护理改良。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3 d后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次数、VAP发生率、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管导管改造和护理改良能有效促进ICU人工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排出,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率。

  • 标签: 气管导管改造 护理改良 重症监护病房 人工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重症监护室(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对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气道阻塞及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ICU时,两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第7天,两组APACHE Ⅱ评分较入ICU时均明显降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干预的依从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ICU管理、护理技术、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及服务态度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ICU人工气道护理工作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理念,有利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理念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镇静护理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ICU于 2018年 8月至 2020年 6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设为常规组,接受集束化镇静护理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通气时间、 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生存质量得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镇静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镇静护理 ICU 机械通气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雾化吸入治疗越来越普遍地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而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气溶胶输送环境和方式,目前已有《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指导临床,但是由于雾化吸入步骤繁琐,药品繁多,很多呼吸机不支持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雾化吸入的疗效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呼吸机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加温湿化、人工鼻和过滤器的使用等,往往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对呼吸机造成损坏。为规范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技术的临床应用,避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共同讨论,得出本临床路径,为机械通气雾化吸入的实际操作和给药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雾化吸入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高龄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TI-MV)拔管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连续收治的年龄≥75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诊断标准的SCAP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RICU后均以ETI-MV作为初始呼吸支持治疗手段;当达到肺部感染减轻窗口时拔除气管导管,然后序贯NIPPV治疗。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以及入RICU时体温、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和入RICU 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同时记录患者ETI时间和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误吸发生情况、总机械通气(MV)时间、R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RICU预后。根据ETI时间将患者分为ETI≤7 d组和ETI>7 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AP高龄患者ETI>7 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共50例SCAP高龄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ETI≤7 d组24例,ETI>7 d组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ETI≤7 d组比较,ETI>7 d组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及VAP、误吸发生率均明显升高〔46.2%(12/26)比16.7%(4/24),61.5%(16/26)比16.7%(4/24),69.2%(18/26)比25.0%(6/2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P和误吸是SCAP高龄患者ETI>7 d的独立危险因素〔VAP:优势比(OR)=4.852,95%可信区间(95%CI)为1.076~21.877,P=0.040;误吸:OR=5.903,95%CI为1.474~23.635,P=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VAP预测SCAP高龄患者ETI>7 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其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PPV)为80.00%,阴性预测值(NPV)为66.67%,阳性似然比(PLR)为3.69,阴性似然比(NLR)为0.46,约登指数为0.45;误吸的AUC为0.721,其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为75.00%,PPV为75.00%,NPV为69.23%,PLR为2.77,NLR为0.41,约登指数为0.44。预后指标分析显示,与ETI≤7 d组相比,ETI>7 d组患者再插管率和RICU病死率均明显升高〔53.8%(14/26)比4.2%(1/24),38.5%(10/26)比12.5%(3/24),均P<0.05〕,且总MV时间、R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总MV时间(d):23.8±11.8比11.3±3.1,RICU住院时间(d):30.6±14.1比16.0±5.1,总住院时间(d):33.0±14.9比20.2±6.1,均P<0.01〕。结论SCAP高龄患者如在7 d内拔除气管导管序贯NIPPV治疗,则可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缩短MV时间;如患者发生VAP和误吸导致ETI时间延长,则序贯NIPPV的作用较小,预后较差。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呼吸衰竭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儿病情复杂,长期留滞PICU,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且患儿的生活质量低下,缺乏心理护理和家庭情感沟通,疾病负担重。应加强对这部分患儿的长期管理及康复,本文结合成人及国内外长期机械通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儿童的长期机械通气管理提供经验。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 困难撤机 家庭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无呼吸性气流通气(apneic oxygen insufflation, AOI)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 OLV)患者的氧合功能及肺泡内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其中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1组(B组)和实验2组(C组),每组15例;另外45例按双腔管型号分为35 Fr组(D组)、37 Fr组(E组)、39 Fr组(F组),每组15例。OLV期间A组、B组、C组患者非通气侧肺分别给予0、3、5 L/min氧气输送,并在OLV前1 min(T1)、OLV开始后30 min (T2)及OLV开始后60 min (T3)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据此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rate, Qs/Qt)以及肺萎陷满意度。D组、E组、F组患者于OLV开始后分别测得不同流量(2~9 L/min)给氧时的肺叶支气管开口压力(肺泡内压力)。结果与T1时比较,A组、B组、C组患者T2、T3时OI均明显下降,Qs/Qt均明显升高(P <0.05)。与A组比较,B组T2时及C组T2、T3时OI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T2、T3时OI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F组在不同氧流量下的肺泡压力值均降低(P<0.05);F组在不同氧流量下的肺泡压力值低于E组(P<0.05)。结论OLV期间术侧肺以5 L/min AOI给氧,可维持肺泡内一定的气体交换,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Qs/Qt,这可能与AOI给氧在术侧肺产生一定的肺泡内压力有关。

  • 标签: 单肺通气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氧合指数 肺泡内压力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新冠肺炎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俯卧位通气可取得如何的疗效。方法:在本次课题中纳入64例新冠肺炎导致的ARDS患者,将其参照双色球法分为2组,组名为甲组者用的是间断俯卧位通气,组名为乙组者用的是常规护理,2组所要比较的是氧合状况的不同。结果:甲乙组予以比较的为PaO2、PaO2/FiO2、SpO2、PaCO2,其中前组均比后组的高,即各项全部为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方式既可以对新冠肺炎导致的ARDS患者的氧合情况,又可以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在临床中具有全面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肺炎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 48例,采取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循环和血气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 4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撤机后患者呼吸循环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为 93.75%。。结论:对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效果确切,有效改善病情和血气指标,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机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护理 观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