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且缺乏典型影像学表现,术前不易做出明确诊断,容易误诊。穿刺活检也很难做出明确诊断。本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征象。

  • 标签: 胰腺错构瘤 CT MR
  • 简介:摘要胰腺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肿瘤,临床和影像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患者男,63岁,因饮酒后上腹胀痛伴腹痛入院。消化系统超声见胰腺头部低回声,边界尚清;增强CT见胰腺钩突结节状异常强化,边缘延迟强化;增强MR提示胰腺钩突异常信号,考虑肿瘤可能大;送检标本中肿瘤部分呈单个结节状,与周围胰腺境界较清,镜下见腺泡细胞和导管分化成熟,但缺乏正常胰腺导管及腺泡的逐级分支排布结构,两者混杂一起并呈分叶、岛状排布,缺乏胰岛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及细胞角蛋白(CK)7、CK19阳性,β-连环蛋白膜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嗜铬素粒A、突触素阴性。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53岁。上腹部疼痛不适20 d。腹部CT示胰腺体部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大小约8 mm×6 mm,边界清晰。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脾脏"切除,术中胰腺体尾部触及直径约1 cm肿块。低倍镜下肿瘤境界尚清,周围穿插少量胰腺腺泡及胰岛,中央区导管扩张,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无异型性。间质梭形细胞密集增生,细胞短梭状,胞质稀疏。免疫表型:间质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强阳性,α-抑制素、结蛋白灶性阳性,S-100蛋白散在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D34、CD117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1%。导管上皮CKpan阳性,MUC1导管腔缘阳性,MUC2、MUC5AC阴性,MUC6部分阳性。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病理诊断:胰体尾构瘤,伴卵巢样间质。胰腺构瘤非常罕见,单纯通过影像学检查很难与胰腺的其他病变相鉴别,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研究安氏Ⅰ、Ⅱ、Ⅲ类畸形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基骨、牙槽骨、牙弓宽度的差异。方法选取畸形患者90例,利用Dolphi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不同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及横向距离。结果不同畸形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倾向斜度分别为右侧(2.33±3.36)°、(-3.04±5.43)°、(5.89±5.92)°,左侧(2.17±3.24)°、(-2.91±5.24)°、(5.29±5.48)°;下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安氏Ⅱ类相对其他较颊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上颌基骨弓宽度(62.17±2.98) mm小于安氏Ⅰ类(64.41±3.56)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下颌牙弓宽度(45.66±3.77) mm大于安氏Ⅰ类(43.92±2.39) mm、安氏Ⅱ类(43.51±3.07) 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角与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下颌基骨弓宽度、下颌牙弓宽度成负相关,与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成正相关。结论不同畸形上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具有差异;安氏Ⅲ类患者上颌基骨弓相对狭窄,下颌牙弓相对偏大。

  • 标签: 颊舌向倾斜 横向差异 磨牙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1例乳腺构瘤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总结乳腺构瘤的诊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 1例乳腺构瘤的临床资料,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乳腺构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构瘤。文献综述分析提示,此类疾病较为罕见,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较高。乳腺构瘤经手术切除即可治愈,故多主张手术切除( 1)。结论 乳腺构瘤诊断明确后,应手术治疗。本病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术后极少复发( 1)。

    关键词:乳腺构瘤;诊断;治疗;预后 引言 乳腺构瘤是少见的良性病变,由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根据乳房组织参与的主要类型,曾被命名为脂肪纤维腺瘤、腺纤维脂肪瘤和纤维腺脂肪瘤等( 2) 。现将2019年 1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诊治的 1例乳腺构瘤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报道并做文献分析。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58岁,以“体检发现右乳肿物 4年“为主诉入院。 4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有黄豆粒大小肿物,未予重视及治疗,近来肿物增大明显,遂于延边妇保院门诊就诊,查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乳结节( BI-RADS 2),右乳中等回声 ---考虑脂肪瘤。后为系统诊治目的到本院,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侧乳房皮肤表面无静脉曲张,无红肿,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双侧乳头乳晕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挤压无溢液,皮温正常。右乳外上象限 10点位,距离乳头 5cm处可触及 5*4cm大小质软肿物,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佳,无压痛,左乳未触及明显肿物。行右乳肿物切除活检术。 1.2实验室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结果: (肉眼可见 )右乳外上象限可见 6*5*1.2cm大小质软肿物,成脂肪样,有包膜。术中病理诊断为右乳脂肪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乳腺构瘤(腺脂肪瘤)。 2讨论 2.1乳腺构瘤多为大于 35岁的女性发病 (3)。乳腺构瘤由杂乱排列的乳腺组织组成,具有明显的边界,通常具有可压缩性( 1) 。一般认为,乳腺构瘤的发病机制是发育异常所致,并非真正的肿瘤。该病发展缓慢,瘤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即有减慢或自行停止的可能,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出现肿物迅速增大。该病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疼痛、乳头溢液和间断性胀痛,一般为单发,多位于乳晕后或乳房边缘区,尤以外上象限多见(4) 。曾有乳腺构瘤进展为浸润性小叶癌的个案(5) 。

    2.2影像学特征 本病根据脂肪、腺体、纤维组织所占 比例不同,影像学表现各异,临床易误诊,常与脂肪瘤、纤维腺瘤、乳腺腺病、叶状肿瘤等混淆( 6) 。 2.3辅助检查 钼靶( X线)对乳腺构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乳腺 MRI诊断准确度相比 B超、钼靶高,提示乳腺 MRI检查是较好的术前检查手段,但价格昂贵,临床并未普及。 乳腺彩超彩超 超声表现为乳腺组织内界限较清楚的椭圆形 或类圆形肿物,有较完整包膜,内部回声由肿块内所含细 胞成分比例不同表现各异,血供常不丰富,超声总体提示 良性病变,但对诊断构瘤准确性不高。本组病例术前均 未正确诊断,说明超声对错构瘤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原因 是该瘤图像的多样性 (6)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优先模式(surgery-first,SF)是指正颌手术之前不接受任何使牙齿移动的正畸治疗,或只接受不超过6个月的最小术前正畸准备(minimal orthodontic preparation,MOP)的治疗模式。在传统的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conventional surgery,CS)中,术前正畸去代偿疗程较长,且常给骨性Ⅲ类患者的面型及咀嚼功能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手术优先模式应运而生。然而手术优先模式患者术后咬合状况多不稳定,增加了术后复发的风险。本文旨在对骨性Ⅲ类手术优先模式的发展、优势与局限、适应证、术后稳定性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重度骨性Ⅲ类 手术优先模式 术后稳定性 最小术前正畸准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矫治器在牙齿 颌畸形矫治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7 年 8月至 2018 年 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颌畸形患者中,从中选择了 6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均 应用牙齿矫治器进行牙齿矫治, 分析比较治疗前 后的总体情况。结果:治疗后 的上中切牙转矩减少值、 SNA角的减少值、下切牙倾斜度的增加值相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 患者的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次数、上下牙弓结扎时间、上下牙弓去结扎时间分别为( 5.32±1.75)月、( 15.04±1.44)次、( 3.55±0.45)分、( 0.87±0.10)分,治疗前 分别为( 7.98±1.46)月、( 19.06±2.85)次、( 7.26±0.52)分、( 3.14±0.23)分,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明显( P< 0.05)。结论:牙齿矫治器在颌畸形矫治的应用效果显著,操作方便 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齿矫治器 牙齿 错颌畸形矫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对临界病例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差异指数和矫治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用了既可拔牙治疗,又可不拔牙治疗的34例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术前的差异指数(DI值)和术后的治疗效果(OCTEEI值)及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①治疗结束后,拔牙组OCTEEI值总分扣分多于不拔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牙组侧貌项目OCTEEI值扣分少于不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目均无差异(P>0.05)。②拔牙组和不拔牙组的DI总分与OCTEEI总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①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均能够获得临床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是拔牙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软组织侧貌;②临界病例术前差异指数与矫治结果之间无相关性。

  • 标签: 临界病例 拔牙 错差异指数 治疗效果评价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颌畸形伴牙周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自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在该院接受错颌畸形伴牙周病治疗的 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治疗的 33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的 3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指标。 结果:66例颌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由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3.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 75.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正畸治疗运用到治疗颌畸形伴牙周病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安全性高,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正畸治疗 错颌畸形 牙周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儿童畸形的早期矫治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目前正畸临床的新兴热点,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精确移动牙齿,而畸形早期矫治常涉及肌功能调整、颌骨矫形治疗、乳恒牙替换等诸多问题。因此,选择无托槽隐形技术开展早期矫治,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避免盲目应用,并且在方案设计及临床监控方面仔细斟酌,扬长避短,才能为广大儿童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

  • 标签: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正畸学,预防 正畸学,阻断 透明矫治器 早期矫治
  • 简介:[摘要 ] 研究目的 针对颈椎小关节缝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监督,从而考察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缝的效果,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临床与理论依据。研究依据 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 30名颈椎小关节缝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对这 30名颈椎小关节缝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关注,考察中医针灸的实际治疗效果。研究结果 通过对 30名颈椎小关节缝患者的调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颈椎小关节缝的时间在 3-15天,通过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有 23例颈椎小关节缝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病痛得到治愈,治疗效果显著,占 76.7%。有 4例颈椎小关节缝患者有治愈效果,占 13.3%。无效的患者即通过中医针灸治疗后,症状依旧没有变化的患者占 3,占 10%。通过对这些颈椎小关节缝患者的调查数据研究分析,可见,对于颈椎小关节缝患者的治疗,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方式是有显著效果的。

  • 标签: [ ] 中医针灸 小关节错缝 临床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于颈椎小关节缝患者中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颈椎小关节缝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55例)和甲组(55例)。乙组以颈椎牵引治疗为主,甲组以中医针灸治疗为主,比较颈椎功能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不同治疗后,甲组颈椎功能评分小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颈椎小关节缝患者中,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能够得到确切的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功能。

  • 标签: 颈椎小关节错缝 中医针灸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骨性Ⅲ类牙合 畸形家族遗传倾向显著,乳牙早失或滞留、口腔不良习惯等因素也可引起,Ⅲ类骨面型影响患者咀嚼、言语功能,不利于颜面美观。骨性Ⅲ类牙合牙弓与基骨弓的协调性对正畸疗效的稳定及侧貌美观极其重要。本文就骨性Ⅲ类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的特点及临床矫治作一综述。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牙弓 基骨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