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快速锥形CT (CBCT)扫描模式对图像质量和配准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合快速CBCT的扫描预设。方法分别使用常规和两种快速扫描模式在CBCT模体上进行检测,定量评价不同扫描模式下的配准精度和图像质量;随后使用33例临床肿瘤患者278组CBCT数据进一步验证不同扫描模式在临床环境下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模体3种扫描模式测量结果与标准值最大偏差0.70mm (平均偏差0.51mm),同一部位各扫描模式间的测量结果一致(偏差0.00mm);常规模式的均匀度结果最好(平均值为3.62%),快速1模式次之(平均值为3.90%),快速2模式最低(平均值为4.84%);常规模式的噪声结果最好(平均值15.69),快速2模式次之(平均值17.23),快速1模式结果(平均值21.74)最低;3种扫描模式的高对比度分辨率测量结果一致(至少可以分辨3个线对);快速1模式的低对比度分辨率结果最好(1.69),常规模式次之(2.10),快速2模式结果最低(2.31);3种扫描模式的几何精度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最大偏差基本一致(平均偏差0.05mm)。临床病例常规和快速1扫描模式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2>0.90,P<0.01),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95%一致性限度均<1mm界值)。结论快速1扫描模式拥有与常规模式接近图像质量和一致的配准结果,而且拥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更低的扫描剂量,故推荐使用快速1扫描模式作为临床扫描方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锥形束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NewTomVG锥形CT的几例故障,并阐述了查找故障原因以及排除故障过程。

  • 标签: 锥形束CT 扫描 图像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列腺癌放疗,研究锥形CT(CBCT)生成伪CT的深度学习方法,以满足自适应放疗的需要。方法纳入瓦里安On-Board Imager采集的74例前列腺癌患者的CBCT图像及其模拟定位CT图像,并使用MIM软件进行形变配准。将数据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训练集(59例)和测试集(15例)。使用U-net、Pix2PixGAN和CycleGAN学习CBCT到模拟定位CT的映射。以形变配准后CT作为参考图像,评价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构相似指数(SSIM)和峰值信噪比(PSNR)。另外单独分析了图像质量,包括软组织分辨率、图像噪声和伪影等。结果使用U-net、Pix2PixGAN和CycleGAN生成图像的MAE分别为(29.4±16.1)、(37.1±14.4)、(34.3±17.3)HU。在图像质量方面,U-net和Pix2PixGAN生成的图像存在过度模糊的问题,导致了图像失真;而CycleGAN生成的图像保留了CBCT图像结构且改善了图像质量。结论CycleGAN能有效地提高CBCT图像质量,有更大的潜力应用于自适应放疗中。

  • 标签: 锥形束CT 深度学习 前列腺肿瘤 伪CT 自适应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具有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正常器官受照剂量等诸多优点。锥形CT(CBCT)是IGRT中最常用的医学图像之一,对CBCT进行快速、准确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分割对放疗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配准的分割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方法。本研究针对CBCT图像分割方法、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 简介:锥形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等优点。CB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术前评估、方案设计及种植手术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锥形束CT 种植术 骨密度
  • 简介:【摘 要】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操作方式,即利用影响的引导进行放射治疗。锥形 CT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影像学技术,可利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本文对锥形 CT在放射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说明,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锥形束 放射治疗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齿正畸治疗中锥形CT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00例进行牙齿正畸矫治的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锥形CT检测(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曲面体层片检测(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前牙根吸收率为%34.00%,观察组患者冠状断层面的牙根吸收率为14.00%,矢状断层面的牙根吸收率为30.00%,观察组二者之间且二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齿正畸治疗患者来讲,采用锥形CT检测不仅可以对治疗后前牙冠状面牙根吸收状况的判断存有较高的假阳性率,而且更能精确地从三维方向上反映牙根的吸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牙齿正畸治疗 锥形束CT 曲面体层片 矢状断层面 牙根吸收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锥形CT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传统CT相比,锥形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金属伪影小等优势,除了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成像之外,在颞骨的应用亦逐步开展。本文对锥形CT在颞骨影像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锥形CT相对于传统CT的优势及其在颞骨精细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发展。

  • 标签: 颞骨 锥形束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CT(CBCT)用于诊断颌下腺涎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颌下腺涎石病患者26例,进行下颌横断(拾)片、颌下腺侧位片和CBCT检查并定位涎石位置,行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或颌下腺切除术.结果4例为多发涎石,22例为单发涎石.8例涎石位于导管口,6例位于前磨牙区,5例位于磨牙区,3例位于腺门部,4例位于颌下腺内.涎石最大直径12mm,最小直径5mm,平均8.4mm.距下颌骨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8.5±2.7)mm.有3例在下颌横断骆片和颌下腺侧位片中未显影而在CBCT中显影.19例行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7例行颌下腺切除术.结论CBCT可作为诊断颌下腺涎石病的常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一些涎石较小、钙化不全病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涎石病
  • 简介:摘要锥形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近年在口腔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照射剂量低,成像精度高是其主要优势。本文就其在颌面外科运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锥形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实例及价值,为锥形CT的广泛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方法将30例收治的根管再治疗患者和45例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所有75例患者均进行锥形CT影像学检查和数字牙片投照系统检查,准确系统地记录患者的牙痛发生部位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和准确率,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经我院口腔内科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综合评估,并对评估结果使用KAPPA检验,以验证其一致性,并选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位医师评估结果的KAPPA值为0.84,评估结果一致性良好.30例根管再治疗的患者及45例根尖周炎患者的锥形CT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优于数字牙片投照系统检查结果(P<0.05).讨论CBCT可以清楚地展现三维影像,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加直观、全面、准确地了解牙体牙髓病变的性质、位置、范围及程度,值得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关键词锥形CT;口腔内科;诊断治疗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conebeamCTin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oralmedicineclinicalapplicationandvalue,andforthewidelyclinicalpromotionofconebeamCTprovidesscientificrigoroustheoreticalbasis.Methods30patientstreatedrootcanaltreatmentofthepatientsand45patientswithperiarthritisofroottip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all75patientswithconebeamCTimaginganddigitaltoothsliceofexposuresystemcheck,accuratesystemtorecordthepatient'stoothacheloGcationanddiagnosisaccuracy,andtheaccuracyofallpatienttestresultsbythedepartmentoforalmedicinetwoexperiencedphysicians,a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theeGvaluationresultsusingKAPPAtest,toverifytheirconsistency,andselectstheSPSS17.0softwarepackageforstatisticalanalysis.Theresultsoftheassessmentresults2physicianKAPPAvaluewas0.84,evaluationresultsareingoodconsistency.30casesofrootcanaltreatmentofthepatientsand45patientswithperiarthritisofroottipsofconebeamCTimagingexaminationresultsaccuracyissignificantlysuperiortothedigitaltoothsliceshotsaccordingtosystemtestresults(P<0.05).CBCTcanclearlyshowthe3dimage,helpclinicaldoctorsmoreintuitive,comprehensiveandaccurateunderstandingofthenatureofthetoothpulplesions,location,scopeanddegree,andisworthKpeoypuwlaorridzisngwidelyinclinicalwork.ConebeamCT;Oral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06-01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锥形CT(CBCT)测量技术定量评价健康成年人的髁突位置,并对髁突位置的三维测量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筛选50例颞下颌关节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进行头颅CBCT扫描,使用Simplant13.0软件测量髁突在矢状位、轴位和冠状位的相对位置,并进行双侧髁突位置对称性的比较。结果关节上间隙(冠状位)的均值为(4.04±0.93)mm;髁突半径值(轴位)均值为(54.14±2.77)mm;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矢状位)(AE’/AC)为(49.27±4.04)%;双侧髁突位置(关节上间隙、髁突半径值及髁突在关节窝内的相对位置)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9、-1.93、0.74,P均>0.05)。结论健康成年人髁突位于关节窝中位,双侧髁突位置基本对称;CBCT影像测量是评价髁突位置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髁突 锥形束CT 测量学
  • 简介:颞下颌关节是人体最复杂关节之一,其位置深在,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方法加以研究.传统的二维影像检查方法由于影像重叠及失真,影响其准确性,而锥形CT克服了这些缺点,能够在三维方向上对颞下颌关节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病理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牙移植术中锥形C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牙移植术的患者,且在手术前进行锥形CT的测量检查确认。在术前对受植区使用锥形CT进行影像数据收集,并且根据获得的影像资料设计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术前锥形CT的测量数据和术中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且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在手术前使用锥形CT获取的数据,包括受植区长度、牙槽骨厚度以及颈宽与术中实际测量数据均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进行42颗牙移植,显效30颗(71.42%),有效10颗(23.80%),无效2颗(4.76%),有效率为(95.23%)。随访患者结果术后牙齿效果良好。结论锥形CT能为牙移植术提供准确以及可靠的影像数据资料,从而提高牙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术后效果。

  • 标签: 锥形束CT 牙移植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锥形CT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具有成像精度高、扫描灵活、扫描速度快、伪影少、辐射剂量少、照射控制更精准、对患者配合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在部分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应用价值极高,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颌面部骨折、颌骨囊性病变、牙体牙髓疾病、牙折裂、颞下颞关节疾病、牙齿种植之中。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锥形束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锥形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5月份至2019年7月份协和医院接受的68名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名。给予实验组患者CBCT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二维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牙齿的咬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咀嚼和吞咽等并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咀嚼和吞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锥形束CT检查 口腔正畸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牙颌面锥形CT与多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牙颌面锥形CT和多层螺旋CT对实验模体进行扫描,比较两者显示牙、牙周组织、颌面骨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牙颌面锥形CT图像质量,优于多层螺旋CT。结论:牙颌面锥形CT因其优秀的图像质量,更加适合口腔临床的需要。

  • 标签: 锥形束CT 多层螺旋CT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