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卫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简称“两法衔接”)工作是目前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卫生行政执法部门比较困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洛阳市卫生行政部门在“两法衔接”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指出了卫生行政执法中涉及“两法衔接”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案件移交 工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统计2009年8月-2016年8月某市要求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案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0例涉嫌刑事类案件的案例,有484例为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案例;55例为无精神病者,61例为躁狂发作者,87例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27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为刑事责任不予评定,221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96例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116例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相关部位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工作大力加强,患者家属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精神病患者刑事案件。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鉴定案例
  • 简介:摘要在招录便携机制的刺激下,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刑事侦查技术专业不管是在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建设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来适应新时代、新政策下河北司法行政系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与精神疾病的关联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名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违法犯罪的比重更高,无业人员比重更高,低受教育水平比重更高,未婚比重更高。结论精神病刑事责任能力大多没有现实动机,致人死亡可能性大。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发现这类患者,尽早实施治疗,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 标签: 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疾病 关联性
  • 简介: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 标签: 司法鉴定机构 鉴定程序 通则 管理问题 人民代表 鉴定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医疗纠纷是近年来急剧上升的社会热点,也是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体现民意,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医疗纠纷中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作用,定义和内容,特点,医疗纠纷中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以及在医疗纠纷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致增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在解决医疗纠纷中重要性。

  • 标签: []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 民法典
  • 简介:DNA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的分子水平,对于刑事案件案发现场遗留生物物证如血迹、指纹、唾液、毛发等进行分析鉴定,快速地进行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的认定。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及地区都通过DNA分析技术进行刑事案件的侦破,进一步提高了刑事侦查和司法的审判水平。

  • 标签: 刑事侦查 DNA分析技术 应用 探讨
  • 简介:案例背景案例一2015年11月30日,余某甲的妻子张某在某妇幼保健院通过剖宫产分娩出一名男婴,取名余某某。同年12月3日上午,余某某在医院死亡。闻此消息后,余某甲、余某丙(系余某甲弟弟)、余某乙(系余某甲叔叔)、陈某甲(系余某甲舅舅)以医院对男婴的死亡负有责任,院方领导未出面给予说法,医生、护士未道歉为由在妇幼保健院闹事,打砸儿科医生办公室、院长和副院长办公室、护士站以及一楼大厅内物品,并大声叫嚷。

  • 标签: 儿科医生 剖宫产分娩 医疗纠纷 负有责任 医疗行为 医疗秩序
  • 简介:司法精神医学是临床精神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是精神卫生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有效地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的稳定。为了更好地做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作者对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小组在1999~2002年4月接受公检法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227例中的183例需评定责任能力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讨论,以求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医务工作者 交叉学科 分支学科 精神卫生 合法权益
  • 简介:摘要司法裁判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然而法官在解读相关法律和作出司法裁判时,又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司法裁判的结果容易受到法官等相关法务工作者的主观意志的影响。所以,如何协调、处理好民意和法理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法学界、学术界等专业领域的专家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探究了我国司法裁判活动中民意回应和民意反馈。

  • 标签: 司法裁判 吸收民意 法理
  • 简介:目的研究司法机关、案件双方当事人或其亲人以及周围群众对鉴定结论的满意度、接受度。方法分别用司法精神病鉴定随访调查问卷,采用面访与信访结合的方式,对司法机关、案件双方当事人或其亲人以及周围群众进行随访。结果司法机关对鉴定结论的采纳为100%;鉴定结论与最后的司法判决:70例(83.33%)一致,14例(16.67%)基本一致。对鉴定结论,司法机关满意度最高(100%),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或受害人最低(70%)。随访发现,NGRI者未治疗率高达52.17%,再犯案率为17.39%。结论司法机关对鉴定工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而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或受害人偏低。NGRI者的治疗率较低,再犯案率高。

  • 标签: 司法精神病鉴定 满意度 随访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DNA鉴定技术在犯罪侦查和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着重关注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场景。首先,就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确认及罪行揭示而言,DNA检测技术为刑事侦查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在解决复杂案件和确认被害人身份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次,对被拐人口的身份及亲属关系确认方面,DNA识别技术为寻找失散家庭成员提供了科学而高效的手段。最后,在串并案件的侦办中,通过建设DNA数据库和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公安机关成功应用DNA技术提高了犯罪行为的比对分析效率。

  • 标签: DNA鉴定 犯罪侦查 司法实践
  • 简介:编辑同志:2000年9月的一天,我家里发生火灾。消防队接到火情报警后即前往火灾现场救助。于某是当时前往救火的消防员。在救助过程中,我告诉于某我12岁的儿子还在房中,请求他赶快将我儿子抢救出来。于某见火势很大,房子也有随时倒塌的危险,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就以火势太猛、无法救人、他自己进去也是徒然为由拒绝。等大火扑灭后,我儿子已被严重烧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请问各位法律专家,于某见死不救,是否应该承担

  • 标签: 承担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 合法权益 法律专家 《刑法》 不负刑事责任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的真实运作模式有其特殊处:侦查程序因立法设计的不周延造成实际运行离开法律规定进行,缺乏规范,产生许多违法证据;刑事审判由于证据标准及证明方法的自身特点,审判法官面临困境,对违法证据有限认可,导致事实上的疑罪从轻,最终发展的结果将导致现有制度的失效。作者建议对侦查制度和证明制度进行改革。

  • 标签: 诉讼 沉默权 自由心证
  • 简介:本文分析了18例精神疾病女性性受害的情况,提示精神发育迟滞女性性受害比例较精神分裂症患者高,以及其与年龄、文化、疾病的严重程度等造成性受害的关系。显示了精神发育迟滞女性绝大部分无性自我防卫能力,易被所熟悉的不法之徒所乘。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分裂症 性被害 性自我防卫能力 女性 司法鉴定
  • 简介:本院共鉴定案例95例,其中对病种做案类型责任能力进行分析。由于我国法制的健全,精神病人权益受到保护,然而精神病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很严重的,尤其恶性案件多为拒绝治疗的病人,提示精神病防治与普及是很重要的。

  • 标签: 司法鉴定 精神病 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