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 红景天提取物毒理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红景天提取物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红景天提取物以1g/kg.bw、2g/kg.bw、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红景天提取物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红景天提取物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红景天 安全性 红景天苷
  • 简介:【摘要】 胚胎干细胞是毒理替代法中十分有效地研究工具,随着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现广泛的用于体外发育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响应3R原则,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及避免种属差异性,胚胎干细胞体外研究近年来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展,尤其是3D培养技术的飞速进展。本文针对胚胎干细胞在替代毒理中的具体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替代毒理学 体外
  • 简介:摘要:食品毒理的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本研究结合我校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并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设计了相关案例,旨在达到强化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 标签: 食品毒理学,案例,教学改革,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越橘葡萄籽提取物安全性毒理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越橘葡萄籽提取物雌、雄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越橘葡萄籽提取物以0.83g/kg.bw、1.67g/kg.bw、2.50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越橘提取物和葡萄籽提取物配伍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越橘提取物 葡萄籽提取物 安全性 长期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氨糖软骨素淫羊藿片的服用安全性开展毒理研究。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然后进行遗传性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最后进行大鼠 30d喂养实验来评价其毒理安全性。以8000.0、6000.0、4000.0 mg/kg·bw三个剂量,观察大鼠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最大给药量(30000mg/kg)的样品灌胃后,未见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品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毒,无遗传毒性。

  • 标签: 氨糖软骨素淫羊藿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关注食品安全,绿色有机食品也成为社会关注重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十分普遍,但是这些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上,危害人体健康。基于此,本文就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其危害效应和毒理机制,其次提出了一些减少农药残留的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农药残留 人体健康 危害效应 毒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毒理脉汤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松江分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符合热毒炽盛型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解毒理脉汤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解毒理脉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解毒理脉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治疗14 d。记录两组患者入组28 d存活情况,治疗前及治疗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凝血功能指标、感染指标、炎性因子以及器官功能指标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期间共收治259例感染或临床诊断感染患者,排除不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年龄>80岁或<18岁、恶性肿瘤多处转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4 h、急性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及资料不全者,最终共纳入10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和解毒理脉汤组各5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感染指标、炎性因子、器官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解毒理脉汤组患者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炎性因子均明显改善〔D-二聚体(mg/L):2.2(1.8,8.5)比4.0(1.5,8.7),纤维蛋白原(Fib,g/L):3.7(3.4,4.3)比4.2(3.7,4.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mg/L):7.2(5.4,10.2)比13.2(9.2,15.2),降钙素原(PCT,μg/L):0.4(0.2,2.9)比0.5(0.2,0.9),C-反应蛋白(CRP,mg/L):50.1(9.5,116.0)比75.1(23.5,115.2),白细胞介素-6(IL-6,ng/L):31.6(21.6,81.0)比44.1(14.0,71.3),均P<0.05〕,且B型脑钠肽(BNP)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明显降低〔BNP(ng/L):261.1(87.5,360.3)比347.3(128.8,439.4),KIM-1(μg/L):0.86(0.01,1.40)比1.24(1.05,1.57),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解毒理脉汤组治疗后出现新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比例更低(30.0%比50.0%,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毒理脉汤组28 d病死率较常规治疗组更低(18.0%比24.0%)。结论在指南方案的指导下联合中药解毒理脉汤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减轻心脏和肾脏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治疗后出现新的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 标签: 脓毒症 热毒炽盛型 解毒理脉汤 炎性因子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心理学在儿科护理学中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儿科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将护理心理学加入护理中,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学中加入护理心理学可以为临床患儿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提升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流程的认可度,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心理学 儿科护理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利用疏肝理气排毒护理治疗方法对患有心身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次实验通过对100例气火旺盛、身心疾病的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实验工作人员通过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理气护理治疗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实验工作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工作人员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可以发现服用“清肝排毒茶”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工作人员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清肝排毒茶”护理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张、不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结论:实验工作人员通过对身心疾病患者采用具有疏肝理气排毒理念的“清肝排毒茶”进行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肝肺郁结等症状,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肝气郁结 疏肝理气 清肝排毒茶 心身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护理学专科班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护理学专科班96名学生予以纳取,学生收集时间为2020.09月~2021.06月,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教学组(48名学生接受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微课教学组(48名在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基础之上结合微课教学)。就学生学习兴趣、病理学知识考核结果、学生对病理学课程评价加以归纳、整合、对比。结果 展开微课教学以后就学生学习兴趣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学习兴趣总评分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9.68±0.29)分 vs (8.15±0.32)分,P<0.05];就病理学考核情况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期中、期末成绩相较对照组均居更高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医学学科种类繁多,看似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实它们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之间,具有许多的共同点。本文主要针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结合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发现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节约教学资源及弱化学科之间界限的优势,从而加强医学教学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促进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医学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重金属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是却并不能通过微生物有效降解,且重金属不易移动,导致其不断累积,出现严重污染。虽然目前已禁止使用有机氯等农药,但是这类农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常在农田环境中被检出。农田土壤监测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对于确保农田土壤质量水平作用颇大。因此文章重点就农田土壤污染的监测及修复方法展开分析。

  • 标签: 农田土壤污染 监测 修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翻转课堂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72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2014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课前提供相关知识点、小组讨论和课内展示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教学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但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06)。结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性,但单纯以期末理论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尚不能体现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有待更多的评价指标考核其效果。

  • 标签: 翻转课堂 整合课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国的医患关系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医患矛盾突出。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医患双方角色意识的差异和归因偏差、认知心理偏差及社会舆论等。医患矛盾作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探讨医患关系的转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 标签: 心理学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相结合是丰富医学知识教学系统性的关键,是当前医学教学的重点。本文将围绕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二者学科教学结合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日后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 标签: 医学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结合策略
  • 简介:摘要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作为肺组织损伤修复的一种特殊形式,病理学上的定义为远端气道(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内有机化结节存在。机化结节由成纤维细胞和富于黏多糖的间质组成,边界清楚、圆滑,形如栓子般填塞于气道内,组织形态学易于识别,病理诊断OP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探寻其背后隐藏的病因。在此过程中,首选是区分隐源性OP(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和继发性OP。COP的诊断必须建立在严格遵循病理诊断标准和充分的多学科讨论的基础上。继发性OP的病因探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病理医师需仔细观察与OP伴发的各种病理学改变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与临床医师充分讨论,最终寻找出能对形态学改变做出合理解释的病因。

  • 标签: 机化性肺炎 病理学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手术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实验对象人数为10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一组、实验组二组、实验组三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芬太尼镇痛,剂量为每千克48微克,实验组均实施舒芬太尼镇痛,其中一组、二组及三组剂量分别为每千克2.1微克、每千克2.4微克及每千克2.7微克。对不同组别患者静息状态下VAS峰值、运动状态下VAS峰值、肌注曲马多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2小时镇静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在静息状态下VAS峰值方面,对照组、实验组一组、实验组二组、实验组三组数据在不断下降,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运动状态下VAS峰值、肌注曲马多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方面,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组进行深入的分析,在2小时镇静评分方面,实验组一组及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二组及实验组三组数据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其使用剂量密切相关,高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镇痛效果。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VAS峰值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其基因改变情况。方法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行肺动脉内膜剥除术病例60例,收集其中5例肺动脉内膜肉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通过RNA测序方法分析肿瘤融合基因改变。结果肺动脉内膜肉瘤检出率为8.3%(5/60),中位年龄49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不特异。肿瘤由异型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可出现骨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分化。肿瘤细胞可表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及MDM2,并伴有MDM2、CDK4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共扩增。RNA测序检出多种框内融合基因改变。结论肺动脉内膜肉瘤是一类罕见、高度异质性并伴有多基因复杂改变的低~未分化肉瘤,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 标签: 肺动脉 血管内膜 血管肉瘤 基因扩增 基因重排
  • 简介:摘要: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医学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使人类在对抗疾病方面有了突出效果。结合云南省普洱市基层缺医少药的现状,为了有效的对抗疾病,提高医学人才的培育质量就成了硬性指标。为了培育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各大医学院校积极的进行了医学相关学科的改革,其中就包括了药理学。在医学领域,药理学是桥梁学科,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作用,对药理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指导药理学改革实践工作,对进一步改变普洱市基层医疗当前现状、培育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巨大。文章对药理学教学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指导当前教育实践工作。

  • 标签: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措施
  • 简介:摘要: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学科,也是必修课,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使其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临床疾病学习与诊断打好基础,医学院校的教学部门与专业任课教师要依照教育的规律,结合病理生理学的教学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实践先行为基础理念,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形成有机统一体,以此来实现全方位培育医学人才,使其在未来更好的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贡献。

  • 标签: 实践先行 高等教育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