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快速增长儿童的眼底黄斑区和视乳头区微细结构和血流灌注等临床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7~14岁快速增长(1年近视增长>1.00 D)的近视患儿40例(快速增长组),同时选取39例增长缓慢(1年近视增长≤0.50 D)的近视患儿作为对照(稳定增长组),分别测量其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通过LenStar测量眼轴,OCTA测量黄斑区和视乳头区血流参数和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2组间血流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眼轴、屈光度、视网膜厚度、血流密度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快速增长组和稳定增长组眼轴分别为(24.7±0.9)mm和(24.5±0.8)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斑区3 mm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分区视网膜深层和浅层以及视乳头4.5 mm GH(Garway heath)分区的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比较,2组在各局部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视乳头旁平均RNFL厚度和视乳头鼻侧区域,快速增长组明显较缓慢增长组薄(P<0.05)。近视增长量和眼底血流参数不相关,但与视乳头鼻侧区域RNFL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近视快速增长未伴有眼底血流密度的异常,但可伴有视乳头旁鼻侧、鼻上方和鼻下方RNFL厚度变薄,眼底血流参数对近视发展速度的预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快速增长 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网膜血流密度
  • 简介:摘要2019年,《中华传染病杂志》记录了广大传染与感染学界关心的重要临床事件与关键科学问题,刊发了一系列共识与指南,并第一时间着重报道了我国某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的临床防控经过。2020年将更为关注可以体现中国感染与传染学界成就和贡献的学术成果。

  • 标签: 中华传染病杂志 快速传播 感染病 新成果 新思想 新阶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肌梗死( MI)是指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目前在 4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由于心肌梗死的发病急、危害性大等特点,心梗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病,因此,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便十分重要,本文章主要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切实有效可行的快速造模方法。本方法采用电凝法,是一种不需要呼吸机麻醉机,且成功率较高的方法。经大量重复实验证明,成活率可达百分之七十及以上。该种方法便捷,快速,性价比高,成功率高。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心肌梗死 电凝法 快速造模 心梗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中快速疑难病例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否伴微浸润、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癌鉴别、不同系统来源低分化癌与炎性病变的鉴别等,利用术中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标记特异性肌上皮细胞指标p63、Calponin以及广谱细胞角蛋白,可以在15 min内完成染色,快速、准确地辅助术中快速诊断,显著降低误诊、漏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在护理后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并比较结果。结果:参照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不如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手术治疗 胃癌手术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快速锥形束CT (CBCT)扫描模式对图像质量和配准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合快速CBCT的扫描预设。方法分别使用常规和两种快速扫描模式在CBCT模体上进行检测,定量评价不同扫描模式下的配准精度和图像质量;随后使用33例临床肿瘤患者278组CBCT数据进一步验证不同扫描模式在临床环境下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模体3种扫描模式测量结果与标准值最大偏差0.70mm (平均偏差0.51mm),同一部位各扫描模式间的测量结果一致(偏差0.00mm);常规模式的均匀度结果最好(平均值为3.62%),快速1模式次之(平均值为3.90%),快速2模式最低(平均值为4.84%);常规模式的噪声结果最好(平均值15.69),快速2模式次之(平均值17.23),快速1模式结果(平均值21.74)最低;3种扫描模式的高对比度分辨率测量结果一致(至少可以分辨3个线对);快速1模式的低对比度分辨率结果最好(1.69),常规模式次之(2.10),快速2模式结果最低(2.31);3种扫描模式的几何精度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最大偏差基本一致(平均偏差0.05mm)。临床病例常规和快速1扫描模式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最好(R2>0.90,P<0.01),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95%一致性限度均<1mm界值)。结论快速1扫描模式拥有与常规模式接近图像质量和一致的配准结果,而且拥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更低的扫描剂量,故推荐使用快速1扫描模式作为临床扫描方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锥形束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行为控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透析间期自我管理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50例,应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一般资料、透析相关知识及透析间期自我行为控制进行调查分析。记录一周透析间期的饮食记录,由专人收集后计算能量、水、盐摄入及体质量增长取均值后列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根据K/DOQI指南,64%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90%患者水摄入过多,48%患者蛋白摄入不足,52%患者盐摄入过量,82%患者能量摄入低于标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与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频率、血红蛋白及尿量呈负相关,与收缩压、饮水量成呈相关。体质量增长与性别相关,女性透析间期能量摄入量、水摄入量、体质量增长显著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行为控制不理想,透析间期血压及体质量增长与水盐摄入密切相关。水盐摄入过量造成的水钠潴留是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男性自我管理较女性差。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作为重点干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应积极提高患者透析间期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间期 体质量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的探究。 方法 研究人群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为 45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最终统计对比两组产妇出院后恢复情况(首次排便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结果 经过实施护理以后发现,在首次排便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上观察组远远短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恢复活动能力,帮助产妇尽早排便以及伤口愈合,护理效果优良,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快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骨科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科科室近一年来收治的 120 名患者作为本次参与研判的对象,依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进行常规护理,乙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工作完成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反馈项包括病人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出现概率。结果: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乙组三项结果明显较采取常规护理的甲组好。

  • 标签: 骨科护理 快速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快速 康复外科指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以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1997年,丹麦学者 Kehlet首次提出加速康复的概念,而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ER AS致力于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成人外科中应用已较成熟,而在小儿外科中应用甚少。儿童具有特殊性,小儿外科 ER AS的实施内容亦与成人不同,更多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 标签: 快速 康复 小儿 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用简洁而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述了金尚在著作《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中所写的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力求让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大致上对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全面学习这一疗法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代际创伤 五阶段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