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案例背景案例一患者元某,女,61岁,因"呕血、黑便8小时"在内蒙古某医院就医,诊治过程中不治死亡。元某为内蒙古农村户口,元某之夫和之女均为北京城镇户口。元某之夫、之女共2人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将内蒙古某医院诉至内蒙古某区法院,请求相关医疗损害赔偿。案例二患者蔡某,女,23岁,因发热就诊于北京市某区医院,后不治身亡。

  • 标签: 医疗损害赔偿 农村户口 医疗损害责任 死亡赔偿金 经常居住地 案例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避免不良用药对肝脏的损害,尤其是慢性肝炎病人。方法调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未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27例肝脏损害的患者,通过对这27例病人的观察,了解不当用药对肝脏的损害,为今后指导临床肝炎病人正确用药提供依据。结果27例患者中有15例因为不良用药导致药物性肝炎,10例因为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炎,2例出现自免性肝病。结论不当用药,确实能导致肝脏的损害

  • 标签: 药物 肝脏 损害 药物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高血压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结论高血压肾损害治疗的关键是有效的控制血压,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硬化,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肾损害 治疗方法
  • 简介:近年来,多个城市遭遇雾霾,细颗粒物(PM2.5)成了损害人们健康的头号"环境元凶"。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PM2.5已经成为继"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影响中国人民健康的第四大因素。流行病学及毒理学研究证实PM2.5对全身多个组织脏器均有不同程度损害。1PM2.5定义PM2.5是指大气中粒子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 标签: 细颗粒物 粒子直径 全球疾病负担 组织脏器 毒理学研究 饮食结构
  • 简介:高血压肾损害的较早期,因肾脏具备较强的储备和代偿能力,一般没有明显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在肾小球受损早期,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仍可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只有在肾小球严重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50%以下时,血BUN、Cr浓度才明显升高[1].一旦出现临床表现或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很难逆转,但高血压在早期肾损害时存在可逆性.因此,血清BUN和Cr不能在早期反映肾脏损害情况,通过检测某些敏感指标早期发现肾损害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作简要概述.

  • 标签: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武威地区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比较,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86例健康受检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用SPSS14.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选取临床按高血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53例,糖尿病47例,用于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浓度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血清CysC水平呈上升趋势,大于60岁年龄组结果明显升高,1-40岁组为0.47-1.08mg/L,40-60岁组为0.55-1.09mg/L,60岁以上组为0.56-1.39mg/L.糖尿病、高血压组的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尿素氮、肌酐。结论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测定胱抑素c的参考值范围。血清胱抑素C检测可作为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准确、可靠临床检验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 参考范围 免疫透射比浊法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2-01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 混合型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重症肝损害的情况及处置。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4年临床中遇到的抗结核药物致重症肝损害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在经停用抗结核药物,实施护肝降酶治疗后均实现转归,但转归时间与乙型肝炎程度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抗结核药物致重症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发生肝损害时及时停用抗结核药物并予以护肝降酶治疗。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重症肝损害 乙肝病毒 护肝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乙胺丁醇引起视觉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到2014年在济源市疾控中心结防所就诊的49例服用乙胺丁醇后引起视觉损害的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及转归。结果:49例患者停用乙胺丁醇后,经对症处理,47例在10~45天视觉症状消失,1例住院治疗4个月后恢复,另外1例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结论:视觉轻度损伤患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症患者需要进行相应治疗,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

  • 标签: 乙胺丁醇 中毒 视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早、中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的视空间感知能力和视空间物体组织能力损害特点。方法选取早、中期PD患者19例以及人口学资料与其相匹配的1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被试,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数字广度、词汇流畅性,Stroop字色干扰实验以及听觉词汇学习等测试被试的总体认知、情绪、记忆以及执行功能。采用视觉线段方向判断测试被试视空间的感知能力,采用Hooper视觉组织任务测试被试的视空间物体的组织能力。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早、中期PD患者在词汇流畅性,Stroop字色干扰实验,听觉词汇的延迟再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空间能力方面,PD组在视觉线段方向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ooper视觉组织任务中,PD组的视空间物体的组织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我们发现PD患者的视空间物体的组织能力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早、中期PD患者不仅存在记忆及执行功能损害,同时视空间能力损害,而这种视空间能力损害可能主要表现为视空间物体的组织和重建能力。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 视空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肺科门诊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6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肝病既往史、年龄、性别、酗酒及营养不良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的肝损害共80例,占12.8%(80/621)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史24.1%(30/124)和10.0%(50/497);χ2=28.16,P﹤0.01;年龄25~岁组8.3%(21/251),40~岁组8.2%(19/229),60~70岁组28.3%(40/141);χ2=28.44,P﹤0.01;酗酒27.5%(8/19)和11.9%(72/602);χ2=8.43,P﹤0.01;营养不良21.5%(55/255)和6.8%(25/366);χ2=13.58,P﹤0.01。结论有肝病既往史、老年人、酗酒及营养不良是造成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做及时调整,以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结核,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回顾分析外科危重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随机全静脉营养38例(PN组);肠内、肠外联合营养44例(EN+PN组)。分别于营养支持治疗前、治疗7d测定外周血内毒素;营养支持治疗14d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营养支持治疗7d,EN+PN组与PN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P〈0.05);Hb、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5;t=2.026,P〈0.05);CH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P〉0.05)。营养支持治疗14d,EN+PN组较PN组Hb、ALB、CHO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5;t=2.292,P〈0.05;t=2.128,P〈0.05)。联合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危重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危重患者 肠黏膜屏障 营养支持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导致肝损害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结核类疾病的患者当中选出93例,其均采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每隔15d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1次检查,并记录各类可能诱发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共有26例患者出现肝损害症状,占比27.96%,其中男性出现肝损害几率较大,具有肝病史、糖尿病史、乙肝携带老年患者、酗酒史等因素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导致的肝损伤影响较大。结论在治疗结核类疾病的过程中,导致患者肝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预防方式,降低患者受到的二次伤害。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时,对血管的损伤以及防护。方法将109例意识清楚,能主动配合的住院患者,输注甘露醇时分成两个组,,用8号头皮针输注甘露醇为对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为对照组,通过两种不同输注甘露醇的方式对血管损害程度进行比较,以便于护士更好的利用、保护好血管,避免血管损伤。结果对照组在输注甘露醇2天,血管发红,变硬,液体滴入不畅,导致血管不同程度损伤,观察组每天进行静脉穿刺输注甘露醇,除液体外渗的情况,无血管损伤情况发生。结论输注甘露醇时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程度来选择输注方式,留置针方便,但对血管损害程度严重;8号头皮针对血管的损害程度较少,可反复在同一根血管上多次穿刺,又利于血管的保护。

  • 标签: 留置针 甘露醇 血管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