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高死残率,是治疗的难点。我科近5年来,收治STBI患者268例,其中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辅助性脑亚低温治疗92例,与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常规治疗87例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常规治疗89例比较,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大骨瓣开颅术 选择性亚低温
  • 简介:目的:改进导航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中的注册标记系统,使其更加无创,同时达到导航系统的精确要求。方法:采用热塑型塑料面罩,依照人体面部特征加热塑型,表面双侧颞部、眉弓中点和颧骨最高点安置6个塑料标记点.内部随意安置6个标记点。CT扫描获得影像学数据,输入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后,分别选用4个(内外各2个)、6个(内外各3个)和8个(内外各4个)标记点进行注册和配准,每组设置5种组合,每点读取3次坐标值,取平均值代入配准误差公式。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取4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f1.58_±0.25)mm;取6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1.28±0.21)mm;当标记点数量达到8个时,导航系统的配准精度达(1.06±0.10)mm。4点组与6点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49),6点组与8点组间无显著差异(P=0.1402)。结论:热塑型塑料面罩表面放置标记点可避免患者创伤,配准精度完全符合导航系统的要求和卯圆孔穿刺的特定要求,在应用中至少应有6个标记点。

  • 标签: 射频温控热凝术 导航 注册标记 配准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体表标记摆位方法是否可以减少胸腹部肿瘤超重患者放疗摆位误差。方法入组2018年1-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超重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用常规体表标记摆位,B组用常规体表标记辅助体表标记摆位,均采用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热塑体膜固定;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并在线自动匹配,记录各方向平移摆位误差数据,两组摆位误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组和B组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4.47±2.91) mm和(2.97±1.68) mm (P<0.001)、(5.43±2.61) mm和(3.21±1.62) mm (P<0.001)、(3.87±2.40) mm和(2.59±1.57) mm (P<0.001)。结论采用辅助体表标记摆位方法可以减少胸腹部肿瘤超重患者的摆位误差,能提高治疗摆位重复性。

  • 标签: 胸腹部肿瘤 辅助体表标记 摆位误差 超重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detection,CAD)标记乳腺钙化灶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及其与钙化灶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及CAD系统,对经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X线显示的单纯钙化性病灶进行评价,并探讨单纯钙化性病灶的钙化类型、分布和数量对CAD标记的准确率和灵敏度的影响。结果:CAD标记钙化灶的总体准确率为73.3%(33/45),灵敏度为94.1%(32/34),阳性预测值为76.2%(32/42);CAD标记中间性钙化的准确率(42%,8/19)和灵敏度(88%,7/8)均低于典型恶性钙化灶(均为96%,25/26)。CAD标记的准确率与钙化灶类型和分布特征显著相关(P<0.001),而与钙化灶数量不相关(P>0.05);CAD标记的灵敏度仅与钙化灶数量相关(P<0.05)。结论:应用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中的CAD系统标记单纯钙化性病灶的准确率及灵敏度均很高,且阳性预测值较高,可在临床工作及乳腺癌筛查中充分利用。

  • 标签: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计算机辅助检测 乳腺 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机器人辅助性血管阻断肾部分切除术(RAS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32例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下行RASPN的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M(IQR)]45.0(17.5)岁(范围:30~68岁)。肿瘤位于左侧15例,右侧17例。肿瘤最大径27.5(13.0)mm(范围:14~50 mm)。R.E.N.A.L.评分10.0(1.8)分(范围:7~11分)。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05.5(15.7)ml·min-1·(1.73 m2)-1[范围:71.1~124.8 ml·min-1·(1.73 m2)-1]。术前完善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主要包括肿瘤立体定位、明确肿瘤滋养血管、预测集合系统或血管损伤(2 mm间距法,即距肿瘤<2 mm的集合系统或血管可能被损伤)。结果32例患者均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下完成RASPN,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例。所有患者实现肿瘤快速定位及选择性血管阻断,分支动脉阻断时间24.5(15.4)min(范围:12~60 min),术前规划阻断血管与术中实际阻断血管的符合率为95.0%(57/60),无中转肾动脉全阻断者。2 mm间距法预测集合系统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3/15和17/17。手术时间185(48)min(范围:76~295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0(350)ml(范围:20~800 ml),无术中输血病例。1例术中行肾静脉修补。术后出血相关的Clavien-Dindo Ⅱ级和Ⅲa级并发症各1例,无术后尿瘘者。术后住院时间3(0)d(范围:2~10 d)。1例透明细胞癌手术切缘阳性。随访时间15.4(13.9)个月(范围:3~35个月),术后末次肾小球滤过率为103.9(18.5)ml·min-1·(1.73 m2)-1[范围:75.8~122.3 ml·min-1·(1.73 m2)-1]。无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RASPN,三维手术规划系统有助于术者判断肿瘤位置、明确肿瘤滋养血管、预测集合系统或血管损伤,进而精准切除肿瘤、保护术后肾功能、减少围手术期尿瘘及出血并发症,用于术前规划安全可行。

  • 标签: 肾肿瘤 肾切除术 机器人 三维重建 选择性血管阻断 手术规划系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董芳芬 戴立言 黄妙云 翁星 江柳清 徐本华 李小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 20002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福州 35012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福州 35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监测及校正的应用价值,并计算PTV外放边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25例患者,利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系统基于金标配准算法进行图像引导定位,分别记录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和腹背(z)的初始摆位误差以及图像引导校正后的残余误差统计分析,进一步比较图像引导校正前后误差对计划剂量的影响,最后计算合理的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结果25例患者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下进行150次摆位验证,x、y、z轴向残余摆位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53±0.96)、(1.30±0.99)、(1.34±0.92) mm,均小于初始误差值的(2.63±2.12)、(2.41±2.45)、(3.07±2.77) mm (P<0.001)。残余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百分比也比初始误差的小,在PTV的D98%、D2%、Dmax,心脏Dmax、健侧乳腺Dmax、患侧肺及双肺Dmean等具有显著差异,与原计划偏差百分比分别由2.18%、3.19%、10.66%、8.75%、48.21%、10.50%、3.66%降低到0.38%、0.23%、2.31%、0.04%、13.78%、6.35%、0.41%(P<0.05)。图像引导后PTV外放边界估算得x、y、z轴向外放边界分别为1.87、1.75、1.69 mm。结论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放疗体位验证及校正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且为临床PTV外放边界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体表铅点标记 iSCOUT系统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超声标记组(A组)、结肠镜标记组(B组)与无标记的对照组(C组)。记录肠镜下标记时肠腔内染料漏渗率、不良反应情况,腹腔镜术中观察被标记的直肠浆膜黑染情况。记录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总手术时间、切除肠段长度、切缘距肿瘤距离、手术保肛率,比较术后病理结果。结果A组内镜超声发现2例肿瘤肛侧可疑的壁内扩散,扩散长度分别为0.42 cm和0.71 cm,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36 cm和0.64 cm;B组病理检查发现1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为0.53 cm;C组病理检查发现3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43 cm、0.36 cm和0.28 cm。被标记者术中均易在直肠浆膜面发现黑染标记点,B组3例腹膜表面和肠系膜存在散在斑点状黑染。3组间数据对比如下:(1)术中寻找病灶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29±0.87)min、(1.31±0.63)min比(15.3±10.50)min,P均<0.05];(2)总手术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76.12±27.64)min、(175.67±26.48)min比(198.65±38.67)min,P均<0.05];(3)肠段切除长度: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1.81±5.76)cm、(12.31±3.94)cm比(15.24±4.12)cm,P均<0.05];(4)切缘距肿瘤距离: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3.61±1.26)cm、(4.57±1.58)cm比(6.13±2.47)cm,P均<0.05];(5)A组、B组、C组保肛率分别为65.0%(13/20)、60.0%(12/20)、40.0%(8/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本切缘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残留。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术前,进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可减少术中不必要的肠段切除、缩短手术时间。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更能直接了解肿瘤有无向肛侧的壁内扩散,为直肠癌肛侧手术切端的定位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 标签: 直肠肿瘤 染色与标记 超声检查 纳米技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的检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对50例Ⅱa-Ⅲ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化疗前用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阴性者有效率高于p53阳性者;Ki-67表达≥30%者有效率高于Ki-67表达<30%者。结论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是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表达阴性者对TE方案敏感。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蛋白质p53 Ki-67蛋白
  • 简介:[摘要]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方案之-,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发,新辅助治疗的方案能够进一步 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率。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切除率和保乳率,但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仅在三阴性乳腺癌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乳腺癌中pCR率的提高似可转化为有限的生存获益。因此,新辅助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就该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体表标记定位技术相比,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旁正中入路腰麻的效率。方法拟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1∶1的比例随机进入超声辅助定位或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数量、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腰麻操作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88例受试者进入随机分组。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0(1.0,3.0)次比5.0(3.0,8.8)次,Z=-4.708、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40.9%(18/44)比4.5%(2/44),χ2=16.565、P<0.001)],穿刺点数量和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腰麻操作总时间长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252(218,317)s比168(143,195)s,Z=-5.592、P<0.001],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脑脊液回流带血的发生率低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组[0%(0/44)比18.2%(8/44),χ2=6.738、P=0.009)]。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超声辅助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穿刺成功所需的进针次数显著少于体表标记定位旁正中入路腰麻,提示超声辅助定位技术可以被推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

  • 标签: 髋骨折 超声处理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不断提高,使更多患者阳性腋窝淋巴结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时机选择也有了新的策略,特别是对于初始腋窝淋巴结临床阳性,新辅助治疗后转变为临床阴性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逐渐成为规范的腋窝手术方式,但是国内外临床实践仍有不小的差异。本文对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时机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国内外科同道对此问题的关注,推动规范手术和多学科合作的开展。

  • 标签: 早期诊断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简介:人的身体上有些与生俱来的标志,俗称胎记(Birthmark)。在古代,胎记往往被赋予迷信的意义,例如十八世纪以前,迷信观念认为胎记是母亲情感的反应。如果一个儿童有显而易见的胎记,则提示了母亲有相应的情绪困扰;如果伴有其他影响形象的先天畸形,甚至可能被周遭当做“妖怪”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当然,现代医学没有任何支持先天性畸形与母亲的精神世界有关的证据。家长们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胎记究竟是什么7是否有危害?能不能消除?

  • 标签: 胎记 迷信观念 先天性畸形 情绪困扰 先天畸形 现代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性的LASIK术中角膜标记方法。方法:采用角膜环钻在角膜表面压痕的方法进行标记,观察了2007—07/2008-01的633例(1237眼)的LASIK手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游离瓣发生5眼,4眼手术台下用20倍裂隙灯检查发现轻微错位,均将角膜瓣准确复位。结论:该方法简单,不损伤角膜上皮,不增加术后刺激症状,是一种无创性的LASIK手术中角膜标记方法。

  • 标签: LASIK 角膜标记 角膜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术前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2周内对287例卵巢肿瘤患者行腹部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卵巢肿物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评分及分组:以肿物声像图评分≥6分判定为可疑恶性肿瘤(高风险组)建议开腹手术肿物声像图评分〈6分判定为可疑良性肿瘤(低风险组)建议腹腔镜手术.术后所有肿物均行病理检查.结果287例中超声检出321个卵巢肿物,手术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70个,恶性肿瘤51个声像图评分高风险组(≥6分)53个肿物,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8个(15.1%),恶性肿瘤45个(84.9%)声像图评分低风险组(〈6分)268个肿物,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262个(97.8%),恶性肿瘤6个(2.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超声评分系统将2例早期卵巢癌及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误评为良性,而将4例卵泡膜细胞瘤、2例皮样囊肿、1例黏液性囊腺瘤及1例卵巢甲状腺肿样瘤误评为恶性超声评分系统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2%、97.0%、84.9%、97.8%及95.6%,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29.78、0.12.结论超声评分系统术前评价卵巢肿物良恶性准确性高,但易将少数早期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评为良性,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的超声评分系统可为卵巢肿瘤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手术方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