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次大深度氦氧潜水潜水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防险救生二支队15、5及6名男性潜水员分别参加80 m、100 m和120 m氦氧潜水,在潜水前、潜水结束后即刻及潜水结束后24 h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80 m氦氧潜水后即刻,潜水员的第1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0/FVC)、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25%)低于潜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和120 m氦氧潜水后即刻,潜水员的FEV1.0、FEV1.0/FVC、呼气峰值流量(PEF)、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75%)具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水后24 h恢复至接近潜水前。结论单次大深度氦氧潜水可引起潜水员暂时性的呼气及小气道功能障碍,该障碍可在潜水后24 h恢复。

  • 标签: 氦氧潜水 大深度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上300 m饱和潜水潜水员手指震颤强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进舱加压前、加压舱内和300 m饱和稳压各阶段,对4名潜水员手指震颤强度进行监测。结果潜水员在进舱加压至300 m稳压阶段手指震颤强度均较加压前增高,其中加压至250 m、270 m、290 m时手指震颤强度较加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压至195 m、220 m、250 m、300 m以及300 m饱和停留24 h后,手指震颤强度均较加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饱和潜水加压阶段通过手指震颤强度的监测,可以客观且量化地评价高压神经综合征(HPNS)的发生和发展。将手指震颤强度监测与传统评价方式一起使用可为提高饱和潜水加压速率、保障潜水员安全提供依据。

  • 标签: 饱和潜水 高压神经综合征 手指震颤强度 潜水员
  • 简介:摘要分析4例潜水全身挤压伤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3例中度全身挤压伤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1例重度全身挤压伤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加压治疗。4例潜水全身挤压伤病人全部治愈。为预防潜水全身挤压伤的发生,潜水员应严格遵守潜水作业规则,注重潜水装备的检查保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标签: 潜水 全身挤压伤 加压治疗
  • 简介:摘要综述了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压性牙痛、牙齿气压伤和牙齿折断3种情况,潜水时发生的气压性牙痛等口腔疾病会影响到潜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水下作业,提出潜水人员口腔医学保障具体措施,加强对潜水人员的口腔健康宣教,并做好潜水牙科工作;制定更高的适应高气压环境下作业的口腔医学标准;建立并发展潜水牙科,无论口腔医生还是潜水人员都应该懂得更多的潜水牙科知识。

  • 标签: 潜水 气压性牙痛 牙齿气压伤 牙齿折断 潜水牙科
  • 简介:摘要蛙人在完成水下特种作战训练任务时暴露于水下高气压环境。本研究根据蛙人水下高气压暴露特点,分析蛙人潜水程序的限制因素,归纳蛙人典型潜水方式及蛙人水下特种作战时面临的主要生理负荷,提出蛙人机能需求,为提高蛙人作战训练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蛙人 潜水方式 反复潜水 生理负荷 训练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深远海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施工等任务越来越多,对大深度潜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深度潜水时,潜水生命支持是保障大深度作业潜水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关键环节。作者对潜水生命支持员(LST)分类、体格条件、学历要求、培训内容和要求、培训机构条件及《潜水生命支持员培训与考核要求》(JT/T 1382)制定中争议的问题、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理清了潜水生命支持员培训与考核的相关问题。需加强体系化培养和潜水作业队伍建设,并从整体上提高大深度潜水作业安全保障考核标准。

  • 标签: 潜水 生命支持员 培养
  • 简介:摘要潜水及高气压作业中的减压舱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控制不当,容易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事故。本文从减压舱火灾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引起后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5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潜水减压舱的使用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潜水及高气压作业 减压舱 火灾 防控
  • 简介:摘要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面罩的供气系统对潜水作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应把握减压的正确安装使用、呼吸阻力调节、自由流供气截止阀的使用、面罩密封性保持以及应急供气系统正确操作等环节,提高潜水作业的安全性。

  • 标签: 需供式潜水装具 面罩 供气系统
  • 简介:摘要肺气压伤是指肺内压过高或过低于外界气压时造成肺组织和血管撕裂,以致气体进入血管和邻近组织而引起的包括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多见于使用轻潜水装具潜水逃生或潜艇艇员水下出艇,通常使用减压舱、选择不低于0.5 MPa(表压)加压治疗方案治疗。2019年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例轻潜水装具作业、水底不当逃生引起的肺气压伤并发脑动脉气栓症患者,使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及0.12 MPa(表压)吸氧加压治疗方案,7 d后痊愈出院。

  • 标签: 职业病 潜水 肺气压伤 气栓症 加压治疗 氧舱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潜水装备的消毒和卫生防控措施。方法参照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消毒剂使用指南及医用高压氧舱疫情防控措施,结合潜水行业的规范要求及日常装备卫生消毒实践,以及潜水装具卫生防控的特殊性和消毒迫切性。结果提出了疫情期间具体的潜水装备(潜水面罩、甲板减压舱、潜水呼吸气源、潜水员其他个人装具)的消毒方法和卫生防疫解决方案。结论针对不同的潜水装备采用高温、紫外线消杀和消毒溶剂等方法或联合进行消毒是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其中,消毒溶剂应考虑其化学成分和残余对于潜水装具的性能、安全和潜水人员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潜水装备 卫生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氦氧饱和潜水减压方案计算的数学模型。方法在Haldane理论基础上,分析组织内气泡界面上的受力平衡关系,确定过饱和安全压差控制下的每站安全停留时间,建立氦氧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的计算方法。结果研究所得的减压方案与英国皇家海军氦氧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相比脱饱和效率更高,与美国海军氦氧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相比减压时间分布更合理、向更大深度延伸使用的效率更好。经60余人次饱和潜水(300 msw以深8人次)验证无减压病发生。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减压数学模型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确定性,在减压时间分布、大深度延伸性和整体安全性上存在优势。

  • 标签: 氦氧饱和潜水 过饱和安全压差 减压模型 减压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减压负荷后动物血浆一氧化氮(NO)和锁链素(DES)水平的变化,并探讨NO和DES在潜水减压损伤量化评价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组1大鼠不加压,舱内空气通风,120 min出舱;组2、组3、组4、组5大鼠70 m高压暴露70 min后,分别用40、30、20、10 min匀速减至常压。观察大鼠出舱后血浆NO和DES水平的变化。40只雄性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模拟150 m快速上浮脱险,按照每4 s压力翻倍的方式加压。组1、组2、组3、组4家兔分别停留4、60、180、300 s后,以6 m/s速率匀速减至常压,观察家兔出舱后血浆NO和DE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组1相比,组5大鼠血浆DES和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4大鼠血浆DE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浆NO、DES水平与匀速减压时间的倒数正相关(NO:r=0.683,P<0.01;DES:r=0.535,P<0.01),并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NO:r2=0.467,P<0.01;DES:r2=0.287,P<0.01)。与脱险前相比,模拟快速上浮脱险后组3、组4家兔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家兔血浆DE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3和组4家兔出舱后血浆NO和DES水平均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P<0.05或P<0.01;DES:P<0.01)。出舱后家兔血浆NO、DES水平与最大深度停留时间呈正相关(NO:r=0.672,P<0.01;DES:r=0.702,P<0.01),并呈显著的线性关系(NO:r2=0.452,P<0.01;DES:r2=0.493,P<0.01)。结论NO和DES可量化反映减压负荷导致的机体减压损伤效应,为减压程序设计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减压损伤程度与决定减压负荷大小的减压时间(速率)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对减压理论模型中的减压速率参数控制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减压病 一氧化氮 锁链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静疗中精密过滤输液与普通输液的应用效果及对安全的影响。方法:时间节点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抽取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不同的输液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50例样本。对照组用普通输液,观察组用精密过滤输液,对比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少于对照组24.0%(P<0.05)。结论:在静疗中为提升治疗安全性,采用了精密过滤输液,其与普通输液相比,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还可以减轻疼痛感,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静疗 精密过滤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应用效果 安全性
  •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发 适应证 问题 未来
  • 简介:摘要:吻合在如今的消化道手术中已经成为逐渐普及的常规工具,其中以直线切割吻合多见,其应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缝合效率,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还可以使手术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在吻合不断发展未来,相信会融入更多的新兴技术,助力吻合逐步迈向智能化。本文从吻合简介、直线切割吻合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部分出发阐述,对直线切割吻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直线切割吻合器,术中并发症,消化道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8年10月利川市人民医院运用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的23例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3例患者异位性节育完整取出;手术时间40~60(52.00±1.24)min;住院时间10~14(11.00±0.50)d;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疼痛消失;无阴道出血、腹痛、膀胱子宫瘘、发热、盆腔腹腔积血及积液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95.65%(22/23)。结论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异物钳节育取出术治疗节育异位性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膀胱镜检查 碎石术,激光 节育器
  • 简介:摘要:讨论定制式正畸矫治和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86名口腔正畸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方法分为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组和传统固定矫治治疗组,定制式正畸矫治为研究组,传统固定矫治为对照组,每组43人。对上述两个组别的病人的正畸有效率、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牙齿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病人的主观感受、舒适性、牙齿功能、语言功能、生活便利性都要优于对照组病人。使用定制式正畸矫治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改善牙齿健康和口腔环境,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正畸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