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CCT)策略作为一种“需求方经济补偿手段”,通过提供小额现金激励受益者的特定目标行为,被成功地运用在全球欠发达地区或弱势群体的妇幼营养改善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回顾1997—2015年间全球开展的20个妇幼健康促进CCT项目,可以发现CCT策略能促进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行为,从而改善妇幼健康结局;与“供给方经济补偿”“无条件经济补偿”“代金券”等其他经济补偿干预策略比较,“兼顾供给能力”“设置支付条件”“考虑非医疗成本”可更有效地促进目标人群的行为转变,发挥CCT策略改善受益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效能。CCT策略对服务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长期影响以及同时比较多种经济补偿干预手段的成本效果分析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妇幼健康促进项目提出设计和执行方面的建议和依据。

  • 标签: 妇幼保健 健康促进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
  • 作者: 唐梦龄 魏芳 张华芳 戴慧芬 朱心强 虞哲彬 钱桑妮 金明娟 王建炳 陈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义乌 322000,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义乌 322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65岁老年人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联。方法纳入2019年4-7月在浙江省义乌市参加健康体检的≥65岁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采用通用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3 169名≥65岁老年人,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50.8%。睡眠质量很差者、睡眠时间短者分别占22.4%和28.5%。在调整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之后,与睡眠质量很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很差者患高血压的OR值(95%CI)为1.42(1.12~1.80);与睡眠时间为6~7 h者相比,睡眠时间<6 h的OR值(95%CI)为1.37(1.15~1.65)。随睡眠质量指数逐渐增加即睡眠质量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逐渐上升,而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呈现“U”形关系;亚组分析显示以上关联在男、女性中均存在,在<75岁老年人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

  • 标签: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高血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1 314名四川省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戒烟率从基线时的22.37%增至筛查后的41.78%(χ²=227.97,P<0.001),持续吸烟者的吸烟量从20支/d降至15支/d(t=11.76,P<0.001);肺癌筛查中出现阳性结果者更倾向于戒烟或持续保持戒烟状态,男性、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将增加持续吸烟或复吸的风险(P<0.05)。

  • 标签: 肺癌 吸烟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等影响因素及其聚集项数与巨大儿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在昆山市建册并有完整产检信息和分娩信息的孕妇进行调查,共计纳入3334名研究对象。结果:本次研究的3334名研究对象中,巨大儿225例,占6.75%。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值1.55-2.54,p值均小于0.05),聚集项数每增加一个,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1.68倍(OR值1.68,p值0.000)。结论: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具有聚集关联性,且随着聚集项数的增多,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

  • 标签: 巨大儿 影响因素 聚集关联性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代谢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炎症因子假说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量临床实验研究显示抑郁症与中枢和外周血中促炎症因子的增加有关,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可通过特异性转运蛋白跨过血脑屏障的方式在脑中扩散,激活或参与脑部炎症反应,最终影响了脑部情绪调节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引发抑郁症状。本文总结归纳了炎症因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开展抑郁症预防控制、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抑郁症 炎症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周末睡眠社会时差等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4-5月采用立意抽样按照街道—学校类型—学校3个阶段在深圳市宝安区辖区内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对30 188名1~12年级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心理行为问题评定采用父母版与学生版困难与长处问卷进行,夜间睡眠时间、周末上床和起床推迟时间、午睡情况等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成长轨迹及健康指数调查问卷》。调整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学习负担和噪声等混杂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结果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睡眠不足分别占90.4%、90.1%、98.2%和98.4%,有19.9%的学生不午睡,19.6%的学生周末推迟起床时间≥2 h,35.1%的学生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15.5%的学生每天不固定时间起床。与夜间睡眠时长8~9 h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7~8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睡眠时间>9 h与心理行为问题呈负向关联;小学高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初、高中生夜间睡眠≤6 h者心理行为问题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53(1.85~3.47)、2.41(1.11~5.25),而夜间睡眠>9 h者心理行为问题也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37(1.40~4.01)、5.38(1.79~16.1)。与午睡时间0.5~1 h相比,不午睡及午睡时间<0.5 h都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午睡时间1~2 h还是高中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早上不固定时间起床、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周末推迟起床≥2 h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周末夜间推迟入睡≥2 h,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7)、1.57(1.09~2.26)、2.66(2.06~3.44)、2.48(1.96~3.15)。结论儿童青少年夜间睡眠不足、不午睡以及睡觉与起床时间不固定与心理行为问题呈正向关联,但夜间睡眠长也是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的社会时差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小学低年级学生周末入睡推迟0.5 h即与不良心理行为增加有关联

  • 标签: 睡眠 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球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出现有了新的进步,但它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重点关注的问题。微核糖核酸(microRNA)与各种肿瘤(包括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这凸显了了解其功能的必要性。本文旨在讨论对miRNA的相关研究,特别是针对其与肺癌的关系。本文将简述miRNA在肺癌关键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不同种类miRNA在肺癌的生物学进展,治疗和诊断中的角色。临床试验中的一些miRNA相关治疗方法表明,该领域正在走向成熟阶段,最终可能会成为肺癌治疗,诊断和预防的有力工具。

  • 标签: 微核糖核酸(microRNA),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胆汁酸代谢水平与超重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2010年至2012年,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面向市城区搜集了22 302名孕妇资料,随后选取其中有孕早期血样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例及年龄特征匹配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名,建立了以妊娠期糖尿病为目标疾病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借助该研究人群,本课题以超重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获得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166例,非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320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胆汁酸代谢水平与超重关联的评价。结果超重组中初级游离型胆汁酸水平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人群相比,血清胆酸(cholic acid, CA)水平>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9(95%CI 1.14~3.80,校正后P=0.040);血清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水平>0.043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15(95%CI 1.22~3.78,校正后P=0.040),其余胆汁酸水平与超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对各胆汁酸进行筛选,发现CA可能与超重的发生独立相关;与低水平(CA≤0.086 nmol/mL)人群相比较,当CA>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3(95%CI 1.11~3.74, P=0.02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CA和CDCA的代谢水平可能与超重发生相关,其中CA与超重的关联可能具有独立性。

  • 标签: 妊娠早期 胆汁酸 超重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与胃癌发病年龄及早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胃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112个与胃癌发生风险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构建PRS,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RS水平与胃癌发病年龄的关系。将发病年龄<50岁的病例定义为早发胃癌病例,以低遗传风险(PRS≤20%)为参照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早发诊断年龄为时间变量分析中遗传风险(PRS:20%~80%)和高遗传风险(PRS>80%)与胃癌早发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8 629例胃癌病例,其中,男性6 284例(72.82%),女性2 345例(27.18%),发病年龄为(60.61±10.80)岁。PRS水平与胃癌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05,P<0.001),PRS越高胃癌发病年龄越小,低、中、高遗传风险组胃癌发病年龄分别为(61.68±10.33)岁、(60.53±10.79)岁、(59.80±11.20)岁。PRS与胃癌早发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中遗传风险:HR=1.19,95%CI:1.03~1.39,P=0.022;高遗传风险:HR=1.44,95%CI:1.20~1.71,P<0.001)。结论高PRS不仅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同时也是胃癌早发的危险因素,PRS可作为遗传检测指标评估胃癌发病和早发风险。

  • 标签: 肿瘤,胃 早发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多基因风险评分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抑郁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非稳态负荷是一项包括多个生理系统失调的综合性指标,在大脑发育关键阶段,非稳态负荷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总结了青少年非稳态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流行状况,综述了非稳态负荷与青少年抑郁的关联,并揭示了潜在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非稳态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套能高效准确地从GWAS Catalog公开数据库中筛选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R脚本。方法参考既往研究制定GWAS的筛选原则。将人工在GWAS Catalog的筛选过程抽象为标准的算法,2名程序员共同撰写R脚本(gwasfilter.R)后,由他人多次对脚本进行测试。结果采用gwasfilter.R筛选GWAS包含6个步骤。该脚本内置5个主要函数,可以同时根据“是否有验证人群”“样本量大小”和“研究人群种族”等条件对GWAS进行筛选。筛选单个性状时,程序用时不超过1秒。结论gwasfilter.R操作简便,筛选过程高效而标准化,可灵活应用于GWAS筛选。脚本源代码网址:https://github.com/lab319/gwas_filter。

  • 标签: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Catalog R脚本
  • 简介:摘要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pp1)与布鲁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 - 9月在包头市九原区和白云鄂博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32例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作为布病组,同时在当地选取30例与布病组有相同流行病学环境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为汉族。采用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PCR)检测两组人群血液Sepp1基因rs75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Sepp1蛋白含量。结果32例布病组患者,女性6例、男性26例,年龄为(50.312±5.035)岁;30例对照组人群,女性4例、男性26例,年龄为(49.994±5.098)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t=1.744,P均> 0.05)。布病组和对照组Sepp1基因rs7579位点G、A等位基因和GG、GA、AA基因型总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63、0.942,P均> 0.05)。分层分析,女性布病组基因型频率(GG:0/6,GA:2/6,AA:4/6)与对照组(GG:4/4,GA:0/4,AA: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布病组Sepp1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13.71±0.32比19.26±0.69,t=20.316,P < 0.05),低Sepp1蛋白水平是布病的危险因素(OR = 1.512,95%CI:1.290 ~ 1.687)。结论布鲁菌感染与Sepp1基因rs7579位点SNP有关联,G等位基因可能是女性保护因子;布病还可能与低Sepp1含量有关。

  • 标签: 硒蛋白P 布鲁杆菌病 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人群中脉压(PP)与新发糖尿病的关联。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开滦队列研究中参与2006至2007年度健康体检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超重、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测量血压计算脉压并按脉压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脉压组别糖尿病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糖尿病累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不同脉压组别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及95%置信区间。结果经过平均8.45年随访,研究人群中共新发糖尿病8 922例,Q1~Q4各分位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2.12%、24.48%、27.97%、3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8.16, 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脉压Q1组相比,Q2~Q4组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为1.07(1.00~1.14)、1.13(1.05~1.21)、1.17(1.09~1.27)。动脉压分数(PPf)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发生糖尿病事件的HR值为1.04(1.02~1.07)。此外,在超重、肥胖、正常血压、高血压未服药人群中,高脉压分组糖尿病发病风险均高于低脉压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压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向关联,高脉压是超重/肥胖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脉压 新发糖尿病 超重肥胖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Fried表型以及由不同数量的疾病缺陷构成的衰弱指数(FI)对衰弱状态评价的一致性以及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3 615名研究对象的数据,采用5种表型指标构建Fried表型,并分别纳入28个和40个疾病缺陷构建FI-28和FI-40。计算加权Kappa系数比较3种指标对衰弱状态分类的一致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衰弱指标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采用Fried表型、FI-28和FI-40计算的衰弱率分别为5.4%、7.9%和4.0%。Fried表型与FI-28和FI-40的Kappa系数分别为0.357和0.408,FI-28与FI-40的Kappa系数为0.712。经过(3.9±0.5)年的随访,死亡755人。当采用Fried表型时,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风险均增加,多因素调整后的风险比(HR)(95%CI)分别为1.60(1.32~1.94)和2.90(2.25~3.73);采用FI-28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HR值分别为1.71(1.39~2.11)和2.52(1.95~3.27);采用FI-40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HR值分别为1.98(1.60~2.44)和3.71(2.80~4.91)。衰弱状态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在低年龄组中的关联强度高于高年龄组。结论Fried表型和基于不同数量的变量构建的FI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都能较好地预测死亡风险。

  • 标签: Fried表型 衰弱指数 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人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儿童左心室肥厚(LVH)的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开展的“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的基线调查,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某所小学作为调查点,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对该校1~5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基线调查,共纳入数据完整的1 316名6~11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验和超声检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血压、左心室结构指标等信息。将研究对象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分为3组(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学及以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亲、母亲以及父/母双方中最高受教育水平与儿童LVH的关系。结果1 316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8.9±1.5)岁,其中男童703名(53.4%)。调整性别、年龄、蔬菜水果摄入、碳酸饮料摄入、体力活动、睡眠时间、视屏时间、超重肥胖和偶测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相比,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大学及以上儿童的LVH检出率较低(父亲:OR=0.53,95%CI:0.33~0.87;母亲:OR=0.52,95%CI:0.32~0.87;父/母亲:OR=0.54,95%CI:0.32~0.91)。结论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儿童LVH呈负相关;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儿童罹患LVH的风险越低。

  • 标签: 教育 横断面研究 左心室肥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比值低频震荡(fALFF)与1型发作性睡病嗜睡程度的关系。方法 26名临床确诊为1型发作性睡病的患者,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其嗜睡程度,并采集颅脑静息态磁共振数据。比较不同嗜睡程度患者的脑fALFF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fALFF数值,与ESS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嗜睡程度较重的患者其右侧楔叶的fALFF值升高,且该脑区的fALFF数值与患者的主观嗜睡程度相关。结论 fALFF数值与发作性睡病的嗜睡程度相关,可以从功能影像学角度评价患者的嗜睡程度。

  • 标签: [] 发作性睡病 静息态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比值低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