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增强口岸一线检疫人员疫情风险意识,提高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的能力,全面做好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11月19日,天津检验检疫(以下简称天津)在宝坻培训中心,组织口岸一线检疫人员开展了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护实战培训。本次实战培训,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 标签: 天津检验检疫局 疫情防控 培训中心 个人防护 口岸 组织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作为临床上的肝病病理转归,主要诱导因素包括细胞因子异常、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肝损伤因子等,属于一个连续动态发展过程,肝硬化早期具有可逆转性,故肝硬化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在诊断方法上,目前主要涵盖病理学、影像学、血清学等手段,本文主要立足于血清学检查角度,简要论述血清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肝纤维化 临床检验 血清学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纤维性丘疹(Fibrouspapule)是好发于成人鼻部及临近皮肤的良性错构瘤,由毳毛毛囊及其周围血管纤维性基质构成.毛囊周围纤维瘤(Perifollicularfibroma)为该病同义词.临床表现为鼻下部好发的圆顶坚实丘疹[1-2]。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错构瘤 纤维性丘疹
  • 简介:摘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和骨化性纤维瘤(OF)是一种常见的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生长的良性成骨纤维病变,好发于青少年,明确掌握两种疾病的病理类型和影像学特点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究FD和OF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比较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食物纤维有多重保健和美容功效,关键是要摄取足够的量,食物纤维分为水溶性食物纤维和非水溶性食物纤维两种,我们为您推荐的富含水溶性食物纤维的日常食材是大麦。

  • 标签: 食物纤维 瘦身 非水溶性 美容功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多发于儿童及青年时期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由于增生后各种密度的组织共同存在,增加了该病的诊断复杂性。本文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CT、MRI的不同诊断特点进行了描述,根据不同特点进行适合的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合理方法,同样也是提升病患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X线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前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肝纤维化早期治疗,可使肝纤维化得到显著改善。通过药物的选择,可使肝纤维化得到逆转。

  • 标签: 慢性乙肝 纤维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MF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FS好发于老年男人,生长缓慢,多见于四肢、少见于躯干。结节状无痛性生长,肿块由梭形和星形的瘤细胞组成、分布于不规则多少一不等的黏液样物中,可见特征性细长弯曲的薄壁小血管、脂肪母细胞样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99瘤细胞3例均弥漫阳性,1例SMA、1例S-100灶阳性。结论MFS是一种伴有黏液样变的纤维母细胞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四肢皮下或深部肌层,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容易误诊为软组织的良肿瘤或其它恶性肿瘤。

  • 标签: 黏液纤维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人胚胎成纤维细胞(FBs)对糖尿病足F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创面FBs10例,分别与孕中期人胚胎皮肤FBs3例(实验组)、正常人皮肤FBs5例(对照组1)于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间接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对照组2)。绘制共培养体系中糖尿病足FBs生长曲线;观察共培养7d后糖尿病足FBs形态;共培养至第4、7d后,将各组糖尿病足FBs分离培养2d,测量和对比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和TGF-β1含量;检测共培养第3、5、7d,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胚胎FBs制作三维培养应用于8例糖尿病足溃疡,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时间,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足FBs比2个对照组增殖活跃,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经胚胎FBs处理4、7d,糖尿病足FBs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TGF-β1明显增高,相对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羟脯氨酸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23、P=0.007;与对照组2相比P=0.007、P=0.003;TGF-β14、7d:与对照组1相比P=0.000、P=0.000;与对照组2相比P=0.000、P=0.000)。实验组糖尿病足FB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在共培养第3、5及7d无明显变化,2个对照组则明显增高。8例临床糖尿病足溃疡应用胚胎FBs三维培养治疗后创面均愈合。结论胚胎FBs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FBs增殖,延缓老化表型出现,同时上调羟脯氨酸、TGF-β1的分泌,可能与促进创面愈合机制有关。

  • 标签: 胚胎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溃疡 皮肤组织工程 胶原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查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白带标本采集、白带常规检查方法、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霉菌感染阳性率最高(44.00%),其次为细菌感染(26.00%)、混合感染(1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与致病微生物感染率呈正相关,即清洁度越差则感染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妇科疾病临床特点及白带相应变化情况,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白带常规 临床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计2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学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对比二者检测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发现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有操作简单快捷、时间短、结果直观、无需特殊的设备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筛查、预防及复查丙型肝炎病人的首选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丙型肝炎 检验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下尿液潜血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80例尿液潜血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尿液红细胞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计数法针对80例样本进行检测,具有25.0%的阳性率;利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针对80例样本进行检测,具有30.0%的阳性率;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利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计数法作为标准,结果显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具有10.0%的假阳性率,13.3%的假阴性率。结论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不能仅仅采用一种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检验,需要将二者的检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 标签: 尿液潜血 检验方法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