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行IVF-ET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依据胚胎移植中有无出现早期卵裂胚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移植早期卵裂胚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无早期卵裂胚胎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卵子受精率、幼稚胚胎率、种植率等三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研究组(56%、34%)明显高于对照组(44%、18%),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胚胎时可将早期卵裂胚胎作为一指标,以便将胚胎种植率提高。

  • 标签: 种植 胚胎 早期卵裂 移植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疏导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并对研究组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前后给予心理疏导。结果研究组心理疏导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心理疏导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7.83%)比对照组的(32.61%)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疗效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焦虑抑郁 心理疏导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获得妊娠172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生化妊娠组)、B组(早期自然流产组)、C组(对照组)。C组为正常分娩或继续妊娠超过3个月者。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及体外受精过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B组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basic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bFSH)水平、≥2次自然流产史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注射后雌激素(estrogenichormone,E2)水平下降率、卵泡晚期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剂量及辅助孵化比例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短方案组早期流产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早期流产率高于输卵管性不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体外受精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胚胎丢失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胚胎移植的过程中胚胎培养液中不同浓度氨基酸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收集120份当日的胚胎培养液,按照妊娠的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即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妊娠组56例,非妊娠组64例,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上述标本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空白对照比较。从中分析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对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基础FSH、不孕年限以及将调节时间等指标中,仅有促性腺激素(Gn)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182.64±55.86Uvs211.38±39.16U),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就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比较,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丙氨酸--谷氨酰胺的含量则较非妊娠组高,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胚胎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含量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的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含量较低时成功妊娠的几率比较大。

  • 标签: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 胚胎培养液 氨基酸 妊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治疗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患者的预后临床效果明显,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组:年龄〈31岁组53例,31~35岁组78例,36~40岁组37例,〉40岁组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40岁组(9.3±3.0)和〉40岁组(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组(13.5±2.8)和31~35岁组(12.6±2.7)(P〈0.05),而且36~40岁组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组(83.1%)和31~35岁组(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40岁、〉40岁组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P〈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P〈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男性年龄 精子质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率 着床率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单精子卵胞奖内注射的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80例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患者和8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状况,从妊娠、早期流产、早产等三个方面上来看,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从异位妊娠率和多胎率上来看,IVF组高于ICSI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探讨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辅助生殖技术均具有明显性疗效,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的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要高于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方式。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妊娠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反复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患者204例IVF-ET反复失败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4例。比较2组妊娠结局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总体健康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IVF-ET反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比较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与其他内膜准备方案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月经不规律的患者行FET治疗的361个周期,依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其中使用激素替代方案者为A组,共229个周期,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者为B组,共84个周期,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为C组,共48个周期。比较三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月经不规律患者行FET的临床结局。结果:三组间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内分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转化日内膜、激素水平、胚胎复苏率以及优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周期组(C组)在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66.67%、51.85%)均高于其他两组(56.89%及42.10%,56.79%及44.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移植胚胎个数、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时,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与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及促排卵方案一样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率,可作为促排卵准备内膜时的一种补充方案,为临床上的用药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 标签: 来曲唑 月经不规律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准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LCM技术最早是在美国肿瘤基因解剖计划开发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单细胞。说明看下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很多先进技术应用到医学工作中,推进法医学发展。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LCM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法医学检验中LCM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能够给公安机关提供更加准确的线索,明确侦查方案,提供有科学依据的法医证据。本文主要研究LCM技术对早期流产组织胚胎成分的分离检验,实现母体与胎儿成分的有效分离。

  • 标签: LCM技术 早期流产 胚胎组织 分离
  • 简介: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对移植胚胎进行染色体遗传学筛查,建立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方法。方法对冷冻囊胚、对照质控品先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然后再继续aCGH检测。结果4个冷冻囊胚中1个染色体正常,另外3个染色体异常,对照质控全部检测出。结论应用全基因组扩增以及aCGH技术,对囊胚成功进行了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能够全面评估胚胎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情况,为复发流产患者提高生殖成功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全基因组扩增 比较基因组杂交 非整倍体 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很多妊娠妇女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没有经过严格的胚胎毒性研究与筛选。本文就近年来通过体外检测方法对中药胚胎毒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胚胎毒性 中药 体外试验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前不久,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首次批准了“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研究人员将能深入了解健康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体外人工授精培养的胚胎的发育质量,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治疗宫内胚胎残留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因早孕终止妊娠后宫内胚胎残留的患者,随机抽取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刮宫术。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有宫内胎物残留,对照组为5例患者,宫内胎物残留率为19.35%,对两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刮宫术治疗,可减少宫内膜损伤,有效提高了宫内残留的手术效果,有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宫内 胚胎残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对于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抗宿主病(GVHD)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干细胞移植后出项口腔GVHD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口腔GVHD的的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治疗口腔GVHD,口腔黏膜炎的评分等级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干预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地塞米松 卵磷脂
  • 简介:高龄妇女(≥35岁)的生育力下降,卵母细胞和胚胎的非整倍体发生率高,流产风险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一直是生殖领域的难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PGS)是指在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过程中,对卵母细胞的第一、第二极体及早期胚胎行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检测,选择染色体整倍体的胚胎移植入宫腔,以期改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新的活检方法及遗传学分析技术不断出现,如囊胚期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微阵列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使得胚胎植入前PGS的诊断效率和精确度不断提高。本文就胚胎植入前PGS在高龄妇女助孕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改善高龄妇女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高龄 非整倍体 嵌合体 囊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