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素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素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将虚拟现实技术和神经外科医学解剖、手术操作技术相结合,以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现神经外科医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通过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实验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对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三维建模技术、碰撞检测技术等。结合神经外科医疗的实验要点,从用户、模型、场景、功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给出虚拟系统开发总体架构。在分析神经外科医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基础上指出其主要发展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对促进神经外科医学实验教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神经外科 虚拟仿真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多重共线性是影响回归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发展的LASSO方法对于筛选解释性较高的变量、处理高维数据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具有强大的优势。该方法是在模型估计中增加了惩罚项,能将一些不必要变量的回归系数压缩为零进而从模型中剔除,达到变量筛选的目的。本文将重点介绍LASSO这一方法,并与最优子集、岭回归、自适应LASSO与弹性网络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ASSO与自适应LASSO在解决自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增强模型解释性、预测精度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LASSO 多重共线性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儿科脓毒症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2015年2月19日上传的儿科脓毒症芯片数据集GSE66099和2020年2月13日上传的儿科脓毒症芯片数据集GSE145227,使用Limma包筛选儿科脓毒症与正常对照组血液组织差异表达信使核糖核酸(DEmRNA),随后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在线网站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对DEmRNA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关键(hub)基因。最后使用R软件进行hub基因差异表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共发现160个DEmRNA,包含126个上调mRNA和34个下调mRNA。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mRNA主要富集在中性粒细胞激活和脱粒,T细胞激活以及淋巴细胞活化调节。KEGG富集通路分析显示DEmRNA主要参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STRING和Cytoscape共筛选出10个hub基因,通过R软件分析发现10个hub基因(ARG1、RETN、MMP9、C3AR1、LCN2、FPR2、CCL5、CEACAM8、ELANE和DEFA4)在儿科脓毒症中具有显著的差异表达,同时每个hub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0个hub基因在儿科脓毒症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儿科脓毒症诊断、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科学 脓毒症 信息学 诊断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MDCK细胞为犬肾成纤维细胞,呈不规则圆型梭状。本实验是为了选择优质的细胞培养基础培养基,满足MDCK细胞贴壁增殖的需要,制备优良的MDCK细胞,为下一步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打下好的基础。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主要是选择不同的细胞培养基础培养基,MEM、DMEM(高糖)、DMEM(低糖),采用来源于美国ATCC提供的MDCK细胞进行贴壁连续传代培养,连续同等条件下传3代,通过镜下观察及细胞计数比较MDCK细胞,应用不同培养基连续传代培养的效果。结果: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细胞计数,综合评价细胞生长效果,选择出适合于MDCK细胞贴壁培养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论: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MEM基础培养基及DMEM(H)基础培养基均可用于MDCK细胞培养,但是MEM基础培养基可保持稳定的细胞对数生长期,DMEM(H)促进细胞前期生长较快。

  • 标签: MDCK细胞 MEM培养基 DMEM培养基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靶点筛选的基本步骤,并研究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药物靶点筛选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基因组水平的靶点筛选、转录水平的靶点筛选、蛋白质水平的靶点筛选、代谢水平的靶点筛选,以加速靶点的发现和验证,使药物研发工作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方法 药物靶点筛选 应用
  • 简介:摘要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互联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进行的一种新探索。为了促进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本文将从建设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阐述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为探索全科医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全科医学 医学教育 虚拟教研室 建设
  • 简介:摘要术后放疗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可增加乳腺癌患者特别是左乳腺癌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的风险与心脏受照射剂量成正比。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已被证明能明显降低左乳腺癌患者的心脏剂量,但不同患者从该技术获益程度差异较大,且该技术的实施需要额外的设备、时间及人力等,所以需要提前筛选出适用该技术的患者。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DIBH筛选的定位前一般因素,侧重于系统性总结了CT模拟定位图像相关指标,即CT模拟定位时测量心脏接触距离(CCDps)、心胸距离(HCD)、最大心脏宽度(HWmax)和最大心脏深度(HDmax)的乘积,及CT模拟定位后测量最大心脏距离、照射野内心脏体积(HVIF)及自由呼吸(FB)与DIBH状态下肺体积差值及心脏体积差值等解剖学指标。这些指标对评估以切线野为主放疗计划是否采用DIBH技术有指导意义。治疗计划系统中快速计划(RP)功能可快速预测DIBH获益程度。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适合采用DIBH技术的患者,使DIBH技术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

  • 标签: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深吸气屏气 患者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H研制中的条目筛选。方法选取30例慢性肝炎患者、25名医生与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调查分析结合定性访谈方式,筛选与评价最初的条目,分析结果。结果经过筛选与评价后,选定19个条目作为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表。结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H中筛选出19个条目作为慢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选中运用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个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查中均采用超声造影,患者开展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观察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结果:患者的子宫肌瘤血供评价主要为Ⅱ级与Ⅲ级,Ⅱ级百分比为33.33%(40/120),Ⅲ级百分比为41.67%(50/120)。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筛选中科学运用超声造影,能够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造影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镇江市多家医院之间没有实现病人药品信息共享,病人可以在不同医院重复开药品处方,并且相关医药政策并没有限制透析等药品的使用上限,导致实际病人的药品处方单核销量往往远超过病人的实际的使用量,极易造成药品倒卖和浪费的问题。本文引入虚拟核销技术,将药品使用信息实时反馈记录在虚拟药品申领单中进行流转,实现血透病人可见不可拿,有效规避药品浪费和倒卖乱象,优化临床管理模式,领药、用药更快捷和高效。

  • 标签: []虚拟核销  血透药品 药品申领单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革新,大量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助产护理作为对实践教学依赖性较高的专业之一,其同样需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技术实现教学改革。在高校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提升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又可以促进本专业课程的改革。本文将依据教育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从多个方面探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并就多方面的要素提出一定的建议。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让更多高校助产专业的教师有所启发,以此推动助产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高校 助产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虚拟仿真属于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围绕用户实际需求创造的虚拟世界,结合使用群体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给用户提供互动学习及沉浸式体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案。现如今,虚拟仿真技术已有明显的突破效果,且深受国内护理专业领域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围绕虚拟仿真技术的概述,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的现实作用,提出该技术在我国护理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方法,帮助护理教师了解虚拟仿真技术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我国护理专业 虚拟仿真技术 教育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契合点。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临床环境和交互式场景中的应用,包括虚拟病人和疾病模拟、虚拟手术和操作模拟、虚拟现实头盔和手套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仿真训练系统的应用。接着,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优势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提供高度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以及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实践的机会。挑战方面,需要解决技术成本和设备要求问题,同时评估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效果上的影响。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 模拟临床环境 交互式场景 优势 挑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放式”解剖是法医学领域传统的死亡调查手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现代断层扫描影像学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完全有可能取代传统的解剖技术。本文综述了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解剖方面的应用,引入了“虚拟解剖”的概念。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这种独立、客观且微创的全新解剖方法,并对其在法医学死亡调查中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的预测。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大量广泛的法医死亡调查中,“虚拟解剖”将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损伤和死因分析鉴定方式。

  • 标签: 虚拟解剖 法医学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调控影响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关键基因,并探究分子机制和预后。方法通过分析Enrichr数据库中的基因组,获得EMT和转移性结直肠癌之间共同表达的枢纽基因。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被用来分析识别关键基因。利用多个生物信息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分析关键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功能富集。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探讨关键基因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探究可能存在的通路及分子机制。结果两个关键基因P21活化激酶1(PAK1)和转化生长因β3(TGFB3),分析与预后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显示,PAK1低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风险比(HR)=0.641,P<0.05],TGFB3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HR=1.561 P<0.05)。TGFB3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M分期(t=6.314,P<0.05)、病理分期(t=4.368,P<0.05)和N分期(t=5.843,P<0.05)显著相关;PAK1高表达组与人种(t=2.367,P<0.05)、病理分期(t=1.540,P<0.05)、N分期(t=1.677,P<0.05)和M分期(t=7.561,P<0.05)显著相关。KEGG路径分析确定了PAK1和TGFB3靶基因分别在"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中的起着关键作用。结论PAK1和TGFB3可能通过相关的分子机制影响结直肠癌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与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