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应力试验与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联合预测效果,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以合理指导孕期医学照料。方法对2011年5~7月的首诊孕妇进行普查追踪,采用SAS9.2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早产组的宫颈短缩程度高于非早产组(Z=4.7577,P=0.001),且宫颈长度<25mm者其宫颈短缩也明显增加(Z=3.1030,P=0.001)。宫颈短缩作为单项指标预测早产和联合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其特异度分别为0.8421和0.8947。结论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的灵敏度高,在其初筛的基础上,宫颈应力试验可作为复核的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可能。

  • 标签: 宫颈应力试验 宫颈短缩 宫颈长度 早产 联合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施加不同大小的周期性牵张力(6%、12%、20%细胞表面拉伸率),24h后检测其对细胞的总蛋白合成、ALP活性、Col-Ⅰ和OCN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小的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随力值的增大,牵张力能够呈强度依赖性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减少总蛋白合成及ALP活性,抑制C0l-Ⅰ及OCN的分泌。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可以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并呈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周期性张应力 人牙周膜细胞 生物学活性
  • 简介:全椎节切除术后迟发性应力骨折临床罕见,现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2例后路内固定取出后发生前路植骨块应力性骨折的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18岁,因“胸部疼痛1年突发截瘫”入院。

  • 标签: 应力骨折 切除术后 迟发性 植骨块 脊柱肿瘤 椎节
  • 简介:目前种植技术在无牙颌患者中应用广泛,但随之亦发现种植固定义齿的一些不足,所以种植覆盖义齿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在固位方式、种植体的数量和植入部位等方面该如何选择和把握呢?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的分析方法.研究受力状态下的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状况,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拟为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均匀,优化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 标签: 种植覆盖义齿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不同骨质条件中、达到骨整合时(40%的骨结合率),不同直径的8mm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为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6种不同直径的8mm种植体在Ⅰ~Ⅳ类骨质条件中,受垂直和侧向力时,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值大小及分布规律。结果在Ⅰ~Ⅳ类骨质中,无论垂直或是斜向加载,应力值随着种植体直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种植体直径3.3~5mm时,最大应力值大小变化较为明显(曲率约为-1);种植体直径5.5~7.1mm时,变化趋于平缓(曲率接近0)。另一方面,随着骨质密度降低,种植体骨界面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Ⅳ类〉Ⅲ类〉Ⅱ类〉Ⅰ类。在Ⅰ、Ⅱ类骨质中最大应力分布接近,Ⅲ、Ⅳ类骨质最大应力分布相近。结论在临床应用短种植体时,可尽量选择较粗直径的种植体(直径3.3~5mm),但当种植体直径足够大时(直径大于5.5mm),再增加种植体直径对临床效果的改善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Ⅲ、Ⅳ类骨质时的应力值远大于Ⅰ、Ⅱ类骨质,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将Ⅲ、Ⅳ类的骨质通过骨挤压、骨移植等方式来提高骨密度,以保证远期成功率。

  • 标签: 短种植体 种植体直径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 简介:摘要桩蛋白是一种主要定位于黏着斑且与细胞黏附相关的磷酸蛋白。通过磷酸化调节,桩蛋白参与细胞的黏附和运动。桩蛋白分子中含有LD结构域、LIM结构域、SH2和SH3结合结构域,能够和一系列的信号蛋白和结构蛋白结合,介导细胞信号转导。

  • 标签: 桩蛋白 黏着斑 磷酸化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考法决定教法,教法决定学法,科学的考试方法能正确引导教学活动。本文从师生共同评价考试法,无分数日常考试法,综合考试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希望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 标签: 健康评估 教学考试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被医院所重视。如何吸纳先进的IT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的研究课题。病历无论是对医院、病人、医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电子病历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1。我们采用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结合本院专业专科特点,研发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结构化电子病历 研发 病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优点和缺点,最后给出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及其建议。

  • 标签: 结构化 电子病历 质量监控
  • 简介:利用Hopkinson杆,以装甲钢、纯铜及IF钢为材料,采用设计的帽型样尺寸,在不同压力下进行高速冲击,利用EBSD分析其在高应变率变形下的剪切带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率为104s-1,装甲钢绝热剪切带呈现白亮带状,纯铜及IF钢剪切带宽度较宽且不耐浸蚀。3种材料剪切带内均存在细小等轴晶,装甲钢形成的剪切带取向较分散,但存在稍强的剪切坐标系下的{110}〈111〉织构,纯铜存在{111}〈110〉织构,IF钢形成{110}〈111〉织构。装甲钢抗绝热剪切的性能优于纯铜及IF钢。

  • 标签: 绝热剪切带 纯铜 IF钢 装甲钢
  • 简介:优先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战略,必须从医疗服务供给、筹资和监管三个角度安排,确保县级公立医院优先发展的制度结构。构建医疗服务的横向竞争机制和纵向整合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前提,改革医疗保险的付费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重构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保障。

  • 标签: 县级公立医院 横向竞争 纵向整合 付费制度 监管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哺乳动物与两栖动物中家兔和黑斑蛙视网膜结构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比较家兔与黑斑蛙的视网膜结构差异。结果光镜下观察HE染色切片,家兔与黑斑蛙视网膜自外向内均分为10层,家兔视网膜结构与黑斑蛙比较,色素上皮层的色素颗粒明显丰富,外核层细胞较小,密度较高,内核层层数较多。结论家兔与黑斑蛙视网膜具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 标签: 家兔黑斑蛙视网膜结构比较
  • 简介:摘要马替麦考酚酸(MycophenolicAcid)又名霉酚酸是一种免疫抑制剂,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产品中主要存在两种杂质,通过HPLC分析后它们对于马替麦考酚酸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26(杂质1),0.87(杂质2)。本实验通过制备液相提取纯化、质谱与核磁结合分析对两种杂质进行了结构分析。最终鉴定结果杂质1为5,7-dihydroxy-4-methylphthalide,杂质2为mycochromenicacid。

  • 标签: 马替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 5 7-dihydroxy-4-methylphthalide mycochromenic acid HPLC MS N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结构解剖变异及黏膜接触点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鼻腔结构异常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加麻黄素棉片试验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变异不同,实行相应的手术方法,解除鼻内粘膜接触点。结果79例患者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结论对确诊为鼻腔结构异常的鼻腔黏膜接触点头痛的患者,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效果满意。

  • 标签: 鼻腔结构异常 鼻源性头痛 鼻内窥镜
  • 简介:摘要通过对葛根有效成分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为例,去反应中药有效成分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该环境的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低压、低氧环境容易导致人体缺氧,造成一系列的机体功能异常,人体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将引发高原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高原环境下低压低氧导致肺、脑微循环的过度灌注,引起高原脑水肿和肺水肿。目前对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像学诊断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检查设备主要是CT、MRI,本文就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高原病 脑改变 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