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入院及住院第4周时追行两次测评。结果首次SASSDS测评显示,所有亲属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第二次测评显示,父母SAS及配偶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SASSDS减分率依次为:其他亲属〉父母〉配偶。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及药物干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亲属 SAS SDS 住院精神分裂症 患者亲属
  • 简介:ObjectiveToexplorethementalhealthstateforstaffbetweenthejointcapitalandthestate-ownedenterprises.Methods161staffwereaccessedwiththeSAS.ResultsThepreliminaryto-talscoreoftheSASforthejointcapitalenterprisestaffwas28.75+7.9andthescoreforthestate-ownedenterprisewas32.57±9.81.ConclusionThestaffbetweenthejointcapitalandthestate-ownedenterprisesmadedifferenceinthementalhealth,furthennore,thefirstwasbetter.

  • 标签: 焦虑自评量表 合资企业 国有企业 员工 心理健康
  • 简介:Frankel脊髓评分标准:A: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消失,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某些感觉;C:损伤平面以下仅有某些肌肉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D: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E: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

  • 标签: FRANKEL 评分标准 脊髓 肌肉运动功能 损伤平面 完全消失
  • 简介: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临床试验中有足够样本含量的随机化、对照、盲法临床试验是最理想的研究设计.不采用随机化盲法设计,当临床医生对某种疗法偏爱或厌恶时,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试验效应的判定,甚至剔除某些对象或改变对象处理安排,给试验带来偏倚,难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临床试验中最多采用的是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双盲试验.随机化保证了研究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处理组或对照组,但并不是所有的随机化方案都是等效的.有些研究人员自称的随机方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随机,不能有效地控制偏倚.一些时有报道使用的交替分配、表格号码(奇或偶)或出生日期等分配方法,貌似随机,可能并未真正随机.这些方法会潜在影响分配决定,因为负责分配病人的调研人员可能会事先知道下一个处理是什么,从而决定病人是否进入研究或根据自己对处理的偏好来分配病人;另外,这样的分配有时还会病人自身的某些规律暗合,因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随机方案.洗牌、抛硬币等方法尽管是随机的,但不能检查或重复.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是很好的方法,因为表中的数字是经过随机产生后定下来的,因此可以重复,但较为麻烦,对于样本量较大的临床试验,也很费时.在目前计算机应用非常普及的情况下,用统计软件中的随机化功能,事先给出种子数,进行随机化,既简单,又可重复,符合随机化要求,应予提倡.本文介绍用SAS系统实现临床试验随机化的方法,并兼论随机化试验的盲法及伦理问题.

  • 标签: 随机化临床试验 SAS系统 随机方案设计
  • 简介:目的: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计算LD50、95%可信限和平均可信限率(FL%)等.方法:以吡嘧司特钾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例,采用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程序,以Bliss法计算LD50、95%可信限FL%等.结果:吡嘧司特钾的LD50=(1248.23±141.210)mg/kg,FL%=11.31%.结论:采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LD50等计算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医学统计学 SAS Bliss法 半数致死量
  • 简介:目的:筛选肿瘤细胞株SP2/0的SAS蛋白适配分子,并观察该适配分子对肿瘤细胞株SP2/0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配体指数增强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出对小鼠骨髓瘤细胞株SP2/0SAS蛋白质的DNA性质适配分子,并观察该适配分子对SP2/0小鼠成纤维细胞株3T3的影响.结果:该适配分子对SP2/0细胞株的抑制率较高,SP2/0细胞株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对3T3细胞株无影响.结论:该适配分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株SP2/0的生长.

  • 标签: 适配分子 SAS蛋白质 抑癌作用
  • 简介:  2000年Malinchoc等[1]首先应用MELD来预测终末期肝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的死亡率,证实MELD对终末期肝病生存率的预测是有效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 标签: 应用不足 系统应用 评分系统
  • 简介:国内许多学者已在临床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对危重疾病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14-16.〔19〕梁建业.APACHEⅡ与APACHEⅢ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应用比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标签: 危重疾病 应用现状 我国危重
  • 简介:  2000年Malinchoc等[1]首先应用MELD来预测终末期肝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患者的死亡率,证实MELD对终末期肝病生存率的预测是有效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 标签: 应用不足 系统应用 评分系统
  • 简介:随着对产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前监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手段,在产前监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利用胎心监护仪及B超了解胎儿某些生物物理活动来判断其有无急慢性缺氧及胎儿预后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胎儿宫内缺氧 生物物理评分 产前监护 急慢性缺氧 胎心监护仪 质量要求
  • 简介:从1994年1月~1995年6月,为探讨疝修补术的个体化治疗,对45例腹股沟疝患者评分。当得分≤5分时,行疝囊高位结扎+内环缩小术(即H+I手术),或疝囊高位结扎+腹股沟后壁修补术(巴西尼法)(即H+P(B)手术);当总得分≥6分时,行疝囊高位结扎+内环缩小术+腹股沟后壁修补术(Shouldice氏法)(即H+I+P(S)手术),或H+P(B)手术。术后随访10月~15月,总分≤5组行H+I,或H+P(B)手术者,术后均无复发,两种术式比较,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分≥6组,术后H+P(B)组复发3例(复发时间分别在术后1,2,4月),而H+I+P(S)组无复发,两种术式比较,复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果表明:总分≤5时,仅需行H+I手术,不必行后壁修补;总分≥6时,行H+I+P(S)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H+P(B)。腹股沟疝术前评分简单,可行,可作为腹股沟疝个体化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

  • 标签: 腹股沟疝 手术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护理工作中实施工作质量评分制度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科室设置护士工作质量评分记录本,在每班护理工作中由护士长或质控成员进行检查反馈,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护理缺陷减少,护理部护理质量月综评价提高,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同事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是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并能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升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工作质量评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黄豆型中国营养平衡米的营养价值,为市场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每100克黄豆型营养平衡米的必微量元素(ETE)Zn、Cu、Fe、Mn含量分别为5.04、0.46、6.74、1.15mg,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得Se含量为0.025mg。并对营养平衡米、普通稻米及6种常用食物进行营养评分(NSF)。结果评得平衡米、稻米、黄豆、瘦肉、鲜牛奶、鸡蛋、草鱼、大白菜的微量元素(TE)总食物营养评分(NSF)值分别为940、286、998、743、38、4216、35、347。又用黄豆型平衡米稻米分别与六种食品为儿童配膳并作NSF,评得平衡米膳TE总NSF值为713比稻米膳451高1.58倍。结论据此认为黄豆型平衡米ErE、NSFV及平衡米膳NSFV比稻米及稻米膳高。且配膳后其Zn、Cu、Fe、Mn、Se摄入量,NSFV、均达到因缺Zn、Cu、Fe、Mn、Se引起的贫血、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糖尿病、骨关节病、骨骼畸形、白内障、生殖机能低下、视力下降、近视、智力不全、生长缓慢及DNA、RNA蛋白质合成障碍等的营养治疗量及RDA且模式合理。值得推广食用,改革主食稻米营养结构。

  • 标签: 营养评分 微量元素 营养平衡米
  • 简介:目的:探讨入院SIRS评分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我院急诊创伤中心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入院进行了SIRS评分ISS评分,SIRS定义为SIRS评分≥2。按照有无感染依据将病人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间ISS评分、年龄以及SIRS四个变量的差异。统计分析入院SIRS评分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患者ISS评分、白细胞计数、平均年龄均比非感染者高、而体温则比非感染者低(所有P〈0.01)。统计发现,共有88例(34.11%)诊断为SIRS,当作了年龄ISS变量调整后,低体温和白细胞增多最能预示感染(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入院SIRS评分≥2能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而且随着SIRS评分增高,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增加。结论:入院SIRS评分≥2能独立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每日SIRS评分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从而早期给予干预。

  • 标签: SIRS 多发伤 院内感染
  • 简介:为较客观反映颈腰劳损病所致的颈腰痛病情轻重治疗效果,日本骨科协会(JOA)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颈腰痛17分评分标准,后又增加到29分评分标准,被广泛应用于l艋床疗效观察。中国整脊治疗学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三大原则,“整脊手法、针灸、辨证内外用药功能锻炼”四大综合疗法,以调整脊柱骨、关节紊乱使之平衡为主要目的。因此在临床观察诊疗范围、治疗效果上与日本骨科协会要求有所不同。现结合临床中国整脊学的特点,提出以下60分评分标准,供参考修订补充。

  • 标签: 中国整脊学 评分标准 整脊手法 颈腰痛 分法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诱发电位评估昏迷患者的价值。方法对39例昏迷患者在24h内进行BAEP、SEP检测及GCS评分,病后3月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诱发电位的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的预后准确率。结论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判断价值,且早期预后准确率高于GCS评分

  • 标签: 诱发电位 GCS评分 昏迷 预后评估
  • 简介:考核是激励护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不仅有“鉴定”“改进”的作用,还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如果护生认为考核中不同教师评分差异较大,考试成绩不能真正反映自身的实际能力,会挫伤护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护士扎实的技术操作,熟练精湛的技术,与患者的生命安危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检验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的准确性,既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护生动手能力,使护生理解各项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又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施,为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提高护生第一任职能力奠定基础。

  • 标签: 护理操作技能 考核评分 教师 学习热情 误差 动手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因素。方法对80倒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40例住院患者术前在医务人员陪同下或独立对I—PSS资料评估。40例门诊患者参加前列腺增生症知识讲座前、后评估的I—PS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I—PSS总评分、憋尿困难、排尿费力症状评分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干预组与对照组对8个项目评分中,有7项症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与实验组对尿频、憋尿困难、尿线变细、夜尿次数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患者确认个体症状有一定难度,症状的评估受干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I—PSS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