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人工诱变育种有幅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两个方法。它是通过电离幅射或化学的作用去影响鱼类组织内化学遗传物质(如核苷酸染色体),引起染色体的局部丧失或造成染色体易位、倒拉等染色体结构的变化。这些影响能使鱼类的性状产生变异,通常称为突变。这样,从突变的个体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鱼类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就叫人工诱变育种。

  • 标签: 人工诱变 育种 鱼类 化学诱变 性状 培育
  • 简介: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野、林缘、田边、路旁等处。它的生命力极强,全株含白色汁液,多开黄白色花,花期4个月~5个月。蒲公英在整个生长期病虫害极少,人工栽培不需施农药,是一种极少受污染的绿色食品。它耐寒耐旱,土层化冻10cm生长点即...

  • 标签: 栽培蒲公英 人工栽培 软化栽培 露地播种 移栽法 辽宁省鞍山市
  • 简介:海象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又名“巨骨舌鱼”,已有近亿年的历史,是最大的淡水鱼,属于土著一族。此鱼嘴部没有龙须,外观和龙鱼根本没有相似之处,但却属同科兄弟。海象是典型的“老来俏”,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后半部的鳞片边沿会由尾部开始逐渐变成鲜红色,直到背腹部。它的体长可达5米,重达近千斤,它宽大的肢体、厚重的“铠甲”,古铜色的头部花纹,仿若从远古而来的战士,真可谓淡水中的巨无霸!

  • 标签: 人工饲养 海象 亚马逊河流域 淡水鱼 南美洲 古铜色
  • 简介:苦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对苦竹人工栽培研究较少,制约了苦竹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选择造林时间、竹杆保护、母竹带土情况等3个因子,进行苦竹人工栽培试验,寻找影响苦竹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分析总结苦竹人工栽培技术.

  • 标签: 苦竹 人工栽培 试验 成活率 开发利用
  • 简介:一、丝状体的培育1、种菜来源:一是地种(第二代),二是去年3月2日从福建省晋江县紫菜场运回。2、种菜选择:健壮无病害,果孢子比较成熟的藻体,经过滤海水洗过2-3次,除去藻体表面杂物,然后散开阴干。

  • 标签: 紫菜 种菜 人工养殖 培育 试验 孢子
  • 简介:山瑞义名山瑞鳖(TrionyxSteindachneriSiebenroek),属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的山区的山涧、河溪中,以广西南宁地区数量较多。

  • 标签: 脊椎动物 龟鳖目 爬行纲 海南岛 数量 人工养殖
  • 简介:身形巨大,甲壳上特殊的花纹以及某些特殊的行为特性,是陆龟吸引两栖爬虫爱好者的地方.随着最近国内越来越多的陆龟品种被引进.以及饲养资料越来越普及和完善.国内饲养陆龟的爱好者也随之越来越多。

  • 标签: 陆龟 人工饵料 行为特性 爱好 饲养 国内
  • 简介:对老龄人工草地实施补播和施肥,可提高牧草产量4~9倍,改变传统的利用方式,可使人工草地永续利用。

  • 标签: 人工草地 改良
  • 简介:人工活拔鹅羽绒能有效地提高鹅的产羽量,一般可连续采3年羽绒再淘汰。成年鹅1年可拔7-8次羽绒,当年鹅可拔3~4次羽绒。同时人工活拔的羽绒没有杂质和其他羽毛的混杂。因此人工活拔羽绒量至少要高于宰杀烫煺取羽绒量的3%以上,且羽绒质量也显著优于烫羽,其经济效益超过了鹅肉的经济价值。因此说,人工活拔鹅羽绒是提高羽绒的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鹅羽绒 人工 技术 活拔羽绒 经济价值 经济效益
  • 简介: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对虾增、养殖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台湾和厄瓜多尔,年产量分别达15,000吨和30,000吨,远远地超过了日本。出现这种爆炸性产量,可以说是对虾养殖迅猛崛起的结果,这种趋势尚有波及世界各国之倾向。

  • 标签: 对虾养殖 饵料 年产量 养殖业 厄瓜多尔 发展
  • 简介:黑鲷人工育苗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日本在60年代进行黑鲷人工育苗,80年代开始建造大型黑鲷人工渔场。我国港台地区于70年代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工作,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0、1981年取得黑鲷苗种中间生产成功。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在我国南海区取得黑鲷苗种批量生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

  • 标签: 黑鲷 人工育苗 冷冻精液 苗种 水产 渔场
  • 简介:今年3、4月份,我队从红湾、沙角等地捕回亲虾,经过粗选后,暂养子网箱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很易引起亲虾在运输途中产卵或退化,因此对选择后的亲虾采取以下方法取得受精卵:(1)加温或降温刺激;(2)适当增加营养,投喂亲虾喜食的新鲜蟹肉、泥蚶、虾肉等.对虾产卵量很大,

  • 标签: 亲虾 对虾 产卵量 人工育苗 暂养 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