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农业部报告称,近期出口销售美国大豆250万吨,高于分析师的预估区间,农业部同样报告称,民间出口商报告向未知目的地出口销售总计12万吨美国大豆,其中6万吨为2016—2017市场年度付运,另外6万吨为2017—2018年度付运。出口需求强劲继续为美盘带来支撑,不过进入11月初USDA月度报告临近,市场重新聚焦丰产基本面,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进展报告显示,

  • 标签: 市场 美国农业部 豆粕 美国大豆 USDA 出口
  • 简介: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疾病中常发病之一,常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汁品质不良,从而引起奶牛利用年限缩短,最终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探究其主要的发病因素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发病因素 调查
  • 简介:营养因素对繁殖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保证其合理的膳食,进而满足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尤为重要。无论是营养不良,亦或是营养过剩,都会给羊的繁殖性能带来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营养因素对羊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营养因素可能对羊的繁殖性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营养因素 繁殖性能
  • 简介:日前,在2016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现场观摩活动的研讨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邱军认为,当前限制玉米机收籽粒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是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普遍偏长,

  • 标签: 玉米籽粒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收发 玉米品种 黄淮海地区 现场观摩
  • 简介:土壤、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是影响食用仙人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及适宜水平进行了探讨,旨为规范食用仙人掌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食用仙人掌 环境因素
  • 简介: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000个/667m~2),而高海拔(1000和1200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合江方竹 退笋动态 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 简介:调查蕉城区不同海拔、坡向和无性系的2年生油茶的生长情况,平均成活率89.2%,平均高27.2cm,平均冠径69.3cm。不同海拔、坡向、无性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年生油茶幼树的生长。海拔较低和阳坡有利于油茶的生长,海拔较高和阴坡则不利于油茶生长。蕉城区种植油茶适宜在海拔低于600m的阳坡,选择闽43品种进行种植,生长较快。在海拔高于800m和阴坡的山地不宜种植油茶,否则油茶生长较差。

  • 标签: 油茶 海拔 坡向 无性系
  • 简介:近年来,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伴随的猪病也越来越多,病情也更趋复杂,特别是各类免疫抑制性疾病愈演愈烈,危害程度日益加重,不仅使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导致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居多,而且增加了诊治难度,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规模化猪场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免疫抑制 猪群免疫 养猪业 规模化猪场 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
  • 简介:介绍了气吸式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对影响气吸式播种机播种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 标签: 气吸式播种机 播种质量 排种盘
  • 简介:为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泥沙沉积过程的影响及判别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采用原位观测方法,对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的泥沙沉积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消落带微地形、河流水文泥沙条件、消落带土壤侵蚀、消落带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展开调查、分析和量化测算,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泥沙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库尾江津—涪陵河段以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剧烈,自然环境因素与泥沙沉积量均无显著关系。2)库中涪陵—奉节河段以消落带地形特征中的坡度和高程影响较为明显,二者与泥沙沉积量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508和-0.714;坡度越小,泥沙沉积越多;高程越低,消落带被含沙水流淹没的时间越长,泥沙沉积量也越多。3)库首奉节-秭归段则以坡度的影响为主,其与泥沙沉积量的相关程度为-0.517,坡度越小,泥沙沉积越多,不同高程间的泥沙沉积量并无太大差异。研究说明,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泥沙沉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消落带坡度、高程、河流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4种,植被盖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没有影响,4种因素的影响范围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 标签: 沉积泥沙 影响因素 消落带 微地形 河流水沙条件 土壤侵蚀
  • 简介:葡萄霜霉病的流行与品种抗性、多雨高湿和栽培管理不当等有关。注意选择抗病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及时消灭病原、适时对果实套袋、再辅以药剂防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危害。

  • 标签: 葡萄霜霉病 症状 发病规律 流行因素 无公害防治
  • 简介: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东北黑土区流域侵蚀产沙建立宏观认识,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尺度的典型流域,通过收集降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不同尺度流域土壤流失量;采用流域出口量水堰和水文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计算流域输沙量,从而得出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悬移质泥沙输移比(SDR)。研究区小尺度流域全年SDR为0.33,大中尺度流域SDR变化于0.005~0.365之间,平均仅0.051。本区SDR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小尺度流域雨季SDR为0.38,春季融雪侵蚀期仅为0.17;流域面积(A)和主河道比降(SLP)是影响大中尺度流域SDR的重要因素;SDR与A呈幂函数递减关系,这在丘陵漫岗区更为显著;山区的流域的SDR随SLP的增加而递增。研究成果有助于建立本区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沙输移比 土壤流失量 输沙量 流域面积 主河道比降 黑土区
  • 简介:作为应对环境风险和促进环境保护的金融工具,绿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正面临支付意愿不足的困境。立足于微观主体的投保行为,通过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效用理论分析投保人的行为特征和保险产品的设计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从理论上提出影响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因素。然后,结合无锡市推行绿色保险的成功案例印证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降低投保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保险定价机制,以及政府对绿色保险运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进行纠正,是提升企业支付意愿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绿色保险 支付意愿 效用理论
  • 简介:由于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它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贫困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掌握他们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识别影响他们采取适应措施的重要因素,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澜沧江这样一个已经历了较明显气候变化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访谈搜集了较详细的村级和农户级数据。通过一般描述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受访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生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已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户家庭采取适应措施的数量跟家庭的人力资本、接受的相关培训和社会资本等因素显著相关。基于上述发现,建议政府今后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强技术推广和农户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 标签: 气候变化 适应性 澜沧江地区 泊松回归
  • 简介:《动物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内容抽象枯燥,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该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开发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和实践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高职"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 标签: 高职教育 动物解剖生理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 简介:浙江省杭州市濮家小学笕新校区在校园里建了一个猪圈,取名叫“猪宝堡”。2015年11月17日,5只小猪正式入住“猪宝堡”,成为学校的官宠。

  • 标签: 杭州市 养猪 猪圈 校园 小学 喂猪
  • 简介: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是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理论与实践技能。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根据现代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南方林木的生产特点,分析该校种苗学课程的现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实习等方面对种苗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充分体现种苗学作为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培养的作用。

  • 标签: 种苗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 简介:为揭示土壤侵蚀最为剧烈的水蚀风蚀交错区下垫面景观格局变化对流域降雨产流、侵蚀产沙的影响程度,以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西柳沟为研究对象,根据LandsatTM影像数据和流域长系列水沙实测数据资料,借助GIS和Fragstats平台,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和水沙变化特征,探讨景观指数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域优势景观类型为草地,从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来分析,1985—2010年间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稳定性最高,其次为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和耕地的转化最为剧烈,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2)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年际差异显著;同年输沙量相比,径流量的减小趋势变化更为明显;径流泥沙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为0.67。3)景观指数与径流量、泥沙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其中径流量与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结合度、聚集度指标和蔓延度指数均呈负相关,而与景观形态指数、景观分割度呈正相关;而泥沙仅与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标和斑块结合度成负相关,与其他景观指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景观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结合度以及聚集度指数的提高,流域降雨入渗量明显增加,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因此,提高流域景观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结合度以及聚集度指数可以增强水蚀风蚀交错区内流域的蓄水保土功能及生态优化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水蚀风蚀交错区 景观格局 径流量 输沙量 西柳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