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植株幼苗染色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随着奶牛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高产牛不断增加,但患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牛只也逐渐增多,一些标准化奶牛场,虽然配备了先进设备,但在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当前奶牛养殖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每年仅黑龙江垦区的20万头产奶牛就会损失4~5亿元。为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6年以“黑龙江省垦区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为题立项,旨在研究出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2011年以“奶牛营养与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为题立项,旨在将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技术推广实施。该项目的研究与推广,既可减少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又可以减少奶牛生产中激素及抗生素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邀请该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繁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为《畜牧课堂》栏目撰文,将该技术推广给广大养殖户。

  • 标签: 繁殖障碍性疾病 疾病综合防治 疾病防治 繁殖技术 奶牛场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简介: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 标签: 隐性乳房炎 病因 奶牛乳房炎 防治 浆液性乳房炎 出血性乳房炎
  • 简介: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影响,选择体质量在550kg左右、2~4胎次、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0头.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试验组添加中药复方制剂,每天每头添加150g,连续用药15d;对照组不用药;于试验前、试验结束后分别采集乳样,用CMT检测法测定乳房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前试验组、对照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0%、60%,试验后试验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比试验前降低了40%,而对照组比试验前升高了10%.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对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中药复方制剂 奶牛 隐形乳房炎
  • 简介: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炎发病机理和隐性乳腺炎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病原菌经过乳头管进入乳池和腺泡,逃避机体的防御后在腺泡内增殖,建立感染,引发乳腺炎。目前隐性乳腺炎常用的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寻求新型生物标记物。利用新型生物标记物建立的奶牛隐性乳腺炎诊断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隐性乳房炎 发病机理 生物标记物 诊断方法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牛奶及鲜奶制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奶牛业的发展前景非常远大。但目前在奶牛饲养中,由于奶农饲养管理不当和防病意识的淡漠,极易造成奶牛乳房炎的发病。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程度严重.但发病率低。隐性乳腺炎虽无临床型表现。但用利拉伐CMT隐性乳房炎检测液可检测到阳性,因其无明显症状而不易被发现造成乳牛业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不仅使产奶量下降,而且严重影响鲜奶品质,增加了奶农的经济损失和病牛淘汰率。

  • 标签: 奶牛隐性乳房炎 疗效试验 临床型乳房炎 治疗 经济损失 奶牛乳房炎
  • 简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ajorhistoeompatibilitycomplex)是最具多态性的免疫分子。其多态性主要取决于群体内MHC基因的大量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间高度的序列变异。等位基因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抗原肽结合区(peptidebindingregion,PBR),这决定了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免疫力差异。鱼类受多倍化影响,MHC基因的多态性还表现在同一基因存在多个基因座位(多拷贝)。MHC的高度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力的相关性,使其在鱼类遗传进化、抗病育种等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鱼类MHC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标签: 鱼类 MHC基因 多态性 遗传育种
  • 简介:分子标记作为一种可以准确快速获得遗传信息的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学、医学等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对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保存措施的制定,燕麦资源新基因的挖掘和种质创新及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 简介:不同辣椒亲本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不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不同。株幅、果长、果宽、单果质量、门椒节位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干特殊配合力方差,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株高、每株果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主要是由非加性基因效应决定,不能固定遗传。亲本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678次之;组合678~685与682~691各主要经济性状特殊配合力较高。因此,亲本691、678是优良的育种材料。

  • 标签: 辣椒 配合力 遗传参数
  • 简介:为了方便辣椒的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分析,我们利用辣椒基因组富集文库和公共数据库辣椒的cDNA序列,从中开发了一批非冗余的、具有2~3个碱基基序的SSR(simplesequencerepeat)标记。SSR富集文库由三种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RsaI)和两种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b(GA)15和b(CA)15共同构建而成。从6528个克隆开发了1736个基因组SSR标记,从13003个序列中获得了1344个cDNA序列来源的SSR标记。利用自交系K9-11和MZC-180的种内杂交种(K9-11×MZC-180)获得了双单倍体分离群体,并用于遗传作图。将597个标记定位到该连锁图上,其中包括265个新开发的SSR标记。将该遗传图谱命名为KL-DH,它包括12个连锁群,覆盖了2028cM的遗传距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少于4cM。将KL-DH图谱的框架结构与已发表的COSⅡ图谱进行了比较,并利用番茄的基因组序列来整合两个图谱。COSⅡ图谱是由C.frutescens×C.annuum种间杂种的F2分离群体构建而成。本研究所建立的种内杂交KL-DH图谱和种间杂交COSⅡ图谱在图谱长度和标记分布上比较相似,表明KL-DH图谱几乎覆盖了整个辣椒基因组。

  • 标签: 辣椒 连锁图谱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番茄基因组
  • 简介: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提高甘蓝型油菜种质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从140对甘蓝型油菜SSR引物中,筛选出40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并结合植株田间农艺性状特征鉴定,对63份来自四川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性状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0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检测到152个等位变异,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3.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0.8497;在带型分析基础上,根据相似系数将参试材料聚为5大类群,多数参试材料属于第2、3大类群;在SSR多态信息基础上,对参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4个群体,86%的参试材料Q值大于0.70。对40个SSR位点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linearmodel)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5个位点与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其中6个位点极显著相关。这6个SSR位点分别为:yw222和ywy05标记与全株角果数极显著相关,yw140和yw134标记与主序角果数极显著相关,ywy19和yw138标记与一次分支数极显著相关;其中ywy19同时与每角粒数、主序角果数、主序有效长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参试材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研究分析所得与农艺性状极显著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在提高甘蓝型油菜种质的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甘蓝型油菜 SSR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 简介:奶牛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引起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养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兽医工作的经验,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围产期疾病的防治做一介绍。

  • 标签: 围产期奶牛 常见疾病 诊治 机体抵抗力 子宫内膜炎 围产期疾病
  • 简介:分布在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和额木尔河等水域的北极茴鱼一新纪录种Thymallussp,种群数量少、分布范围狭小,群体资源面临濒危。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分析了黑龙江上游的北极茴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序列,共获得了1104bp核苷酸全序列,与分布于勒拿河的该种茴鱼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23尾个体中共检测到3个单倍型(Hap1、Hap2,及Hap3),其中Hap3为黑龙江和勒拿河共享;利用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和网络图显示,黑龙江群体可能起源于勒拿河。黑龙江上游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530)和核苷酸多样性(0.00053)远低于同域分布的其它种茴鱼;黑龙江群体与勒拿河群体的Fst为38.56%(P〈0.05),已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

  • 标签: 北极茴鱼 D—loop遗传多样性 黑龙江上游
  • 简介: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15天至产后15天.要经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干奶、分娩、泌乳。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产生较大的应激,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这些疾病的发生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甚至被迫淘汰,给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产后败血症及真胃变位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 标签: 围产期疾病 奶牛场 病因分析 防治 生理阶段 产后瘫痪
  • 简介: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温保存前后DNA甲基化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四个品种的成活率分别为86.93%,/o、78.03%、71.57%和65.82%。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显著。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的结果显示: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品种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品种基因组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温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本文运用MSAP技术对马铃薯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进行胞嘧啶甲基化分析表明,使用MSAP检测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DNA甲基化遗传变异非常有效。

  • 标签: 马铃薯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用来描述以呼吸系统症状和生长育肥猪低生长率为特征的一系列症状。PRDC由多种病因造成,如PCV2病毒就可能是引起PRDC的病原体之一。PCV2主要导致猪圆环病毒相关性系统疾病(PCV2-SD)。

  • 标签: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 呼吸系统 PRDC PCV2 生长育肥猪
  • 简介:冷作工一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大纲所必要的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多方面来简单阐述冷作工的一化教学研究。

  • 标签: 冷作工 一体 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