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000个/667m~2),而高海拔(1000和1200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合江方竹 退笋动态 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 简介:1猪病的发生规律1.1哺乳期(出生一断奶)猪瘟(HC)、猪红痢(CE)1~3天、猪先天性阵颤(CP)、猪溶血性黄疸、猪低血糖、猪黄痢(YS)3-7天、猪口蹄疫(MFD)、猪附红细胞体(EC)、猪蓝耳病(PRRS)、猪传染胃肠炎(TGE)、猪流行腹泻(PED)、轮状病毒(RV)、猪链球菌病(SS)、猪白痢(WS)8-20天、猪渗出性皮炎、猪伪狂犬(PR)、猪球虫病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HP)。

  • 标签: 猪瘟 防控措施 发病规律 猪传染性胃肠炎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附红细胞体
  • 简介:对马尾松-黑松混交林松材线虫病疫木构成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松死亡率高于马尾松,两者比例为1:0.39;7月15日至8月15日是死亡高峰期,早期:中期:近期=1:0.22:0.10;枯死树径阶构成与林相自然径阶一致,平均为17.5cm;枯死木的质量明显低于健康木,健康木重量:胸径=7.857kg/cm,而枯死木重量:胸径=2.647kg/cm,后者只及前者的33.7%。

  • 标签: 马尾松 黑松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松疫木
  • 简介:于2007~2015年对杨梅卷叶蛾的发生特点和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调查研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以此为依据,对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近年发生较重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防控对策措施。

  • 标签: 杨梅卷叶蛾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简介:田间采取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土壤农化性状和植株中各部位氮、磷、钾含量,研究了人参需肥规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年生单株人参各部位N、P、K吸收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参吸收K的含量显著高于N和P,5年生人参根吸收K的含量是N的1.21倍、是P的4.90倍;人参吸收NP比为4.40~5.60∶1,KP比为5.04~7.31∶1,吸收的K多于N,趋势为K>N>P;参根增重的变化过程为一个S形曲线,参根增重速度(V)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单峰曲线,极值点出现在第5年,突变点出现在3.5~6年,此期根重增长迅速;将试验区二茬地土壤化学肥力分为3级,在全层施肥条件下,维持有机质水平不变,每平方米需施用有机肥3.36公斤/m2;人参目标产量2.0公斤,中肥力土壤全生育期(二年栽子移栽3年)磷酸二铵每帘(16.5m2)用量约为7.3斤,硫酸钾用量约为3.8斤;测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土壤中有机质、N、P、K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7.5%,12.7%、13.6%和8.4%,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8.1%.

  • 标签: 人参 需肥 规律
  • 简介:高光栽培技术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推广的玉米水稻新型栽培种植模式。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不同,不同方向和高度的地物接受太阳光照的强度、时间长短不同,以及北半球夏季日照时间长、西南向光照强和西南向风频率高的气候资源特点,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的新型栽培模式,最佳栽培垄向为磁南偏西20°。一、高光栽培模式技术要点1、就是改常规垅向为磁南偏西20°。

  • 标签: 德惠市玉米 情况发展前景 效栽培
  • 简介:研究了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5.7%甲维盐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18%杀虫双水剂5种不同的药剂单一或混配药剂树干注药后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均有控制作用,其效果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施药后时间有关。其中1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倍30%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原药,20倍18%杀虫双水剂进行树干注射效果较好,注药后第7天虫口减退率均能达到100%,这几种药和组合可用于悬铃木方翅网蝽树干注药防治。

  • 标签: 悬铃木方翅网蝽 树干注药 虫口减退率 防效
  • 简介:通过对杭州市萧山区星天牛在红花檵木上的生活规律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萧山区星天牛在红花檵木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干基部或根部越冬。在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开始陆续羽化,6月初至7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7月下旬逐渐减少。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产卵,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化后开始为害,幼虫期约10个月。星天牛防治以6月初至7月上旬防治成虫为宜。

  • 标签: 星天牛 发生规律 红花檵木 萧山区
  • 简介:建立了茄子中多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多唑对茄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茄子中多唑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酸-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5.0mg/L范围内多唑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5mg/kg,在茄子中的定量限(LOQ)为0.02mg/kg。在0.02、0.10和0.20mg/kg3个添加水平下,多唑在茄子中的回收率为88%-9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9%。其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5d,正常收获期茄子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2mg/kg。多唑可矮化茄子植株,增加产量,提高Vc、可溶性糖和黄酮含量,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g/hm2,喷施2次。茄子中多唑残留对中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暴露量为0.70-1.9μg/(kgbw·d),仅占ARfD的0.70%-1.9%,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茄子中多唑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 标签: 多效唑 茄子 残留 消解动态 风险评估
  • 简介:板栗病虫害已成为信阳板栗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阐述信阳市板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特点及危害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 标签: 板栗 病害 虫害 防治技术 信阳
  • 简介: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1514可湿粉剂(WP)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于2014–2015年在中国河北省文安县、献县、枣强县及辛集市4个实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采用失重法测定了其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的影响,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测定了该菌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拔节期,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的防均显著高于B1514片剂,但明显低于戊唑醇湿拌种剂(WS);成熟期,辛集、献县和枣强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平均防为64.0%,与戊唑醇WS处理差异不显著,比B1514片剂处理组高7.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文安试验点B1514WP处理组防为65.2%,与B1514片剂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戊唑醇WS处理组。在成熟期,B1514WP对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为64.2%,较空白对照提高38.6%,但与B1514片剂和秸秆腐解剂处理差异不显著。此外,B1514W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92.8%),降低了真菌数量(48.4%),但对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影响。采用B1514WP拌种后,小麦株高和分蘖数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8%和12%;4个试验点小麦平均产量为7545kg/hm2,分别比B1514片剂、戊唑醇WS、秸秆腐解剂处理和空白对照提高6.8%、5.5%、9.3%和10.9%。研究表明,B1514WP对小麦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并能加速秸秆腐解,增加土壤中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促进小麦生长并增产。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B1514 可湿性粉剂 小麦纹枯病 秸秆腐解 土壤微生物
  • 简介: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种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 标签: 病毒混合感染 ELISA PCR 免疫抗体效价 关系分析
  • 简介:本文对辽宁省桓仁县林下参基地土壤养分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层含量变化规律均为0~5cm〉5~10cm〉10~15cm。不同海拔土壤碱解氮均值的变化规律为590.1m〉564.5m〉626.7m;随海拔高度增加有效磷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土壤有效钾含量变化规律随海拔高度先升高后趋于平稳。以海拔为590.1m(即山坡中部)土壤有效养分最高。

  • 标签: 林下参 土壤养分 海拔
  • 简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并筛选了25种具有代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雌成螨的触杀活性,并构建了一个预测能力较强的定量构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化合物对朱砂叶螨均具有触杀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处理48h后,LC50值低于1000mg/L的化合物有8个,分别是3-(2-苯并咪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1)、3-(2-苯并噻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2)、3-氨基香豆素(3)、3-乙酰基香豆素(4)、4-甲氧基香豆素(5)、6-硝基香豆素(8)、6,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和7,8-二羟基香豆素(21),其中化合物1、2、3、5和13的杀螨活性优于药剂对照螺螨酯或与其活性相当;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13,处理48h和72h后LC50值分别为284.8和122.2mg/L,其毒力约为螺螨酯的2倍。通过计算得到2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34种物化参数,以此为描述子,经过SPSS相关剔除、逐步回归分析和校正,得到一个以扭转力、取向力、总能量和分子半径为自变量的QSAR模型,该模型复相关系数R达到0.987,复判定系数R2也达到0.967,通过F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 标签: 香豆素类化合物 朱砂叶螨 触杀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QSAR)
  • 简介:土壤侵蚀是影响三峡库区土壤养分流失、河道淤积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GI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三峡库区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并对研究区1990—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三峡库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侵蚀量呈减少的趋势,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8356.4507万t,属于中度侵蚀;从空间上看,研究区微度、轻度侵蚀等级分布面积最广。在同一年分内,6种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模数依次为:旱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田〉建设用地;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侵蚀差异显著,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贡献率相差很大;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微度侵蚀的面积逐渐增加,中度侵蚀及以上侵蚀等级的侵蚀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向低等级转移;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库区的土壤侵蚀总体上呈现转好的趋势,但是局部地区的治理工作仍需加强。

  • 标签: RUSLE GIS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三峡库区
  • 简介: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苯醚甲环唑、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以Waldy公式进行评价,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按质量比以1∶50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29。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80%苯噻锰锌可湿粉剂以有效成分1∶50进行混配后,600倍稀释防最高为91.06%,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稀释和80%苯噻锰锌700倍稀释的防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 苹果斑点落叶病 联合毒力 田间药效
  • 简介:该病为一种病毒性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发生水泡和伴有大量流涎,故亦称“流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死亡率可达50%。文中就对兔传染水泡口炎的诊疗做一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家畜不同的病变有不同的处理机制,应对家畜局部和全身组织病变的分析和处理方式也不同,家畜病变后应当结合家畜的病变性质,病变的位置和病变的表现,对症下药,才能最终解决家畜复杂病变带来的后果和经济损失.

  • 标签: 家畜 病变 对症下药
  • 简介:传染肠胃炎和流行腹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疫病,两者有类似之处,如果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出现诊断错误,进而影响到后续治疗的现象.事实上,传染肠胃炎与流行腹泻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为此,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疫病的区别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正确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传染性肠胃炎 流行性腹泻 鉴别
  • 简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展开有益探讨。

  • 标签: 土壤 无机肥 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