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在考虑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层面的基础上,以国内外河流评价指标为依据,以北京市汤河为例,以沿河典型河段所测21个样点的5类因素涉及17个指标为基础,用因子分析分析指标对于北京市汤河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河床作用因子、植被作用因子在头道穴段和汤河口段对汤河总体生态健康影响较大;2)在21个调查河段中,对北京市汤河生态健康起显著影响作用的主要为河流岸坡因子、植被作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汤河(北京段)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 标签: 河流生态 因子分析 相关度 河流生态健康 北京市汤河
  • 简介:为了调查分析邯郸地区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种类及乳房炎的发生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应用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致病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邯郸地区69%以上患乳房炎奶牛是由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与正常奶牛相比,患病奶牛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糖、免疫球蛋白G(IgG)、皮质醇(COR)含量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去甲肾上腺素、免疫球蛋白M(IgM)差异性不显著(P〉0.05)。这表明患乳房炎奶牛的某些血清生化指标会发生变化。

  • 标签: 邯郸地区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致病菌分离 生化指标
  • 简介:为探寻能够显著提高叶片生理指标的合理钙肥浓度,为桃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于2014年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桃资源圃和实验室进行。以‘秋甜’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喷施不同浓度和次数的氯化钙,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干鲜重比和MDA含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钙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的MDA含量,对叶片干鲜重比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氯化钙 叶片 生理指标 CACL2
  • 简介:在黑龙江省红松产区划分的基础上,制定了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优树选择结实品质指标和人工林生长量指标,旨在为该省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优树选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果材兼用林 优树选择 指标
  • 简介:针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和实践的薄弱点,着重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内部即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绿道布局特征及布局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于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和我国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阐明了研究城市内部绿道规划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游憩需求圈层、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等级特征划分了绿道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道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围绕绿道布局量化控制,讨论了城市内部绿道布局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和量化控制指标值的推导途径。

  • 标签: 绿道 游憩 布局密度 量化控制 绿地系统 规划指标
  • 简介: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 标签: 链球菌 罗非鱼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 简介:在水温(25±1)℃下,给平均体质量(80±5)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腹腔注射福尔马林灭活的鮰爱德华氏菌(Formalin-killedEdwardsiellaictaluri,FKE)后,第2、4、6、8、14、21,和28d测定外周血液免疫指标,并在免疫后第28天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注射鮰爱德华氏菌灭活菌苗后,斑点叉尾鮰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白细胞分类组成变化显著,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与凝集抗体效价显著上升。第4d免疫组红细胞和白细胞达峰值2.52×106/μL和4.67×105/μ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分类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d达到峰值,分别为22.3%、5.67%、39.3%和4.3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凝集抗体效价在第21d达到峰值,分别为54.33%和1:341.3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4.3%。福尔马林灭活的鮰爱德华氏菌免疫后,斑点叉尾鮰获得较强的抗鮰爱德华氏菌感染保护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免疫奠定基础。

  • 标签: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鮰爱德华氏菌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 简介:在目前的实践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对于茶叶的审评依然采用标准的感官审评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测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茶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运用到了茶叶的审评过程中,如计算机视觉系统、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兴技术在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和滋味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的品评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茶叶审评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 计算机视觉系统 电子鼻 电子舌
  • 简介:近些年来,在桑蚕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中,显微镜观察样本时,视野里所能看到的微粒子孢子的数目很少、孢子密度极低。据研究认为,当样本中的微粒子孢子数目在3~10^3N.bmL-1以下时,镜检到孢子的概率接近于0。因此桑蚕种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存在着因样本所带微粒子孢子数量极少而镜检不到的事实。为了防止漏检,提高检出率,我们创新无毒样本复检技术,该技术从2008年开始应用于三级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效果显著。2012年的复检结果统计,原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10%,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23%。

  • 标签: 三级原种 无毒样本 微粒子病 复检
  • 简介:横峰县主要示范推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稻田耕沤灭螟技术,抗病、抗虫品种推广使用技术;生物农药防控病虫技术,灯光诱控害虫技术,性诱剂诱控技术及"三高三低"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采取的示范推广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领导、技术培训和宣传、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和确保项目实施经费的到位。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区单位面积内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比非示范区为害损失率降低2.5%~5.3%,平均降低3.9%,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季防治次数减少1.5~2.5次,平均减少2次,单位面积内节约防治成本15.32元,单位面积内增收稻谷22.9kg,增收节支82.32元。2009—2013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4万hm2,增收稻谷1374万kg,增收节支4939.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 标签: 水稻病虫 绿色防控技术 示范推广 经济效益
  • 简介:《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规程和技术标准。《规程》中的生物处理要求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传统的掩埋、焚毁和化制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文明性等方面存在弊端。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快捷、处理彻底并能实现变废为宝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例,对高温生物复合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温生物复合降解 无害化处理技术 处理成本 分析
  • 简介:通过对江西省峡江县封山育林工程技术试验和效果分析,得出既可节省造林及抚育经费又使林分结构得到改善,是一种较好的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 标签: 封山育林 技术试验 效果分析
  • 简介:SSR和SNP被推荐为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优选标记技术。本研究选用大面积推广的11套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基于SNP芯片分型平台和SSR荧光毛细管电泳平台分析比较两种标记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基于上述两种检测平台获得3072个SNP位点和40对SSR引物的基因型数据,分析比较各个参数。结果显示:(1)两种标记数据获得率均较高,3072个SNP位点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8.4%,40对SSR引物平均数据获得率为99.47%。(2)两种标记均具备较高品种区分能力,3072个SNP位点平均MAF(minorallelefrequency)值为0.357,MAF值大于0.30占71%,平均DP(discriminationpower)值为0.515,DP大于0.5的占56%;40对SSR引物平均PIC(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值为0.605,PIC大于0.51有32对,平均DP值为0.745,DP值大于0.71有29对。(3)两种标记位点鉴定样品杂合率、亲子关系方面结果是一致的,样品杂合率均介于0.4~0.6之间,平均杂合率分别为0.525和0.514;SNP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百分比介于95.2%~99.9%之间,SSR数据显示符合亲子关系位点介于36~40个之间。综上所述,SSR和SNP两种标记在数据完整性、区分品种能力、位点稳定性等方面差别较小。

  • 标签: 玉米 SSR SNP 真实性鉴定
  • 简介:桑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栽植,我县属盆地丘陵地区,秋季雨水较多,气温也较为适宜,适合秋季栽桑。现简要介绍其栽植步骤和方法:1选地整地栽桑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首先清除杂草、杂树等,然后进行深耕,深耕最好达到30cm以上,才能为根系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深耕后应将土块打细、整平,使土壤平整疏松。

  • 标签: 栽桑技术 经济作物 丘陵地区 土层深厚 选地整地 清除杂草
  • 简介:蓝莓被誉为“水果皇后”.“美瞳之果”。蓝莓又名越橘、蓝浆果,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呈灌木.果实为浆果。蓝莓果实蓝紫色,柔软多汁,风味醇美,有特殊香气。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是众多水果中.保健功能及抗癌效果较好的一种珍稀果树品种。人工种植的蓝莓.价格很贵.现在许多家庭开始盆栽栽种蓝莓.具有观花赏果与品尝体验的优点。

  • 标签: 蓝莓 技术 营养保健作用 抗癌效果 保健功能 常绿果树
  • 简介:果树冬灌就是在土壤封冻前浇灌一次封冻水。实践证明,灌封冻水既能促使树体放出潜热和土壤水凝结热,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保证果树安全越冬;又能加快有机肥腐熟,有利于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土壤含水量,预防春旱,提高来年果品质量和产量。一、冬灌的最佳时期果树以果实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为冬灌最佳期。因为冬灌过早,气温还比较高,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降低了果树的抗寒防冻能力;过晚则因气温偏低,土壤板结,水分渗不下去,积水冻结,果树根系易遭受冻害。果树冬灌的时间一般以5厘米土层平均地温5摄氏度、气温3摄氏度为宜。此时即使夜间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有轻微冻结现象,但白天气温回升后仍可解冻。

  • 标签: 果树根系 冬灌技术 气温偏低 抗寒能力 土壤含水量 果实采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