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高僧,抗战期间应邀来澳门弘法,与澳门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澳门讲经、办刊,联络海内外中国佛教徒,积极支持和宣传爱教救国思想,对澳门佛教文化的发展和澳门与内地及海内外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竺摩 澳门佛教 太虚 觉音 抗战
  • 简介:其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今于先初说法处,谁能不违,一如我意,知我法体而证知已,不恼于我呢?于是世尊,作如是念:其优陀罗·迦罗子,心应巧智,办了聪明,长夜成就,其心虽复少有尘垢,诸使结薄,根熟智利,我今应当于优陀罗迦罗子,对于其前,先为说法。我所说法彼能速疾,证知我法。

  • 标签: 乔答摩佛陀 佛教 行化事迹 佛法 初转法轮 罗汉弟子
  • 简介: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尚未与僧伽大众制戒,令比丘于雨季三月中宜作安居。尔时比丘。无论夏日、冬日或有雨三月,依旧日日出门人间乞食游行。不善护身。伤杀虫蚁。

  • 标签: 佛教 宗教文化 僧伽 制度管理 比丘
  • 简介:五、佛世尊与频沙王的故事1.佛化频沙王的前奏其时世尊,在揭陀国伽耶山顶牢堵波处,与千比丘俱,皆是旧披发外道,皆证阿罗汉果,尽诸有漏,应作已作,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断诸有结,心正解脱。

  • 标签: 连载 故事 解脱 佛陀
  • 简介:其时恶魔作是念言:此沙门乔答,住于婆罗奈斯仙人堕处之鹿野苑中,为声闻众,如是说法云:我于一切天人系缚中而得解脱,汝等比丘,亦于一切天人系缚中同得解脱。汝等应往人间,广为说法,令得利益。汝等应各别行,

  • 标签: 佛陀 解脱 人间 利益 连载
  • 简介:三、佛与别的弟子的故事1.那拘陀长老故事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婆祗国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

  • 标签: 连载 佛陀 故事 弟子
  • 简介:六、佛化两大弟子舍利弗及目犍连1.尊者阿娑耆首说甘露法尔时婆罗门大臣及余人民,王奉施如来僧伽蓝,皆悉踊跃,生随喜心。

  • 标签: 佛教 宗教文化 宗教研究 舍利弗
  • 简介: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罗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 纪念 中日两国 文化巨人 学术会议
  • 简介:罗什(344—413,下简称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中国汉地般若三论学的奠基人。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鸠罗什传)记载,父鸠罗炎是天竺人,因不愿继承“相国”之位而出家为僧,东度葱龄来到西域龟兹国(位于现在新疆自治区的库车、沙雅二县之间),龟兹王十分敬慕其名亲自出郊迎接,并礼为“国师”,最后以其妹逼嫁给他为妻。

  • 标签: 鸠摩罗什 般若 中国佛教史 《高僧传》 新疆自治区 翻译家
  • 简介:从鸠罗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佛教的传播首先是一种异地文化的接触,适合的文化土壤便成为首要的条件。鸠罗什译场的成功,与“长安文化”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也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长安文化”?“长安文化”与佛教的传人以及鸠罗什译场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这里设定了一个“长安文化”概念的模型,

  • 标签: 长安文化 鸠摩罗什 异地文化 文化土壤 佛教 首先
  • 简介:<正>鸠罗什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义学高僧,他所介绍的大乘中观学派思想,对包括禅学在内的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鸠罗什编译的几部禅经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禅学思想,对当时的禅学理论进展和禅法实际流行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历代经录登载且为现行《大藏经》收录的种种标识为罗什所译的禅经作一考辨,厘清各经是否为罗什所译、译出及修订的时间、经籍的名称沿革、卷数衍变等问题,以期正本清源,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可靠的文献基础.管窥蠡测,或有一得,敬请方家指正.

  • 标签: 鸠摩罗什 十二因缘 禅法 《大智度论》 中观学派 三昧
  • 简介:“大足石刻”诞生于9至13世纪。1999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岩造像是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极具代表性的一处,建于1174—1252年间,主持者赵智凤属密宗僧侣。其佛学思想是以金刚界义理为法统,同时兼融显教主要义理,儒家伦理,理学心性,道家方术,涉世重人伦,修持重心法。造像本于经而不泥于经,自成系统。大足石刻表现心法明显而集中者有:一、“六道轮回图”以大量的文字和图像表述“六趣唯心”、“贪爱作业”、“生死轮回”等沉重的生死命题,使人感知“心”的存在和作用之巨大。二、“缚心猿锁六耗图”,揭示“天堂及地狱,一切由心造”,要求“牢缚心猿脚,壮锁六贼根”使六根清净,“莫染一物”,“戒心以律”,明白“净心即佛”令人了识自心。三、“牧牛图”,以牛喻心,以牧人喻修行者,以驯牛喻调伏心意的过程。四、“祖师颂与维摩殿”祖师颂“一二三三,四五六六,心日心心,大事足足”是对密宗心法高度抽像,极度概括的表述。宝顶造像心法从维诘到赵智凤可谓是法脉相通,圆融各宗,自成一统。

  • 标签: 大足石刻 宝顶造像 心法
  • 简介:尼教,旧译“明教”、“明尊教”、“末尼教”、“牟尼教”。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三世纪由一个名叫尼的人创立。他在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思想材料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信仰。以二宗(即崇尚光明,反对黑暗)三际(即初际、中际和后际,意为过去、现在和未来)论为根本教义。最高的神是四位一体(察宛、光明、威力、智慧)。三至十五世纪在亚、非、欧很多地区流行。约六至七世纪传人中国新疆地区。

  • 标签: 摩尼教 印度教 日本教 泉州市 中国 福建
  • 简介:据笔者多年调查,柳本尊化道十炼及其相关的造像,大足除宝顶山外,还有普圣庙、保家村和陈家岩石窟;毗邻安岳县东南50公里与大足界临的石羊场地区有毗卢洞、华严洞和山寺石窟三处,均无纪年镌记,虽然多认为是宋刻,但年代说法不一。此外周川其他石窟中尚未发现柳氏造像形迹,成都青白江弥牟地区亦论视无复遗迹,但清代《汉州志》还记有本尊出生事只言片语。过去学术界一般多认为中国汉地密教历经“会昌法难”走向衰落,乃渐至“绝响”。大足、安岳石刻造像表明,晚唐、五代年间四川柳本尊教异军突起,南宋赵智凤又创造性地把柳教弘扬光大,石窟造像中柳、赵二本尊均已居佛位。这就为研究中国密教史和佛教考古学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课题。笔者仅将近年来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勘查宝顶山石窟造像所得,以及多年来对大足、安岳柳本尊造像的调查所获,作一简报,就正于方家。

  • 标签: 柳本尊 摩岩造像 宝顶山石窟 石窟造像 左手 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