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服装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装饰审美。打造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设计+文化+技艺”的新型高层次服装设计人才。以“立足当代之生活,融合当代之审美,做有民族情怀的设计,做有文化滋养的创新”为导向,以“技艺传承、文化积淀、设计创新”为内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培养服饰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之路。

  • 标签: 服饰传承 创新 应用 设计 人才培养
  • 简介:云南民间道教是早期巫教与五斗米道融合并呈现地域特色的一种区域道教,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是道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奏职"异同于"授箓",均为道士获得宗教神职的一种"教阶制"。云南族群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道教,并形成了"传·奏职"这一宗教的核心仪式。云南民间道教的"传·奏职"仪式,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族群对一种宗教的自觉接收并转化运用的过程,说明了道教的民族性、包容性,彰显了民间道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 标签: 民间道教 传度 奏职 瑶族度戒 奏授职帖
  • 简介: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在经验内容上关注构成证据相关性的基础,它通过共同体的批评性互动来建构一种动态而可靠的语境及其规范。朗基诺指出理性和社会二分是对知识概念的误解导致的,而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规范来自科学自身的形象。与认知科学中的生成主义进路比较看,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主要思考科学探究的过程,它关乎作为公共知识的科学。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和实践实在论都拒绝上帝之眼的可能,但在形而上学和规范性问题上两者依然存在差别。

  • 标签: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 规范 互动
  • 简介: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关乎政治决策和社会政策的现实问题,在其深层概念结构上,它还是一个关于生态正义如何建构的政治哲学问题。从现实历史反思的角度看,所谓生态危机的发生本质上是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与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必然结果;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看,全部生态问题的起源都应该追溯到“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现代规划。因此,对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基础进行反思,需要将整个生态问题的根源和本质追溯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体制的政治批判,并对“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来满足自己需要”这一现代规划进行批判性的历史考察,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种合乎正义原则的自然概念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可能?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方式及其限度何在?

  • 标签: 政治决策 生态文明 哲学基础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
  • 简介:"守清坛"是川东北一个民间道坛,其所进行的"开五方"亡仪式本质是"开通道路,释放亡魂,品上宫"。本文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记录、描述该仪式的全过程,同时对"开五方"仪式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解释,认为该地区"开五方"亡仪式是传统道教亡仪式的延续,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但同时也融合了一些佛教和儒教的元素。

  • 标签: 守清坛 开五方 度亡仪式 符箓咒诀
  • 简介:一、塔哈·侯赛因生平与本文论题的提出塔哈·侯赛因(■)(以下简称塔哈)(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思想家。他的著述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

  • 标签: 侯赛因 中国知识界 民国时期 埃及 文艺批评家 阿拉伯文学
  • 简介: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是审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于今天人类社会问题得以产生之根源的回答,仍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阐释之科学社会主义逻辑思想的指导。当今时代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家交往、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化沟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现行全球社会生产关系或全球治理上层建筑阻碍着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应当从现行全球社会生产关系或全球治理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入手,这恰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初衷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科学社会主义逻辑思想根据。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社会主义 全球性问题 全球治理困境
  • 简介:《图案问题的研究》是庞薰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一部关于图案问题思考的著作。该书从图案的内涵、图案的内容与形式、图案的发展、图案的创作以及图案的民族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与阐述,其中有关图案是随着生活的需要创造的、图案的形式与思想性以及图案上的民族形式等问题的思考,对当前图案设计(艺术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庞薰琹 《图案问题的研究》 思想性 民族形式
  • 简介:朗基诺的“批判的情境经验主义”(CCE)是介于科学的社会研究(SSS)与科学的哲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首先,理性—社会二分法对SSS是不公平的,它来自科学哲学。该二分法以及规范认识论观念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康德对事实问题与权利问题的区分。规范认识论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理念,而SSS的对象则是科学实践。情境经验主义与SSS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朗吉诺试图通过“批判”来规避后者的相对主义。但是,SSS并非知识相对主义,它将科学理解为“某处之见”,规范性是不必要的。

  • 标签: 批判的情境经验主义 朗吉诺 科学的社会研究 规范性
  • 简介:国外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进入中国,对其研究已成为当今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最为繁荣的领域,具体表现在: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研究特别繁荣;研究紧跟最新发展,日益贴近前沿;研究机构日益壮大,特色越趋明显;中国开始成为国际交流的中心。国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重思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奠基阶段;以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不同理解为核心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分化阶段;1968年之后进入多元发展阶段,以各种新社会运动为基础,出现了诸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族性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世界体系论等各种思潮,进一步释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潜能。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历史 20世纪80年代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现状 中国哲学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CNKI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多视角把握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情况。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主题与内容多样而广泛;研究格局从单一对象讨论上升到框架体系研究;研究范畴从国内治理逐渐拓展至全球治理。目前,已有研究在力量整合、内容深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未来这方面研究应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引导,优化整合各方力量,实现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同时兼顾研究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 简介: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定位,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界定、要素构成和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区分点,强化与相近概念的辨析;把握关节点,揭示机制体系的内在本质;找准支撑点,提升论证阐释的学理依据;明晰临界点,凸显学科自身固有特色。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内涵 要素 类型
  • 简介: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场所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着西方价值观念泛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学生重功利轻理想信念、网络舆论监管缺失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扎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要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建设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三要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和亲和力;四要用好网络等大众传播新媒介,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 标签: 新时代 高校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简介:四川是中国的缩影,地处四川的智库,要立足省情实际,研究四川问题,提出对策方略。这既是智库的责任担当,更是使命所在。从四川省情实际看,四川发展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四川既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突出问题。

  • 标签: 四川 智库 责任担当 转型发展 跨越发展 农业大省
  • 简介:费尔巴哈感性哲学革命从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改革与颠覆开始,坚持“感性第一性”原则,希望通过“感性”与“感性直观”回归感性的生活世界。但这一革命很少受到学界严肃而认真的对待,“感性第一性”原则及“感性直观”的积极意义为“感性活动”所遮蔽。实际上,马克思的感性革命就是将他的“感性第一性”原则扩充、发展为“感性活动”即实践原则。此外,作为感性哲学出发点的“人”也不是抽象的“一般人”,而是感性个体,不过费尔巴哈对其历史内容没有进行具体的阐释,马克思则在感性与历史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 标签: 感性 感性直观 思辨哲学 感性活动 现实的人
  • 简介:重新反思毛泽东时期农村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十分重要。这一战略的产生基于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国家工业化压力空前的基本国情。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合作化而集体化,实现农民组织化;通过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和“社队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形态的多样化,从而创造“在地工业化”和“在地城镇化”的有利条件。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苏联集体农庄,也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它坚持在民族和国家战略目标下去思考农治问题;坚持把“组织起来”作为实施农治的根本基础;坚持把“农工并举”作为农治中发展生产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坚持农民主体论;坚持以农民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农治的根本价值。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农民与西方国家农民在人均生产要素拥有状况方面的不同,也不能混淆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在纠错和救济方面的不同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需要继承、发展毛泽东的农治战略。

  • 标签: 毛泽东农治思想 乡村振兴 合作化 人民公社
  • 简介:邓小平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反映了他对劳动和休闲关系的深刻思考和践行。马克思认为劳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耗人的一面,只有消灭“异化劳动”,延长工人的休闲娱乐时间,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这一观点深刻契合邓小平的主张,他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事业首先要尊重、适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娱乐的需要。只有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持续增加工作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有丰富内容和现实基础。同时,他主张把劳动与娱乐相结合,主张人民群众在劳动中获得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益的启示: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有关劳动的基本主张及邓小平的中国化思考和大众化表达;各种组织和中国公民都应认真履行国家法定的休假时间和制度;整个社会和每个个体都需要提升对休闲的认识,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

  • 标签: 邓小平 劳动 闲暇时间 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