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青光眼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24月龄、体重3.5~4kg的先天青光眼大耳白兔5只(7只眼),选10只同龄大耳白兔作为对照组。另选10只2月龄、体重2kg大耳白兔前房内灌注生理盐水制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对三组兔进行眼底照像、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检查,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和FVEP的变化。对人工急性高眼压组还进行了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检查。结果先天青光眼组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明显减少;人工急性高眼压组眼压升高后首先使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随着眼压的继续升高脉络膜大血管变细,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加重,眼压极度升高时脉络膜大血管血流中断。同龄正常对照组的FVEP的主波P100潜伏期是(83±9)ms,先天青光眼组则为(112±1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人工急性高眼压组高眼压前为(69±5)ms,眼压60~80mmHg时延长为(81±7)ms,眼压在100~130mmHg时FVEP波形低平,近似直线;眼压恢复正常后2hFVEP的P100潜伏期为(82±8)ms。人工急性高眼压前后FERG变化显著。结论青光眼可以影响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可使FVEP、FERG发生变化。

  • 标签: 脉络膜 急性高眼压 先天性青光眼 视网膜 人工 大耳白兔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矫正先天肌性斜颈术后残留畸形的效果。方法: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分大、中、小号,且每种型号还可以调节大小和角度。应用对象选择年龄2~18岁手术后仍有明显斜颈畸形患者25例,配戴该矫形器2~6个月,最长12个月,随访1~2年。结果:按疗效标准判定,优20例(80%),良4(16%),尚可1例(4%),均无复发。结论:本矫形器配戴快捷、固定确切、可靠、轻便,具有可调节性,不需取模制作,适用于先天肌性斜颈术后患者,可明显提高矫形效果。更多还原

  • 标签: 先天性 肌性斜颈 矫形器 矫正
  • 简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干细胞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开发出了类似于骨髓细胞的细胞类型,随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新型细胞进行研究鉴别出了治疗罕见血液疾病的潜在疗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干细胞 治疗 先天性 衍生 研究人员
  • 简介: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现代中医各家多认为脾肾阳虚为甲减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膏方、食疗等治法,丰富了甲减的治疗手段,在甲减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丙基硫氧嘧啶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细胞因子及顺铂(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90只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顺铂阳性对照组(6mg/kgDDP),APS低(50mg/kg)、中(100mg/kg)、高剂量(200mg/kg)组,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DDP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药物0.3mL。DDP每周一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d。于第21天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并观察各组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DDP、APS低、中、高剂量及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DDP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S高剂量和联合高剂量脾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DP组比较,APS各剂量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结论APS能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在与DDP减半量联合使用时可使DDP抑瘤作用增强,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说明APS对DDP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此项研究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芪多糖 LEWIS肺癌 增效减毒 DDP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分析11例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6年12月经病理或病原学确诊为肺隐球菌病1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例患者(63.6%)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1例有20多年吸烟史,只有1例是体检发现。6例初诊误诊,误诊率为54.54%(6/11),最易被误诊为肺癌(5/6)。较少累及肺外器官。影像学表现以两中下肺单发结节最多见,以肺外周,胸膜下为显著;斑片样渗出影相对较少;10例结节或肿块边缘均有晕征。胸膜反应性增厚或胸膜牵拉7例,周围有毛刺和粗条索的8例;空洞及空腔各1例。11例PC患者中,9例经病理确诊,2例经肺穿刺液涂片找到隐球菌。结论免疫正常PC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多发,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吸烟者为高发人群,影像学以肺下部单发结节多见,结节周围常常有晕征,不光滑。空洞及空腔少见。罕见累及肺外器官,初诊易误诊为肺癌。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隐球菌病 免疫功能健全 CT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态下患抑郁的成瘾者相对于非抑郁成瘾者脑功能的进一步变化。方法:25例符合阿片类物质成瘾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诊断标准的患抑郁成瘾者与20例非抑郁成瘾者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比较抑郁成瘾者相对于非抑郁成瘾者的脑区功能变化。结果:与非抑郁对照组比较,患抑郁成瘾者双侧前额中部,双侧扣带回,楔前叶脑功能减低(p〈0.05)。结论:静息态下患抑郁成瘾者特定脑区功能进一步减低,这可能在成瘾者患抑郁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成瘾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 简介:病毒感染启动宿主先天免疫反应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它们协同调控Ⅰ型干扰素的表达。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复制中间体双链RNA作为一个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细胞内具有RNA解旋酶活性的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1)编码蛋白检测到。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AVS)作为一个接头蛋白,在RIG-1信号通路的下游和NF-κB、IRF-3信号通路的上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AVS通过其疏水跨膜结构域定位在线粒体外膜上,是线粒体中发现的第一个与先天免疫相关的蛋白质,将线粒体和先天免疫联系在一起。

  • 标签: 线粒体抗病毒蛋白 先天免疫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 病原相关分子模武
  • 简介:对人体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部分运动相关基因如α-肌动蛋白-3、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Ⅱ型活化素受体B的基因多态性会明显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天赋和体能。建立优秀运动员基因库,发现和鉴定可影响运动能力的基因变异体,使得在儿童中开展DNA测试,挑选适合某种特殊体育项目的运动天才和优化训练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操作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滥用基因技术以提高运动能力的可能性不断提高,部分基因有可能作为基因兴奋剂,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导入人体,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的潜在危害等,已经引起了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运动能力 基因多态性 基因兴奋剂 基因转移 基因治疗
  • 简介:泛素蛋白酶体水解途径是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它通过选择性地降解蛋白质控制着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一些重要的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病毒的生命周期。同时,病毒的某些蛋白也会影响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以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 标签: 泛素 蛋白酶体 干扰素 NF-κB
  • 简介:目的:分析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s,TN)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120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体检人群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000名检查者,检出率为39.78%,男性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群体TN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为了控制TN发病率,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缓解体检者的身心压力.

  • 标签: 体检 甲状腺结节 检出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烟草伴随人类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吸烟危害健康几乎人人皆知。烟卷是“癌棒”,吸烟被看成“20世纪的瘟疫”也不足为奇。众所周知,燃烧的烟草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 标签: 生殖功能 吸烟 男性 有毒有害物质 危害健康 烟草
  • 简介: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不孕患者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不孕患者72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受孕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受孕情况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功能显著改善,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好转,受孕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调节多囊卵巢不孕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不孕症 卵巢功能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共同组成,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三者呈三圆互交的关系(图),既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以往对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神经元传导、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作为条件,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亦不可能正常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网络 假说 神经元 动态发展 理化因素
  • 简介:杜兴氏肌肉萎缩(DMD)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连的严重退行性遗传疾病,它是由于肌萎缩蛋白的缺乏表达或截断而造成的,肌萎缩蛋白是透膜性蛋白复合物中的一种。肌萎缩蛋白的缺乏可以迅速造成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脏肌的退化。

  • 标签: 肌肉萎缩症 蛋白复合物 脂肪 遗传疾病 DMD 骨骼肌
  • 简介:营养因素对家禽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糖是家禽必须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不仅是维持家禽正常生长、繁殖、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与营养物质,也是调节家禽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应答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本文就多糖对家禽的免疫器官发育、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指导家禽生产实践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多糖 家禽 免疫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常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的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的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线索。我们就miRNA的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念珠菌血症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呈现血小板减少。本文就目前有关念珠菌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文献作一综述。发生念珠菌血症时,血小板可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念珠菌,激活后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引起细胞膜破坏和崩解,封闭和或延迟真菌芽管产生和菌丝延长,有效地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生长。而念珠菌依靠自身结构成份和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念珠菌扩散。因此,血小板抗念珠菌免疫损耗是念珠菌血症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内在机制,早期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2a和PAC1,将有助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疗。

  • 标签: 念珠菌血症 血小板减少症 机制
  • 简介:骨生长肽(OGP)是一个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血清中.现已发现OGP有两个重要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促进造血作用.目前,动物实验已表明OGP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 标签: 骨生长肽 功能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