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根据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原理建立新型大鼠全脑缺血/灌注模型。方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经右颈外动脉持续抽吸颈总动脉内血液,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抽出的血液从左股静脉回输;停止抽吸血液,去除微动脉夹,开始灌注。应用脑电图、光镜和电镜等评定脑缺血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电图、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显示明显的缺血改变。结论本模型具有全脑缺血效果可靠、灌注充分、制备简便、成功率高并可经颈动脉注入药物等优点,适用于全脑缺血/灌注损伤及其干预措施的实验研究。

  • 标签: 全脑缺血 大鼠 再灌注模型 颈动脉 血液 颈总动脉
  • 简介:目的检测大鼠肢体缺血-灌注后脑组织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肢体缺血-灌注(I-R)组、肢体单纯缺血(I)组及正常对照(N)组,通过夹闭腹主动脉末端4?h,或/和开放2~24?h,复制I、I-R组动物模型,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iNOS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测脑组织内iNOS及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硝基化产物硝基酪氨酸(NT)的生成与分布.结果N组脑组织iNOSmRNA未检出,I组及I-R组脑组织iNOSmRNA均有表达,灌注2?h,iNOS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vsN组),灌注6?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24?h仍有少量表达;I及I-R组脑组织均有iNOS阳性细胞,I-R组见于大脑皮层各区、海马、尾状核,I组仅见于皮层后肢区及尾状核.I-R组脑组织可见弥散分布的NT阳性神经元,I组偶见NT阳性神经元.结论大鼠肢体缺血-灌后脑组织iNOS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且有时相变化特征.

  • 标签: 脑组织 INOS基因 再灌注 肢体缺血 表达 大鼠
  • 简介:目的为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局部热应激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质(HSP70)的表达,检测了HSP70对肝脏缺血灌注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与非预处理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肝脏缺血灌注后0、4、8、12、24h期间内肝脏HSP70的表达、NOS活力及血清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热应激预处理组HSP70的表达水平均比非预处理组同一时间点高,而NOS活力及血清LDH的活性较非预处理组低。与非预处理组比较,经热应激预处理肝组织损伤较轻。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保护肝脏缺血灌注损伤的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产生,从而降低大量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

  • 标签: 热休克蛋白质70 一氧化氮 再灌注损伤 肝脏
  • 简介: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植物病原真菌学》课程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专业思想的培养与教育;(2)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4)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5)科研水平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真菌学 教学优化 专业教育 《植物病原真菌学》 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
  • 简介: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我校开设了综合研究型实验课——医学机能实验学,本课程整合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将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从原课程中分离出来,科学有机的整合成一门新型的独立综合研究型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研究型实验课 浙江中医学院 医学机能实验学 课程改革
  • 简介:从实验教学内容的编排、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成绩的考评等方面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对食用菌栽培学教改论文进行了评述。

  • 标签: 食用菌栽培学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成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