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体检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参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体检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体检完成效率。结果 研究组体检者在1h、1-2h的体检完成效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在2-3h、3-4h的体检完成效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护理标识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体检者的体检完成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护理 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标识在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3月到 2019年 11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总共选取 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比。根据护理标识实施前后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护理标识。在不同护理后统计所有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风险结果。 结果:实验组对于护理的评价指标相对于常规组具备明显优势,数据优势突出,P< 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方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适用于统计学标准, P< 0.05。 结论:护理标识在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质量 临床影响
  • 作者: 约丽亚提·阿满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03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4期
  • 机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新疆阿图什 845350
  • 简介:目的观察与探究护理标识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未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前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后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0%)与对照组患者(14.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与对照组患者(9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4±1.4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85.23±1.20)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风险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在医院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护理标识作为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保证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结合护理标识的特点及设计要求,对护理标识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标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ICU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标识管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措施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 护理标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护理效果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的使用效果。方法:将近一年本院体检中心护理管理按时间先后作分组,前6个月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后6个月为探究组,加入护理标识管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探究组不良事件发生1例,占比1.22%,少于参照组的8例、9.76%,探究组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6.34%)高于参照组(87.80%)。结论:在医院体检中心内采用护理标识护理管理的效果较好,不良事件发生更少,且病患更满意。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护理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各病区使用规范统一病人身份标识、高危提示标识、管路标识、药物标识等,用于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护理部制订护理警示标识相关制度,由病区各主管护士评估所管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启用相关护理警示标识的安全管理方式。结果实施护理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护理警示标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醒各班护士对重点病人的加以关注,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护理警示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受检者共122例,体检年限均在2012年8月~2013年6月之间,将其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例体检者。其中一组体检者自行常规体检,称为对照组;另一组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设置护理标识,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体检中心的护理管理之中,可有效提升体检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1%低于对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9%,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标识的应用,对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即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室术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共收治患儿248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21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采用护理标识的研究组患儿的药物核对错误、管道管理不当、患儿识别错误、其他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儿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作为儿科护理管理中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对于改善儿科护理管理工作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将研究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标识 儿科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具体效果。方法以医院护理现状为出发点,设计简单、易识别的护理标识。同时,还在护理日常工作中实现护理标识的规范性,并有目的性的应用护理标识。结果把护理标识引入至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护理不良问题的出现,最终赢得患者的满意。结论护理标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频率,从而为广大患者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护理标识 安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标识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施的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也更高,两组患者的用药差异情况也比较显著,具有差异性。结论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更好的避免护理中的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误差现象。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标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关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体检中心体检者为对象,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另外40例采用护理标识,视为研究组,对比体检效果。结果:研究组体检者经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明显低于参照组(15.00%),(P

  • 标签: 护理标识 体检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强化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应用。方法在2020.1-2021.1中选取我院40例ICU病患,在2020.1-2020.6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在2020.6-2021.1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分析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前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15.00%)低于实施后(2.50%),差异(X²=3.914,P=0.048)。结论在强化ICU护理质量中,应用护理标识管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标识管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