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膜蛋白是指能够结合或整合到细胞或细胞器的膜上的蛋白质的总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药物80%以上都是作用在膜蛋白上的,膜蛋白是理想的药物靶点,因此,对膜蛋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由于膜蛋白的溶解、分离、鉴定十分困难,造成膜蛋白组学研究的滞后。本文就膜蛋白的结构,膜蛋白在细胞生理和人类疾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膜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以及膜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作一综述。

  • 标签: 膜蛋白 膜蛋白组学 药物靶点
  • 简介:目的:研究重度室息新生儿及新生儿铗氧铗血性脑病(HIE)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和20制正常足月新生儿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难度。结果;室息组生后第一天GMF-140浓度为42.7±17.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发生中重度HIE的GMP-140浓度与无益生HIE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GMP-140浓度可间接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情况。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新生儿HIE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GMP-140维度与HIE关系密切。

  • 标签: GMP-140 颗粒膜蛋白 血小板 HIE 重度窒息新生儿 血性
  • 简介:摘要膜蛋白是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合的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为了解膜蛋白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设计新的药物靶点,膜蛋白的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膜蛋白疏水性较强,在膜裂解过程中容易形成沉淀,复杂的纯化工艺会导致膜蛋白回收率较低,并且膜蛋白本身在天然宿主中低表达。因此,选择不仅能高效提取膜蛋白,还能保持膜蛋白分子天然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纯化方法十分重要。此文主要对膜蛋白的提取、去污剂的选择、膜蛋白的纯化、去污剂的去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膜蛋白 去污剂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含量影响变化。方法本院所探究的100例病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是用定量测定法、双夹心放免测定法来测定两组脑梗塞急性期病人100例,并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50例。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0天以内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患者在进行常规用药时,常规用药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塞 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 简介:本文利用单位点免疫放射结合试验来比较抗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溶酶体膜蛋白(LIMP-CD63)、溶酶体膜相关蛋白(Lamp-1,Lamp-2)的单抗在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方面的应用价值。血小板表面GMP-140的分子数在被检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均呈显著升高(P<0.01);LIMP-CD63分子数仅在冠心病及肺心病中呈显著升高(P<0.05);Lamp-1分子数仅在肺心病中呈显著升高;而Lamp-2分子数均未见显著改变。结果提示4种抗血小板活化标志蛋白的单抗中,GMP-140的单抗可作为疾病状态下判断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LIMP-CD63次之,而Lamp的单抗在疾病中应用价值不大。

  • 标签: 免疫放射测定 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 颗粒膜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证明胃膜蛋白与血浆蛋白的使用效果,我们用乳猪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种产品在平均增重、耗料量、料肉比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由于前者价格较低,比后者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胃膜蛋白 血浆蛋白 乳猪
  • 简介:在细胞中,许多具膜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等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第一,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膜上进行,这些膜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 标签: 生物膜 附着位点 蛋白功能 通道蛋白 信息传递 能量转换
  • 简介:以氨基酸组成为特征对膜蛋白的分类,忽略了序列残基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而采用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作为分类算法,在解决多类问题时会出现分类盲区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计算蛋白质序列的氨基酸组成、二肽组成以及6种氨基酸相关系数,将三类特征结合,作为膜蛋白序列的特征向量;同时采用模糊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解决了传统支持向量机在多类数据识别中的盲区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特征输入下,模糊支持向量机分类性能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在相同分类器的情况下,氨基酸组成、二肽组成和相关系数组合的特征选择方法的分类性能优于只使用其中一类或两类特征的方法;而采取组合特征和模糊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分类策略,在独立性数据集测试中的整体预测精度达到97%,优于现有的多种分类策略,是目前最有效的膜蛋白分类方法之一。

  • 标签: 模糊支持向量机 自相关函数 分类策略 膜蛋白 跨膜蛋白
  • 简介:摘要跨膜蛋白(TMEM)是一类膜蛋白,又称整合膜蛋白,包含至少一个跨膜片段。其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TMEM48、TMEM45A/B、TMEM14A、TMEM158和TMEM206起促瘤作用,TMEM25和TMEM7起抑瘤作用,TMEM16A、TMEM17、TMEM97、TMEM88和TMEM176在不同肿瘤中起异质性作用,这些TMEM或可作为潜在的预后指标和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肿瘤 跨膜蛋白
  • 简介:衣原体感染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其主要外膜蛋白(MOMP)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分别与外膜结构的稳定性、生长代谢调节、抗原性和毒力密切相关.随着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们得以揭示其重要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确定调控机制及其与致病的相关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分析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抗原表位,对于免疫防御、免疫病理和免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分子结构、基因特性、抗原表位与应用前景.

  • 标签: 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 简介: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地区.其所具有较高的慢性化程度使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报道了很多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讨论HCV包膜蛋白的结构、免疫状况及疫苗研究实验模型的相关研究。

  • 标签: HCV包膜蛋白 基因结构 免疫 疫苗 实验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高凝状态患者,观察自身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g)以及D-二聚体(D-D)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分为A1组(血管并发症70例)以及A2组(无血管并发症68例)。同期选择健康人员60例作为A3组(对照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等方面,A1组以及A2组明显高于A3组研究对象(P<0.05);并且A1组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其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并且往往表现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情况。对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针对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以及患者出现血管病变的情况可以进行有效明确,最终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高凝状态 血小板&alpha 颗粒膜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对其von Willebrand因子以及α颗粒膜蛋白140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8年8月~2021年7月范围,我院收治的40例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治疗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各组患者例数的平均划分;即研究组,20例,在手术前12h以及手术后,采用低分子钙素钙,以1次/d频率实施皮下注射,共实施为期11d治疗;参照组,20例,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对患者实施皮下注射。在不同时间段对两组患者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展开测定,并且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的双下肢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解有无表现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手术前,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同参照组较为一致,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d,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略微降低,但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d以及术后第14d,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下肢骨科手术 von Willebrand因子 α颗粒膜蛋白140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近几年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于其初期感染比较隐匿,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关于国内外对沙眼衣原体疫苗的研究做一简单概述。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MOMP DNA疫苗
  • 简介:为了进一步研究HIV-1外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获得足够量的糖蛋白,对HIV-1的外膜蛋白Env进行了修饰,利用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把Env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载体中,把pPICZαB-Env表达载体转化到酵母中,根据基因重组技术,使Env基因和酵母基因组重组,筛选阳性重组子.

  • 标签: 毕赤酵母 ENV基因 重组子
  • 简介:摘要神经元膜蛋白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相关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一些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进一步了解神经元膜蛋白有助于加深对神经元功能的理解和寻找相关疾病的新的解决方法。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发现的几种神经元膜蛋白及其功能,以及一些新兴的研究技术。

  • 标签: 神经元 膜蛋白 蛋白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