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朱贻庭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伦理大辞典》,于2002年底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国内伦理研究的一大盛事,也是我国应用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大辞典》用词条形式总结并折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反映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精神,综合反映了伦理尤其是应用伦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着眼于探讨和解决社会转型时期诸多领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大辞典》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伦理学科更加蓬勃地发展。综观全书,《大辞典》具有如下几点特色:

  • 标签: 《伦理学大辞典》 朱贻庭 创新精神 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
  • 简介: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问世了,真可谓"十年磨一剑"!这10年,中国心理学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特别是1996年,通过激烈的竞争,中国心理学会取得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举办权;1999年心理学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18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将心里学确定为一级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各业对心理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中国心理学的发展,1993年,我们三人应上海教育出版社之约,欣然担起的主编重任.

  • 标签: 《心理学大辞典》 编纂体例 工具书 学术精神
  • 简介: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把传统的医学伦理包括在生命伦理中,不管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之间是谁包括谁

  • 标签: 伦理学关系 伦理学生命 医学伦理学
  • 简介:休谟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可以说,休谟伦理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向近代规范伦理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 标签: 休谟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 简介:为促进伦理的原理研究,湖北省伦理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于2017年11月25日在武汉举办了"以《人本伦理》为线索的理论伦理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医学院、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标签: 理论伦理学 人本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综述
  • 简介:<正>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的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的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的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的任务。

  • 标签: 新成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迫切需要 迅猛发展 商业伦理学 商业道德
  • 简介: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出发建构的伦理存在着缺乏道德动机、德福矛盾等问题,其理论也因此而缺乏现实性。立足于神经伦理这一视角,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对康德伦理进行“科学地”解读。

  • 标签: 康德 神经伦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革命的世纪,革命在这段历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身影,理解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下的自己。论文在文学文本中探寻革命的踪迹,力图捕捉岀那些“史”作无法传达无法描述的细微的、隐秘的信息。

  • 标签: 革命 伦理 行为艺术
  • 简介:为了构建动物伦理,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 标签: 动物伦理学 动物权利 动物福利
  • 简介:医学的实践涉及到道德问题。它不仅会引起诸如“什么是可以做的”的问题,还会遇到“什么是应该做的”这样的问题。临床决策通常需要将大量的现实问题(如“诊断结果是什么”、“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同价值判断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因此,医师的培训不仅仅是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培训,同时也应该兼顾相关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医护人员 病患者 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 医疗服务质量 思想素质
  • 简介: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网络伦理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在网络伦理

  • 标签: 伦理学初探 网络伦理学
  • 简介: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五、研究网络伦理的意义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二、网络伦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网络伦理的定义网络伦理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

  • 标签: 伦理学初探 网络伦理学
  • 简介:<正>李春秋同志的近著《通俗伦理》(吉林人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内容比较丰富。虽然是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伦理的通俗读物,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有独到之处,读后感到别开生面,深受教益。在我国伦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伦理通俗化,这还是第一次,也是一个可喜的成果,值得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推荐。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理论问题 教学工作 突出特点 通俗化
  • 简介:第一章我们的日常判断中存在一些判断,有关"真"(truth)的问题无疑是伦理所关注的。例如,当我们说"如此这般"的一个人是好人,或者说那个家伙是个坏人;当我们询问我们应当如何做,或者我们这样做是否正确;当我们大胆做出类似判断如"好脾气是一种美德而醉酒是一种恶习"……对于上述问题或判断,我们会论证当我们问"做什么是正确的"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提供判断关于人的品格或者行为之道德性的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理由,这些无疑都是伦理的任务。

  • 标签: 伦理学原理 节译 道德性 应当 美德 行为
  • 简介:新近出版的《鲁迅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是许多学者经过多年努力编撰而成的一部巨著,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是一部质量很高非常有用可以传之久远的大书。

  • 标签: 辞典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知识和信息
  • 简介:从1979年倡议,1984年大规模启动.2009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历时长达31年,一部收录了9800多个词条,释文多达374万字的《鲁迅大辞典》终于问世了。今后读者阅读鲁迅著作时,如果在词语、人物、事件、书刊或其它相关知识上遇到困难,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这部大百科式的辞典释疑解惑。《鲁迅大辞典》最大的特色,是既具有一般辞书的工具书性质,又紧扣了鲁迅文本,为解读鲁迅经典排除了文字障碍,为了解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比如“唷”字,

  • 标签: 鲁迅文本 辞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读者阅读 工具书
  • 简介:<正>最近,我有幸读到陈延斌和任越两位同志合撰的《伦理通论》一书。此书分总论、规范、修身三篇,共十四章,近30万字。199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有不少新意,值得向读者推荐。首先,作者把道德、伦理放在社会文明总体中进行考察,在导论中专设一节详加论述,从而揭示了研究伦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 标签: 伦理学 通论 礼貌行为 礼节 社会主义道德 研究伦理学
  • 简介: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由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的根基.

  • 标签: 托马斯 世俗伦理 宗教伦理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