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4年,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设项编制《全国古籍总目》,北大图书馆承担了经部的任务。我具体负责查考著者生卒年。在查考明代著者时,《千顷堂书目》(以下简称《千目)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深深地体味到,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书目本身。由此,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爱屋及乌吧,进而对以它为基础编制而成的《明史·艺文》(以下简称《明志》)也颇为留意。

  • 标签: 《明史·艺文志》 史志目录 目录学 藏书目录 《四库总目》 《国史经籍志》
  • 简介:明史·艺文》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补《明史·艺文》集部之缺。

  • 标签: 《明史》 艺文志 明代亲藩 宗室文化
  • 简介:《凰权·完美终结》作者:九夜茴、浅白色、Vivibear、八月长安、夏七夕等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天下归元被誉为是继金庸、古龙后大陆最富霸气与才情的女作家之一,作品风靡两岸三地,并凭借《扶摇皇后》获得2011年度全国女性文学新人奖。她用阔大深沉的笔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绝代传奇,生死契阔,爱恨纠葛,让人泪流满面,叹为观止。

  • 标签: 艺文志 文艺出版社 读书 两岸三地 女性文学 女作家
  • 简介:新编地方志(含续)设置《艺文(篇、卷、章)》,已是方志界的共识和新志书的共有篇目。然而纵观已出版新的《艺文》,虽然内容多样,但大体可归为两类:一为词章诗赋,其中有兼收民歌楹联的;一为文学作品,又以散文小说类居多。作为《艺文

  • 标签: 续志 地方志 志书 篇目 诗赋 楹联
  • 简介:"儒道互补"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之一大特点,故历代史志目录在子部后均著录道家著作。然自《明史·艺文》始,道家学术地位骤降。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与当时的编纂者推崇经世致用之学、明清学风由虚妄转为质朴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明史·艺文志》 道家典籍 学术思想
  • 简介:浅谈艺文的编写李德平开创史书艺文之先河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团所作《汉书·艺文》,它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记叙了一代藏书之盛,“据此也可考察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之一斑。”后世治目录学者,常以《汉书·艺文》为重要参考资料。之后,正史中...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学术源流 《清史稿艺文志》 史志目录 图书文献
  • 简介:刘歆《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总目录,班固《汉书.艺文》虽为节《七略》所成,但班氏亦有其体例,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删节而已。论文欲对《汉》班注"入"、"出……入"、"省"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各家考证和评论,以窥班《》对《七略》著录书目调整补充之一斑。

  • 标签: 《七略》 《汉书·艺文志》
  • 简介:一、艺文编写概说艺文又称文献、经籍。设置艺文是方志的传统。史书设艺文,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以后历代正史基本上都辑有艺文,著录一代文献目录。地方志著录艺文比正史晚,南宋高似孙的《剡录》(今浙江嵊县地方志)第五、六卷著录当地文人的著作,并辑录有关当地的诗文,这是现存最早的地方艺文之一。明清两代,地方艺文大量出现。对于中国纪传体正史来说,艺文就是著作目录。传统方志中的艺文除著录著作目录外,

  • 标签: 浅谈艺文志 艺文志编写
  • 简介:《汉书·艺文》的编次反映了当时的学术等级,有着明鲜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作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思想。《汉》编次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对图书总目的分类上,也体现在子目的分类上。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编次 价值取向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艺文》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收录图籍七万九千二百二十一卷。相较《隋书.经籍》和《旧唐书.经籍》,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存在不少错讹,或作者名张冠李戴,或书籍名鲁鱼亥豕,在此予以正误。

  • 标签: 点校本 《新唐书.艺文志》 正误 中华书局
  • 简介:清初学者黄虞稷的著作《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稿》之间的关系是《明史》编纂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自清人杭世骏、卢文弨起以至今日,学者们一直观点各异,莫衷一是。由於《明史·艺文稿》的长期失传,给研究带来很多不便。我们考察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明史·艺文》抄本,证明即为失传的黄虞稷史馆上呈稿《明史·艺文》。又通过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抄本《明史》四一六卷中《艺文》部分的整理,得知抄本《明史·艺文》与《明史·艺文稿》中的明人着述部分基本相同。在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对二书相同内容的不同排列顺序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而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稿》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为《千顷堂书目》是《明史·艺文稿》底本之说提供了坚实的论证。今本《千顷堂书目》是由黄氏初稿和後人不断增饰内容组成的,是一个层层积累的作品。这样前人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稿》相左的观点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对近人的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的修正。

  • 标签: 《千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稿》 抄本《明史·艺文志》 关系
  • 简介:《惠州·艺文卷》(135.7万字)之出版,是方志界的一件大好事,确实令人振奋。因为它是广东省新编县市中的第一本艺文。恕笔者孤陋寡闻,就全国而言,新编志书单独出版一卷艺文者,在此之前似乎还未见到。在新编志书中,艺文情况.笔者查阅了广东18部县(市)艺文的内容主要见于“文化”编的“文学艺术”章节(少数亦见科技章节)和“附录”部分,“书目”所列大多是清以前的诗词和该县当代获奖的文艺(或科技)作品,

  • 标签: 志书 续修 方志 章节 附录 惠州
  • 简介:《汉书·艺文·诸子略》载诸子十家,而称"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从而使得小说家自诞生之初就蒙上了"不可观"的影子,然究竟小说家是如何诞生的?本文从《汉》出发探究小说家的起源,并对《汉》所载小说家进行分析。

  • 标签: 小说家 起源 《汉书·艺文志》
  • 简介:班固的《汉书·艺文》源于刘向及其子刘歆的《七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中多处引用《周易》,并尊《周易》为“五经之原”,充分体现了汉初《周易》在学术界及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从中还可看出《周易》在汉初已成为儒家立论言说的理论基础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万方之略”。

  • 标签: 班固 刘向 刘歆 艺文志 周易
  • 简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武作成先生《〈清史稿·艺文〉补编》一书,共收《清史稿·艺文》未收之清人著述一万余种,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对于研究清人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纰缪之处,如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等。该文指出其著录失当之处,以便使这部工具书更加准确完善。

  • 标签: 《〈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清史 史志目录
  • 简介:有清一代畿辅地区纂修方志414部,其中确切可查纂有艺文的方志有368部。畿辅方志艺文作为清代畿辅地区文献的总汇,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学价值、文学史价值,包括为研究清代畿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提供重要史料依据的史料学价值。

  • 标签: 畿辅 方志艺文志 价值
  • 简介:“国史”是唐代官修本朝史的统称,其概念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国史仅指纪传体国史;而广义的唐国史则包括纪传体国史和逐朝编纂的皇帝实录,如宰相“监修国史”的职衔,用的就是广义——这两种本朝史都是由史馆史官完成的。本文论述的对象是广义的唐国史。

  • 标签: 《新唐书·艺文志》 唐朝 中国 历史古籍 著录原则
  • 简介:人类的历史,大部分依赖文字的记录得以流传保存。随着书籍制度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以书籍的形式得以记录。有了文字的记录,便有了以记录书籍为主要内容的图书目录的产生,即后世的艺文或是经籍。从现存历史记载可知,我国最早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史志目录 图书分类 经籍 图书目录 诗赋略
  • 简介:自清乾隆起,相继有学者对《后汉书》开展了补史志工作,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曾朴《补后汉艺文并考》和姚振宗《后汉艺文》代表了这方面的最高成就。前人多关注姚振宗之书,往往忽略曾朴之书。曾朴《补后汉艺文并考》一书采用辑录体提要的形式,吸收了清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能,集中体现了曾朴的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 标签: 曾朴 补后汉艺文志并考 辑录体 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 简介:《汉书·艺文》“诸子略”著录的“《东方朔》二十篇”,学术界认识不一。本文认为这20篇不是东方朔“陈农战强国之计”的上书,而是东方朔的作品集,但这20篇并不是东方朔全部作品的结集;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东方朔作品的选集。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东方朔》二十篇 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