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刘歆《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总目录,班固《汉书.艺文》虽为节《七略》所成,但班氏亦有其体例,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删节而已。论文欲对《汉》班注"入"、"出……入"、"省"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各家考证和评论,以窥班《》对《七略》著录书目调整补充之一斑。

  • 标签: 《七略》 《汉书·艺文志》
  • 简介:汉书·艺文》的编次反映了当时的学术等级,有着明鲜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作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思想。《汉》编次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对图书总目的分类上,也体现在子目的分类上。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编次 价值取向
  • 简介:汉书·艺文·诸子略》载诸子十家,而称"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从而使得小说家自诞生之初就蒙上了"不可观"的影子,然究竟小说家是如何诞生的?本文从《汉》出发探究小说家的起源,并对《汉》所载小说家进行分析。

  • 标签: 小说家 起源 《汉书·艺文志》
  • 简介:班固的《汉书·艺文》源于刘向及其子刘歆的《七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中多处引用《周易》,并尊《周易》为“五经之原”,充分体现了汉初《周易》在学术界及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从中还可看出《周易》在汉初已成为儒家立论言说的理论基础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万方之略”。

  • 标签: 班固 刘向 刘歆 艺文志 周易
  • 简介:人类的历史,大部分依赖文字的记录得以流传保存。随着书籍制度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以书籍的形式得以记录。有了文字的记录,便有了以记录书籍为主要内容的图书目录的产生,即后世的艺文或是经籍。从现存历史记载可知,我国最早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史志目录 图书分类 经籍 图书目录 诗赋略
  • 简介:汉书·艺文》“诸子略”著录的“《东方朔》二十篇”,学术界认识不一。本文认为这20篇不是东方朔“陈农战强国之计”的上书,而是东方朔的作品集,但这20篇并不是东方朔全部作品的结集;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东方朔作品的选集。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东方朔》二十篇 选集
  • 简介:"成相杂辞"是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先秦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影响了文人的创作.从现存作品看,"成相杂辞"主要产生在楚国东部,和黄老之学有密切关系.现存成相体,大都以格言谚语集锦为其形式,以道德教化为其内容,用赋诵的方式传播."隐"和古代的巫史关系密切,由巫转述的神的预言谶语大多是以叶韵的隐语形式表现出来.到了战国游士和俳优手中,"隐"为纵横策士资为谈助,更成了俳优侏儒亲近讽喻劝谏国君的工具.隐语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根植于古老民族的原始文化歌谣.隐语从神的警告变成人的讽喻,就和"谐"合为一体.谐语大都以人的缺陷作为嘲笑的对象,渐变为诙谐调侃的杂赋.

  • 标签: 成相杂辞 民间文艺 格言形式 隐语 巫史预言 嘲谑调侃
  • 简介:《凰权·完美终结》作者:九夜茴、浅白色、Vivibear、八月长安、夏七夕等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天下归元被誉为是继金庸、古龙后大陆最富霸气与才情的女作家之一,作品风靡两岸三地,并凭借《扶摇皇后》获得2011年度全国女性文学新人奖。她用阔大深沉的笔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绝代传奇,生死契阔,爱恨纠葛,让人泪流满面,叹为观止。

  • 标签: 艺文志 文艺出版社 读书 两岸三地 女性文学 女作家
  • 简介:汉书·艺文·方技略》(以下称《汉》)著录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这是对医学典籍的最早著录。《汉》所著录的书籍,是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效《七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所以,其所著录的医经、经方之书,俱是西汉以前存世的医籍。要了解这些医书整理和著录的情况,应先了解刘向等教书的方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 医经 方技略 经方 扁鹊
  • 简介:汉书·艺文》由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在扬雄赋的著录上,班固在《七略》原四篇赋的基础上增补了八篇,本文就这十二篇赋的篇名和刘歆、班固各选扬雄赋为哪几篇作考论,从而看出刘歆和班固著录扬雄赋的标准之差别,感受二人不同的文学观。

  • 标签: 刘歆 班固 扬雄赋 文学观
  • 简介:自先秦至两汉,道家学说兴盛一时,其学派众多,著作颇丰。《汉书·艺文·诸子略》正是研究其时道家学术源流的重要资料,然其中所列道家典籍多亡佚,不免可惜。本文立足传世先秦两汉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文献材料,搜罗关于道家亡书的蛛丝马迹,作出材料上的初步工作,拟为进一步辨章其学术、考镜其源流提供参考。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道家 目录学 补正
  • 简介:汉书艺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目录学文献,也是研究中华传统医学文献的宝贵资料。《汉书·艺文》的医史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医史文献著录法,其体现的医学资料价值和反映的医学思想理念以及对后世医史文献著录的影响等方面。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医史文献 目录学
  • 简介:班固著《汉书》,删取《七略》之要为《艺文》,其中所载“六艺”之学脉络清晰,条陈明了,读之可知“六艺”之精髓;再辅以《汉书·儒林传》,则西汉“六艺”各流派之传承清晰可见。本文通过分析梳理,以厘清“六艺”之学在西汉时期的传承脉络。

  • 标签: 西汉 六艺之学 《汉书·艺文志》 传承
  • 简介:近代以降,学者把《汉书·艺文》中“可观者九家”的“九家”都解释为“除去小说家”的九家。然而细读文本并考诸史实,“可观者九家”应该为“除去儒家”的九家,这是合乎班固的原意与史实的。

  • 标签: 班固 《汉书·艺文志》 可观者九家
  • 简介:1994年,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设项编制《全国古籍总目》,北大图书馆承担了经部的任务。我具体负责查考著者生卒年。在查考明代著者时,《千顷堂书目》(以下简称《千目)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深深地体味到,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书目本身。由此,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爱屋及乌吧,进而对以它为基础编制而成的《明史·艺文》(以下简称《明志》)也颇为留意。

  • 标签: 《明史·艺文志》 史志目录 目录学 藏书目录 《四库总目》 《国史经籍志》
  • 简介:新编地方志(含续)设置《艺文(篇、卷、章)》,已是方志界的共识和新志书的共有篇目。然而纵观已出版新的《艺文》,虽然内容多样,但大体可归为两类:一为词章诗赋,其中有兼收民歌楹联的;一为文学作品,又以散文小说类居多。作为《艺文

  • 标签: 续志 地方志 志书 篇目 诗赋 楹联
  • 简介:摘要《汉书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通过重新分析“医经”与“经方”小序内容,发现二者区别是对于疾病治疗的理念和着眼点不同。“医经”是治疗时侧重得病的人,“经方”是治疗时侧重人得的病;“医经”着眼于人体,“经方”着眼于疾病。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医经 经方 中医学术流派
  • 简介:浅谈艺文的编写李德平开创史书艺文之先河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团所作《汉书·艺文》,它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记叙了一代藏书之盛,“据此也可考察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之一斑。”后世治目录学者,常以《汉书·艺文》为重要参考资料。之后,正史中...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学术源流 《清史稿艺文志》 史志目录 图书文献
  • 简介:一、艺文编写概说艺文又称文献、经籍。设置艺文是方志的传统。史书设艺文,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以后历代正史基本上都辑有艺文,著录一代文献目录。地方志著录艺文比正史晚,南宋高似孙的《剡录》(今浙江嵊县地方志)第五、六卷著录当地文人的著作,并辑录有关当地的诗文,这是现存最早的地方艺文之一。明清两代,地方艺文大量出现。对于中国纪传体正史来说,艺文就是著作目录。传统方志中的艺文除著录著作目录外,

  • 标签: 浅谈艺文志 艺文志编写
  • 简介:摘要:中国的“典籍分类”观念源于史官司籍、以类相存的传统,自“六经”萌芽,以《汉》呈现出最早的“六分法”图书分类实践,到《隋》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奠定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基本格局。典籍分类与知识分类密切相关,从《汉》与《隋》体例上的差别可以看出两汉至隋唐学术观念的变迁,“典籍分类”伴随着中国学术自觉的进程而逐渐定型。

  • 标签: 《汉志》 《隋志》 目录学 学术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