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性疾病,其病原茵为暗色真菌属,最常见的是裴着色、卡及疣状瓶,常以孢子形态寄生于腐生植物或土壤中,人多通过外伤接触植入感染。其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查,治疗为以抗真菌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现报告2例我科诊断的由卡感染的着色芽生菌病。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卡氏枝孢霉 诊断
  • 简介:报道1例枝样枝所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从采自湖北和四川省的土壤标本中分离到2个中国新记录种——球(Nigrosporasphaerica)和膨梗沃德(Wardomycesinflatus),并对二者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标签: 球孢黑孢霉 膨梗沃德霉 土壤真菌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例链格致播散型皮肤链格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1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链格致播散型皮肤链格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5、41和46岁,男1例、女2例。2例患有肾病综合征,1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时间糖皮质激素及他克莫司治疗史,均为慢性病程。皮损HE染色可见双轮廓厚壁孢子及木节状厚壁有隔菌丝,均未见黑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显示,2例致病真菌为互隔链格,1例为侵染链格。不同温度培养显示,链格在35 ℃以上生长能力明显下降。3例患者均将他克莫司减量至标准剂量的1/3以下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同时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播散型皮肤链格病具有双侧分布的血行播散及单侧肢体的淋巴管分布特点,皮损以覆盖痂皮的疣状斑块、结节和/或窦道为特点。

  • 标签: 链格孢病 皮肤表现 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 链格孢霉 厚壁孢子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足趾间及周围皮肤黑斑渐扩大伴瘙痒、脱屑3年余就诊。患病足趾部在50年前有枪伤及农作物杆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双足第2、3、4趾背及趾间可见浸渍性黑斑,表面脱屑(图1,a-c)。皮屑KOH直接镜检可见着色性节分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节分生孢子 着色性 周围皮肤 表皮角化 黑斑
  • 简介:采用改造后深黄被YZ-124菌株发酵生产γ-亚麻酸。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装液量和接种量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7d,装液量50mL,接种量8%,在此条件下产品中γ-亚麻酸产量达到最大值。

  • 标签: 深黄被孢霉 Γ-亚麻酸 培养条件
  • 简介:通过对我国耳种类与分布的调查研究,发现耳属一中国新记录种——近隔接合(Conid-iobolusiuxtagenitus),根据研究菌株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显微照相及分析讨论。

  • 标签: 分类 新记录种 近隔接合孢耳霉 虫霉目
  • 简介:摘要:本项目选用海南琼瓜菜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的辣椒品种“辣椒号”,研究棘DQ菌剂对辣椒苗期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棘DQ菌剂以拌土和浸种处理时,辣椒在25d后的出苗率分别为98.2%和93.5%,与对照相比分别高出19.5%和14.8%,表明以拌土处理后,直播辣椒种子时,有利于促进辣椒的出苗。棘DQ菌剂以拌土处理时,对辣椒苗期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大田生产中合理使用棘DQ菌剂提供依据。

  • 标签: 棘孢木霉DQ菌剂 辣椒苗期 材料方法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灌肠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探讨小儿腹泻病治疗的新疗程新措施。方法将5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给予一般治疗(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等处理),治疗组30例,未给用口服思密达、妈咪爱,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袋,思密达灌肠加用20-30ml生理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每日2次,连用3d,观察两组的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显著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思密达灌肠布拉氏酵母菌口服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便秘的效果。 方法: 在 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 小儿便秘患儿 中随机抽取 66 例,按照使用药物的方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乳果糖 进行治疗 )与实验组(采用乳果糖 + 布拉酵母菌散进行治疗 ),每组 33 例,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 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分别为 ( 1.13±0.52 )次、( 1.15±0.56 )次 ,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 7d 后,实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次数为 ( 2.53±0.19 )次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每日 ( 1.72±0.18 )次 的大便次数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便秘具有明显的治疗缓解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乳果糖 小儿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布拉酵母菌散在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2月至 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补液、抗生素、蒙脱石散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泻医治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腹泻持续时间、总腹泻时间、临床疗效总有效人数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对小儿腹泻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法后,总有效率高,腹泻治疗用时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散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小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约有1/3的人口是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密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的小麦可以根据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区。根据小麦的春性和光敏性,冬小麦可分为冬麦、半冬麦和春麦。冬小麦主要种植在黄淮麦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冬季雨水少,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米、高粱)+小麦。而且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雨量丰富,适合水稻生长。该地区种植水稻+小麦,即水稻和小麦。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逐渐从人工移植转向机械移植或直播。水稻育苗时间越来越长,田间生长季节越来越长。此外,随着晚熟水稻品种北移技术的推广,收获期越来越晚,稻麦茬矛盾越来越突出,小麦晚播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晚播往往导致小麦越冬前发芽晚、出芽不均匀、分蘖少、穗缺、缺房、产量低、品质差等生产问题。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培育和推广晚播小麦的早期品种。

  • 标签: 康氏木霉 小麦种子 黄瓜种子 促生作用
  • 简介: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内的儿童约95%至少经历过一次轮状病毒感染,其中约1/5患儿需上医院就诊,1/65患儿需留院治疗,1/293患儿死亡[1],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肠炎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并可有胃肠道外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布拉酵母菌是一种真菌类微生态制剂,有文献资料显示,其能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人的病程及住院时间[2,3]。本次研究观察布拉酵母菌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 疗效观察 佐治 婴幼儿急性腹泻 胃肠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服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布拉酵母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与用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均为1.67%,数据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剂对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推广可行性。方法选取84例符合儿童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3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取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以及抗炎等治疗,对脱水者采取口服的方式补充盐液补液等。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3天内粪便量和腹泻持续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2.6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平均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制剂治疗儿童腹泻有着显著疗效与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腹泻 布拉氏 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布拉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n=54)与传统组(n=50)。传统组实施常规疗法,联合组实施常规疗法+布拉酵母菌治疗。对比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用药3d后平均大便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前者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两样本疗效分布情况经秩和检验可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远高于传统组的80.00%(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腹泻常规治疗时建议联合给予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不仅可促进腹泻症状消失,还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婴幼儿 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6月我院60例急性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及实验组(接受蒙脱石散及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各30例,比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3d及一周大便次数较少、腹泻持续时间较短且疗效较好,P<0.05。结论 该疾病中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的时间,从而使疗效得以提升。

  • 标签: 急性腹泻 蒙脱石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腹泻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腹泻患儿在采取布拉酵母菌治疗时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患儿腹泻症状完全改善;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有4例仍存在轻微的腹泻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腹泻患儿在采取布拉酵母菌治疗时可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腹泻 炎症因子
  • 简介:陈光是我在家乡工作时的朋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俩同时招工到黄海之滨的一家盐场,住在同一间职工宿舍里。他是个船工子弟,自幼就随父母走南闯北,练成了他自诩为"陈绝"的本领。他那时是我们职工食堂里数十名单身青工仰视的主角,大家好多时候都指望他用"陈绝",来安抚我们饥饿的

  • 标签: 三绝 黄海之滨 职工食堂 九十年代 职工宿舍 沙光鱼
  • 简介:兄弟很有名气,你一定认识他们吧。他们就是融、溶、熔。融兄弟很喜欢和化一起玩耍,但是他们在一起时,别人就难以分清楚了。你看:融化、溶化、熔化个词,读音都一样,怎么区分呢?读一读这几个故事就知道了。

  • 标签: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融氏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