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是一种女性恶性肿瘤,十分常见。阴性乳腺指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孕激素(PR)和雌激素(ER)者受体均表达为阴性的一种乳腺,在乳腺中所占的比例为15至20%。阴性乳腺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几年逐渐成为乳腺研究的重点。现阶段临床治疗乳腺的方法主要为外科治疗(手术)、内科治疗(化疗、内分泌、靶向)。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阴性乳腺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阴性乳腺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T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也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TAC方案治疗阴性乳腺,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阴性乳腺(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乳腺中一个具有独特病理组织学特征的一种免疫组织化学亚型。该型乳腺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病早、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级别高、侵袭性强的特点。与其他亚型乳腺相比,该型乳腺缺乏相应的靶点,因此其治疗手段受到限制。自从TNBC的概念提出后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病理学 分子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调平衡 2 号联合 TP 方案在晚期阴性乳腺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集合 2017.3-2019.3 江阴中医院及无锡中医两院收治的 114 例晚期阴性乳腺患者行对比实验,随机分组其为联合组及一般组,一般组行 TP 方案治疗,联合组则在 TP 方案基础上联合微调平衡 2 号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一般组更佳,差异符合有统计学意义判定( P < 0.05 )。 结论: 微调平衡 2 号方联合 TP 方案治疗晚期阴性乳腺患者较单一 TP 方案临床疗效更佳,可推广。

  • 标签: 微调平衡 2 号方 TP 方案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乳腺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 2018年 10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行乳腺根治术治疗的患者 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皮下积液、上肢肿胀、皮瓣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良乳腺根治术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传统乳腺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癌前病变及早期乳腺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择本院 2015 年 5 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60例 BC癌前病变以及早期 BC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诊断方法; A1组( 20例):选择超声 +X线完成疾病诊断; A2组( 20例):选择超声方法完成疾病诊断; A3组( 20例):选择 X线完成疾病诊断;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A1组 BC癌前病变以及早期 BC患者诊断准确率( 95.00%)明显高于 A2组( 75.00%)以及 A3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早期浸润性乳腺推荐保乳根治术 +术后放疗、酌情化疗和 /或内分泌治疗,可以避免致残性的手术 ,获得好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

  • 标签: 乳腺癌癌 病变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外科手术仍为乳腺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乳腺在临床确诊时50%~60%已有微小转移灶存在,单纯的手术治疗无法将乳腺根治。故作为全身治疗的化疗,日益被重视。术前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的转移;以及提示肿瘤对所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等。实践证实,术前化疗具有降低分期的优势。欲使化疗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乳腺癌 敏感性 顺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术后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1年时间分别对我院20例乳腺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探讨了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化疗及放疗的护理。结果20例乳腺患者中8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化疗和(或)放疗,6例术后恢复较好,2例未随访。结论乳腺发病率高,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
  • 作者: 陈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63-01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新发现的乳腺癌患者大约27.3万,近年来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乳腺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所以极易被忽略,但它对我国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指出,二级预防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控制有着积极作用。1乳腺自我检查国家对乳腺癌的预防已颁布诸多指南和规范,也加强了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力度,但该症的发病率仍然逐渐升高。许多经济不发达和设备不完善的地方,仍然不能深入贯彻乳腺癌筛查工作,加之多数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导致很多筛查工作无法彻底开展。乳腺自我检查尤为重要,虽然乳腺自我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检出率并没有太大作用,也不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但是通过乳腺自我检查能够加强妇女自身的乳腺癌防范意识,适用于基层乳腺癌筛查。基层工作人员应展开乳腺癌知识宣教活动,将关于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详细给妇女讲解,同时建议围绝经期妇女在月经后7-14天实施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实施针对性干预。2社区乳腺癌筛查社区应和医院联合进行乳腺癌筛查,动员社区中的女性参加社区组织的乳腺癌筛查活动,尽量扩大筛查范围,给适龄妇女进行乳腺视诊、手诊以及B超扫查。乳腺视诊主要是对妇女的乳房外形轮廓、皮肤、乳晕以及乳头等部位进行详细观察,外形轮廓主要是观察双乳大小以及是否对称,皮肤观察主要是观察有无炎症和水肿、橘皮征以及静脉怒张情况,乳晕是观察其色泽深浅和均匀、外形圆整等情况,乳头主要是观察回缩和皲裂、溃烂或者溢液等情况。触诊主要是观察女性的乳晕区、腺尾、内上、内下和外下以及外上象限,按照逆时针的顺序,注意在触诊时手掌给一定的压力,在触摸乳房的过程中观察其活动度,询问其有无压痛,明确有无肿块等情况。发现肿块时,要密切观察肿块的位置和大小、形态与质地、表面状态、活动度和其周围组织有没有粘连的情况,注意分析肿块的边界是否清晰,明确肿块有无波动感,判断肿块是否为囊性。乳腺癌触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青年乳腺和绝经后乳腺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青年乳腺及同期收治的124例绝经后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其次为导管内癌;临床分期均以II期为主,其次为I期;青年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7.44%,显著大于中老年组的37.90%(P<0.05);两组患者P53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青年组ER及PR阳性率显著小于中老年组,HER-2及Ki-67阳性率显著大于中老年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和绝经后乳腺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与绝经后乳腺对比,青年乳腺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恶性程度高及侵袭性强。

  • 标签: 青年乳腺癌 绝经后乳腺癌 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