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0年Sharp等[1]将食道压力测定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呼吸驱动力的定量测量,1986年Hudgel[2]首先应用水囊式-食道测压定位睡眠呼吸暂停的阻塞部位。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食道压力持续测定技术作为一种良好的多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压力感受器(Pressoreceptor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道压力检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纤维喉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上食道压力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阻塞部位的检查结果及手术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软腭后区、舌后区检出率(81.03%、68.9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55%vs82.76%)(P<0.05)。结论食道压力检测可有效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阻塞部位,并为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提高手术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气道食道压力检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电子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压力测定患者的护理配合,使其能顺利配合检查,获得全面真实的检查结果。方法对51例患者进行压力测定,给予检查前的护理准备、检查中的观察、检查后的健康指导。结果以上部阻塞为主的有24例,以下部阻塞为主的有25例,上下阻塞比例相同的有2例。结论通过精心的护理配合,51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确定阻塞平面,无1例不良反应,满意度高。

  • 标签: 上气道压力测定 护理配合 阻塞平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吸氧治疗等,试验组患者再进行持续雾化,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咳嗽咳痰时间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均少于或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雾化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食道癌 气道雾化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阻塞的治疗。方法研究急性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结论急性阻塞的救治应及时有效,如严重应该采取激光治疗

  • 标签: 急性上气道阻塞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分别对人工气囊压力值范围、压力的影响因素、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持续雾化在食道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7月~2014年1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所有食道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随机区组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持续雾化及传统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肺复张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持续咳嗽咳痰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其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及咳嗽咳痰时间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食道癌术后给予持续雾化可促进患者更好的排痰,并促进肺复张,进而缩短其拔管时间及术后咳嗽咳痰时间.

  • 标签: 食道癌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造影和食道三维CT扫描在食道癌检查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之间接收的疑似食道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上消化造影、食道三维CT扫描技术进行检查。从食道癌检出率、诊断敏感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两组检查结果,评估各自的检查优劣性。结果:从检出率方面进行对比,早期食道癌检出结果显示,常规组略高于研究组,但是无对比意义(P>0.05);进展期食道癌检出结果显示,常规组远低于研究组(P<0.05)。从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均显示研究组的数值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诊断食道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消化造影、食道三维CT扫描的表现也略有不同,前者在早期食道癌中的表现优良,后者在进展期食道癌中的表现优良。

  • 标签: 食道癌 上消化道造影 食道三维CT扫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特征儿童发育情况。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头颅MRI检查且未患睡眠呼吸障碍的425例16岁及以下儿童纳入研究。于正中矢状面MRI图像测量软腭、舌、、颏棘-斜坡长度、腺样体厚度和鼻咽腔宽度等参数,比较不同年龄组内各上参数间的性别差异,分析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和青少年组分别为80、86、90、90和79例;男童219例(51.5%)。学龄前组男性腺样体厚度为(1.26±0.26)cm,高于女性[(1.15±0.20)cm](P=0.025);青少年组男性道长度[(5.89±0.60)cm]和道长度/颏棘-斜坡长度比值(0.73±0.08)高于女性[分别为(5.31±0.45)cm和0.67±0.07](均P<0.05)。各年龄组男女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道长度、颏棘-斜坡长度、舌长度、软腭长度、鼻咽腔宽度和腺样体厚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2、0.912、0.898、0.705、0.734和0.168,均P<0.05。腺样体厚度出生至5岁时与年龄呈正相关(r=0.603,P<0.001),≥6岁儿童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9,P=0.001)。结论儿童结构发育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 标签: 儿童发育 呼吸系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咳嗽综合征的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 70例 UACS误诊为支气管炎 5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 12例、抽动症 7例进行分析,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按咳嗽综合征治疗。结果:治疗 2至 3周 后,64例咳嗽消失或好转,总缓解率 91.4%。结论: UACS容易被误诊,临床医生需加强认识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 UACS预后良好。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误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咳嗽综合征的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70例UACS误诊为支气管炎5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抽动症7例进行分析,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按咳嗽综合征治疗。结果治疗2至3周后,64例咳嗽消失或好转,总缓解率91.4%。结论UACS容易被误诊,临床医生需加强认识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UACS预后良好。

  • 标签: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误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无创性测定临界闭合压(Pcrit)评估睡眠时塌陷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正/负压(CPAP/CPNP)呼吸机,测量19例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正常人非快速动眼睡眠Ⅱ期(N2)的Pcrit,即直接测量法获得Pcrit;根据鼻内压和所对应的最大吸气流量(Vimax),绘出压力-流量线性关系曲线,间接推出Vimax为零时的压力,即间接测量法获得Pcrit。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的Pcrit直接测量值为(-7.02±2.74)cmH2O(1 cmH2O=0.098 kPa),间接测量值为(-7.26±2.96)cmH2O,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7,P>0.05),呈高度相关(r=0.986,P=0.000)。Bland-Altman分析,两种测量结果差值的均数为(0.24±0.53)cmH2O,95%CI为(-0.80,1.27)cmH2O,除1例外,其余均分布在一致性界限内。结论Pcrit直接和间接测量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评估的塌陷性。

  • 标签: 临界闭合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道双管喉罩在急症危重症患者抢救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9月到2018年11月间抢救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68例患者作为样本,其中对照组为气管插管组,观察组为食道双管喉罩,对两组患者成功率以及建立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此次选取的样本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成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所用时间方面也要短于对照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的临床急症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于气管插管术困难或者失败的患者,需要及时的采用食道双管喉罩的方案,发挥出其操作简单以及成功率高的优势,更好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气道食道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危重症抢救
  • 简介:目的分析持续雾化在食道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食道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雾化组和持续雾化组,比较两种雾化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持续雾化组患者的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和术后咳嗽咳痰时间,都比传统雾化组的时间更少,排痰效果也更好,两种方式之间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在术后运用持续雾化的方式进行术后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咳嗽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食道癌 持续气道雾化 临床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道双管喉罩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单管喉罩)和试验组(30例,、食管双管喉罩);对比两组患者建立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建立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建立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过程中实施食道双管喉罩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建立成功率、降低建立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安全性。

  • 标签: 气道食道双管喉罩 急诊危重症 人工气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组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项目团队,应用HFMEA模式对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该模式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流程。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心脏手术并建立人工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HFMEA模式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按照常规气囊压力监测流程执行;HFMEA模式管理组采用HFMEA模式对气囊压力监测流程进行改进并执行。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合格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CSICU住院时间,评估HFMEA模式在人工患者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应用HFMEA模式后CSICU护士的气囊压力管理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及其对气囊管理的满意度,评估HFMEA模式的实用性。结果共纳入605例CSICU患者,其中常规管理组289例,HFMEA模式管理组316例。与常规管理组比较,HFMEA模式管理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合格率明显升高〔94.99%(2 994/3 152)比69.97%(1 626/2 324),P<0.01〕,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CS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拔管时间(h):6(7,12)比6(8,13),CSICU住院时间(h):40(45,65)比41(46,85),均P<0.05〕,但两组间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ICU护士对气囊压力管理的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提高〔理论考核成绩(分):44.47±2.72比37.59±6.56,实践技能成绩(分):44.56±2.66比40.03±4.32,总成绩(分):89.03±3.07比77.63±9.56,均P<0.05〕,同时,护士对气囊压力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分:7.72±1.11比6.44±1.32,P<0.05)。结论运用HFMEA模式可改良人工患者气囊压力措施和规范监测流程,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且在CS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安全有效。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大小的影响因素.方法50例7至13岁儿童,男20例,女30例,上颌发育由正常至不足(SNA79.85°±3.49°),下颌发育从正常至不同程度的发育过度(SNB81.55°±3.71°).进行常规锥体束CT扫描,使用Dolphin软件完成41项牙、(牙合)、颌、面头影测量指标,完成及其各区段的高度、截面积和体积测量.对上各项指标与患儿一般发育指标、头影测量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r=0.417,P=0.020);颌骨硬组织指标Pg-NB、Co-Gn、Ar-Go、SGo,牙性指标U1-NA、L1-MP、OB对上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指标与牙性指标均对上大小有影响,生长发育主要通过垂直向发育影响儿童大小。

  • 标签: 儿童 上气道 颅面因素 锥体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