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n=15)全凭静脉麻醉组(Tm组)和吸入麻醉组(Vm组)及硬膜外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组(ETm组)和硬膜外复合吸入麻醉组(EVm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0min、4、24h采用运动活力评分(MAAS)评估镇静程度,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糖(Glu),于术前、术后1d、3d、5d分别行MMSE评分,判断在此期间患者是否发生POCD,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ETm组和EVm组比较,Tm组和Vm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术后躁动和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术后5d内POCD的发生率增加(P<0.05),术后30min、4h血浆Glu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30minMA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0min、4h血浆Glu水平在Tm组和Vm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minMAA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实施单纯静脉或吸入全麻术后早期引起Glu水平升高,硬膜外复合静脉或吸入全麻可改善术后苏醒质量,提高麻醉恢复期质量。

  • 标签: 麻醉 方法 麻醉恢复期 恢复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下使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剖宫产住院病患,均存在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比两组产妇手术安全性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随着剖宫手术的进展,在气管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显著升高,BIS均显著下滑。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BIS、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生1分钟及出生5分钟时Apgar评分分别为(7.29±0.36)分与(7.64±0.48)分,观察组分别为(8.31±0.42)分与(8.97±0.31)分。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间为(5.58±1.03)min,观察组仅需(3.67±0.94)min。血氧含量方面,观察组达到(30.89±2.74)mmHg,对照组为(27.21±3.58)mmHg。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吸入麻醉七氟醚在手术安全性上更高,更适合用于麻醉诱导。

  • 标签: 剖宫产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40例剖宫产患者病案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为临床上剖宫产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观察并比较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需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及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每组20例。在各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深度与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中,BIS值于麻醉诱导后的T1、T2、T3各时间点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T0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后各个时刻,S组与R组BIS值均较低。尤其在T2、T3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R组中有一例术中知晓发生。结论两组比较,静吸复合组比全凭静脉组可能可以更好的控制麻醉深度,并有效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全身麻醉 术中知晓 麻醉深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其中K组2例因术中严重屏气缺氧而暂时放弃取异物术,且K组有2例由于术中严重屏气而暂时放弃取异物术,术中、苏醒后屏气及呛咳发生率也比P组高

  • 标签: 不同麻醉 取异物 小儿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术中采取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80例唇腭裂手术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麻醉方案分为A组90例,实施七氟醚气管插管吸入麻醉,B组90例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儿经麻醉后,直至手术结束,其心率、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B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出现喉痉挛、术中低氧、清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9%,明显较A组5.56%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实施修复手术时采取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唇腭裂 小儿 麻醉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在肛肠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 5 年 5 月至 201 7 年 12 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 94 例,根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中医肛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 93.6% 明显高于对照组 78.7% ,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4.25% 明显低于对照组 19.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麻醉效果好,相关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门疾病 / 外科学 直肠疾病 / 外科学 麻醉,局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质量,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3组,各60例,比较3组患者麻醉质量相关指标。结果组1、组2和组3SBP、DBP、HR与BIS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2和组3气管拔出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均满足了患者的手术需求,术后苏醒较快,不良发应发生率较低,综合分析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质量最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麻醉 腹部手术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镜检查中不同麻醉方法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2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喉罩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喉罩通气静脉全身麻醉,内镜面罩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内镜面罩通气清醒镇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MAP(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内镜面罩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MAP、HR(心率)、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内镜面罩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内镜面罩通气清醒镇静以及喉罩静脉全身麻醉都能够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与喉罩静脉全身麻醉相比,内镜面罩通气清醒镇静对患者自身的循环影响非常小,患者在术后能够获得较快的复苏速度,采用内镜面罩通气清醒镇静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在支气管检查时广泛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麻醉方法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不同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妇科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6例麻醉患者临床资料入组,均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8例患者行旁入路,对照组28例患者行正中入路。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明显增加,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穿刺成功率明显增高,术后穿刺点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牵拉痛发生率及肌松效果欠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旁入路法较为复杂,穿刺时间较长,但麻醉药用量、穿刺成功率及术后穿刺点腰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正中入路,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妇科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穿刺方法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旁入路法穿刺和正中入路法穿刺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妇科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62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复杂度、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的成功率以及术后腰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量较低,麻醉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腰痛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妇科手术中采用旁入路法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正中入路法穿刺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妇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旁入路法穿刺 正中入路法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3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单点式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操作时间Ⅰ组>Ⅱ组(P<0.05)

  • 标签: 不同麻醉 全切除术 切除术不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