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近,乌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本县的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视察。在波斯坦铁列克乡的其吾尔波村、膘尔托考依乡的沙孜村、黑孜苇乡的库拉力克村调查时,代表们深入到农牧民家里进行了解,共调查了671户农牧民,对他们的粮食收成进行详细计算。调查中发现在统计粮食产量中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办事,存在虚报和瞒报的问题,特别是有的村是采取按平均产量一个公式计算,严重违反了《统

  • 标签: 粮食产量 统计法 人大常委会 执行情况 农牧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粮食产量是关系国家民生、维系国家安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指标。准确、及时反映粮食生产隋况,向全社会发布权威的粮食产量数据是统计局的职责所在,也是重要的统计调查任务之一。因此,从现行粮食产量统计方法中探索更科学的统计方法,应是我们目前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

  • 标签: 粮食产量 产量统计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安全 统计方法 粮食生产
  • 简介:近日全球有两个国家出现粮食安全方面的新闻:一个是非洲的莫桑比克,因为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百姓生活困难,导致群众游行示威、抗议,引起骚乱;另外一个对全球粮食市场很依赖的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近来食物价格飞涨,大米、面粉飙升近6成,肉类价格上涨迅猛,引起百姓的愤怒。这两个粮食安全事件的出现,应该都是俄罗斯小麦出口禁令带来的恐院后遗症。

  • 标签: 粮食产量 价格上涨 资本主义国家 莫桑比克 粮食安全 粮食市场
  • 作者: 于向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12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22年第16期
  • 机构: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工信局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粮油品质卫生检验监测站   邮编:138000
  • 简介:摘要: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所以粮食生产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加强了对统计学中一些分析方法的应用,围绕影响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了实现我国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需要加大力度开展农业生产制度体系的建立,采用合理手段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积极引进粮食生产相关基础设备,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为农户带来更为可观的农业效益,从而调动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

  • 标签: 粮食生产 农业产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对影响我省粮食产量水平的四大因素-技术进步、农业硬投入、政策和气候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综合模型。据模型分析了各类因素对我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其影响权重夏粮和全年产量较接近,分别为技术进步0.1左右,硬投入0.3左右,政策0.25左右,气候因素约占0.3;秋粮主要受投入和气候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0.55和0.36.

  • 标签: 粮食产量 影响因素 生产函数综合分析
  • 简介: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下降0.6%。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解读称,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 标签: 粮食产量 种植结构优化 国家统计局 粮食总产量 生产数据 统计师
  • 简介:文中通过对河南粮食产量从1979年到2011年的数椐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一步转移概率矩阵,根据马氏链的齐次性,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未来五年间河南粮食产量区间.

  • 标签: 马氏链 粮食产量 政策建议
  • 简介:摘 要:基于海原县2008-2022年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数据、粮食产量数据,及同时期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干旱受灾成灾面积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海原县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干旱四种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是影响海原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粮食产量的最主要的灾害,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冰雹次之。同时提出了切合海原实际的气象灾害防范具体措施。

  • 标签: 气象灾害 粮食生产 灰色关联度
  • 简介:长期来看,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呈现出”总量增长,结构改变,区域差异未见缩小”的特点,并有一定程度的过量使用现象。1985-2014年,化肥投入显著增加了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增加也起到相同促进作用。而机械投入、乡村就业人数、自然灾害的增加将对粮食增产起到反向影响。未来治理化肥投入过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化肥的科学使用,形成粮食丰产,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局面,最终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根本目标。

  • 标签: 化肥 长期特征 粮食产量
  • 简介:【本刊辑】据国际畜牧网2013年5月2日报道,国际谷物理事会称,由于种植面积增加,且单产更高,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7%。总产量将达19.1亿公吨,高于上年度的17.8亿公吨。

  • 标签: 粮食产量 种植面积 理事会 总产量 国际 畜牧
  • 简介:巴西地理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最新预测说,今年巴西粮食产量将比上年增长8.5%,达到1.451亿吨,接近2008年创下的1.458亿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 标签: 粮食产量 产量预计 巴西 历史 2008年 统计局
  • 简介:摘要:运用 模型对1990-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结果表明, 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并预测出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为7998.669万吨。

  • 标签: 模型 粮食产量 预测
  • 简介:本文以陕西省2000—2010年粮食产量及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M(0,N)模型,从传统投入与农业政策两方面,分别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对相关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粮食风险防范机制。

  • 标签: 粮食产量 因素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研究我国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的运行规律,对制定粮食生产发展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VAR模型常用于多个相关联的时间序预测,它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系统内部所隐含信息实现对时间序列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并能揭示关联时间序列之间的联系。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进行预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2.0850%和0.8928%。

  • 标签: 粮食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 VAR模型
  • 简介:摘要:我国农业发展有赖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本研究聚焦农用地设施建设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多年的田间试验和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农用地设施建设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用地设施建设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正面关系。换言之,农用地设施建设的提升可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具体地,当农用地设施建设增加1%时,粮食产量可增长0.15%,这表明农用地设施建设对粮食产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性影响。对此,提升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农用地设施的建设,增强农地的生产功能,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这将为我国农业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为农用地设施建设的决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指导未来提升农业地块生产效能和维持国家粮食安全。

  • 标签: 农用地设施建设 粮食产量 回归分析 农田利用效率 粮食安全